【原创】北上行(2)苏州(2-8)“林屋洞”

作者简介:刘战军,男,原137师后勤部政委,后转业到地方工作,现已退休



致各位的开头语:

我们夫妻俩这次“北上行”,历时二十天,走了五个地方,长了不少见识,拍照、收集和查阅不少资料,做了大量笔记。因记性不好,每天晚上我们都要对笔记、补资料等。本想一边看一边写,可在宁波写完并发了第一篇,就来不及写了——走的比写的快多了。从济南回哈尔滨坐了21个小时的火车,又写出最后一篇。这样我们就把这最后这篇也发出,以饗各位,其余的我们慢慢整理完再发。好在都是独立的观感见闻,不影响消遣。如写的日期有先后混乱的地方就请谅解了。另,这些都是我们的一孔之见,或根据我们能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的,肯定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北上行(2)苏州(2-8)“林屋洞”


在西洞庭山的东北部、林屋山西侧,有个林屋洞。据道教典籍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十大洞天分别是:1、河南王屋山王屋洞(小有清虚之天),2、浙江黄岩县委羽山委羽洞(大有空明之天),3、青海西倾山西成洞(太元总真之天),4、浙西覆船山西玄洞(三元极真之天),5、四川青城山青城洞(宝仙丸室之天),6、浙江天台山赤城洞(紫玉清平之天),7、广东罗浮洞(朱明曜真之天),8、江苏茅山句曲洞(金坛华阳之天),9、江苏苏州林屋山林屋洞(左神幽虚之天),10、浙江括苍山括苍洞(成德玄隐之天)。这个林屋洞就是第九洞天。中国古籍《山海经》中,对该洞就有记载,可见其历史之久远。而其面积达18公顷,这在洞天世界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说来也巧,年初,我们在广东罗浮山,拜访了第七大洞天——罗浮山朱明洞和第三十四福地;在广西玉林,拜访了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十、二十二小洞天,巧兮缘兮?

一进景区,迎接客人的是一片梅树林,有白梅、红梅和绿梅,我第一次知道只有白梅是结梅果的,另两种梅是赏花的。紧接着就是一棵有500岁的大银杏树,高大的树冠,呵护着一个山洞口。洞口旁刻有“天下第九洞天”六个大字,字体浑厚有力。这是唐伯虎的老师、一代宰相、大学士王鳌当年题写的,而王鳌正是隔水相望的东洞庭山人。一进洞,发现这也是喀斯特地貌的溶洞,但与其它溶洞不同的是,这是太湖石溶洞。但见其大如广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名林屋。洞顶几乎没有倒垂的钟乳石,都是平的。地面的石林也是平顶状、高有一米五左右,游人可在石缝隙中穿行,地下有许多水沟堑,流水不断。据说,现在每天要抽出300吨水,这是水洞,否则人就进不来了。相传,此洞下“潜太湖”、“通五岳”,古时这个洞有龙住守,所以又叫龙洞。第一个洞叫“雨洞”,上面的水滴较多,象下雨一样。第二个洞叫“隔凡洞”,中间一个大厅把凡人与神仙隔开了,其中一个大平石台,那就是修炼者的石床。第三个洞叫“天后别宫”,天后是林屋洞的真君。第四个洞名为“金龙洞”,是因在这个洞中发现了原来修炼者留下的、纯金的和青铜鎏金的龙七条和其它金银财宝(原件在苏州博物馆保管)而得名。第四个洞叫“丙洞”,因丙主火,而这个洞的温度比前面的洞明显的高。第六个洞叫“旸(音阳)谷洞”,该洞有石室,据说大禹治完水后,把写有五符的宝书藏在其中。洞中游程有1200多米。即然是溶洞,就有令人想象的空间,这里也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龙盆、石燕、隐泉、乳泉等等。它有别于其它溶洞特点是:从平地而起的平顶石林多:地面曲直相连的石堑多,它使终年不断的暗河水淌出;洞顶纵横相贯的天沟多;象形石多,你能想象出来的飞禽走兽,这里都有;石泉多,你弄不清哪是泉眼,哪是流水;石桥多,桥下是水,天然形成,仿佛人工;倒影多,许多水面成景,让你不辩虚实、奇生幻象。这是大自然精心构筑的地下宫殿,是庞大而又精细的天然艺术宝库。

林屋洞,洞外庭院不大,但洞内乾坤无限、并且洞随思大。不管洞外是严寒或酷暑,但洞内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有一石碑,记载在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就有20名道士在这修行。以后在这修行的知名道士是刘耕,看来道教与溶洞有不解之缘。写到这,我突然明白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学,都是在人工修建的场所修炼,唯独道教大多选自然天成的场所,这与他们“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有关。我看,骨子里,中国人的哲学思辩、行为理念,大都是取法于道家的。这让我对道教又有了新认识。

从洞中一出来,思绪还在洞中,见洞外的山石仿佛也与洞中的相似,有的象牛羊、有的象走兽、起伏踞卧、神态各异。一打听,原来这并不是我们独有的幻象,别人也有同感,所以这山上的旱太湖石,就称为“十二生肖石”,只不过哪块石头像哪个生肖,并无人指定,你看哪个象什么就是什么,任你想象,悉听君便,挺有意思。山顶上还有个“驾浮阁”,高24米,八面三级,琉璃攒尖式。因较高,我们没往上爬,只是在下面观看一番就罢了。林屋洞,确实让我们在思想上,又看到了道家的另一个广邃的空间,颇有茅塞顿开之感,值得深思细理。

——2016年5月20日于哈尔滨

《军人后代》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及二维码

PLA136137138133

投稿邮箱:7845800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