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不独文章艳少年——张之洞在安龙的那些事儿


 荐读提示 
  近代张之洞, 声名显赫, 时人称“南皮”, 因其祖籍为河北省南皮县之故。可是张之洞生长的地方,则鲜为人知。《清史稿·列传》 中未提及, 有关其生平的传述中亦不多见。张之洞祖籍虽为北国,其实他生长在西南僻壤。 1837年9月2日, 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六洞桥边一个官宦家庭。张家祖辈世代为官,“ 家世以儒学显” , 亦是书香门第。张之洞父亲在贵州做官几十年,曾任贵筑知县 、威宁知县、古州同知、兴义知府、贵东兵备道等职。张之洞呱呱坠地之时,正值其父任贵筑知县, 官寓即在六洞桥畔。   

  六洞桥位于贵阳城南(今南明区博爱路)玉带河汇入南明河入口处。明清时期,此地茂林修竹,远山拥翠, 流水萦回, 景致极为清幽, 为贵阳城内著名的风景区。 自清乾隆以来, 因其地“ 有桥六” , 习称六洞桥。沿河两岸,名胜古迹较多, 有永祥寺、藏甲岩、药王庙、华光庙、六桥池馆等处。数百年间,名士留题,诗人居止, 使人流连忘返。 张之洞兄弟为“ 之”字行辈, 他因生于六洞桥而得此名。一说是因其生于六洞桥之孔明洞侧而得名(孔明洞又名藏甲岩,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南征, 其大将马忠曾到此)。 据贵阳民间传说, 张之洞的乳名就叫做“小六洞” 。 过去贵阳地方父老对张之洞的逸闻多津津乐道。





  张之洞自幼即受到官僚世家的严格管教,其父礼聘名儒向六个儿子传道授业,并购书数十橱,供子弟阅览。 张之洞天性好学,四岁就开始入塾读书,九岁已读完四书五经。《清史稿》 说他“少有大略, 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 胡钧著《张文襄公年谱》 说他“ 童时读书, 非获解不辍,篝灯思索, 每至夜分, 倦则伏案而睡, 既醒复思, 必得解乃已。”张之洞终生为官勤勉, 有口皆碑,每每夜以继日, “ 夜寐不过数刻,罕有解带安息之事” , 并且不用幕僚代笔,亲治文书往往通宵达旦, 他自称“ 乃幼时读书好夜坐思之故” 。




安龙半山亭


  张之洞的青少年时代,是跟随父亲在官邸中度过的,直至18岁入京才离开贵州。 其父张瑛在贵州兴义连任知府十三年, 是贵州近代知名的清官廉吏。 张瑛“少贫苦, 久处田间,故习知民间疾苦事。” 因此他为官廉洁奉公,明断决狱, 积尽赈灾,办学育才, 宦绩显著。 并且为人“ 刚介鲠直, 不阿上司”, 作风平易近人,每于听政之暇, 或集学生“ 谈学论艺” ,或考文献“ 编纂府志” 。 他还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为黔西南文化事业有过积极贡献。 张之洞自小耳濡目染其父品行, 这与他以后做官廉洁、生活俭朴的作风不无关系。



  道光二十六年(1848年), 张瑛在兴义知府(治所在今安龙县城)任上倡建的安龙招堤半山亭竣工,他邀请群僚著文记事, 在半山亭大宴宾朋。 时值七月十六日,招堤两岸,垂柳迎风, 新辟池塘, 芰叶荡青。时年仅十一岁的少年张之洞,凭栏纵目,只见云峰耸翠如画,荷花亭亭玉立, 虹桥倒影摇曳 。轻风徐来,他顿觉心旷神怡,一时间豪兴如涌,疾笔而书《半山亭记》:“万山辐凑,一水环 ,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 云峰耸翠,烟柳迷青,秋水澄空,虹桥倒影者, 招堤也。” 其笔调秀逸,文采洒脱,共七百九十余言,一气吟成。虽以仿学欧阳修《醉翁亭记》而入门, 却自有发挥与升华。 更为难得的是, 小小年纪, 竟有“德及则信孚, 信孚则人和,,一时众宾朋大为震惊, 无不心悦诚服,齐称“神童” 、“ 奇才” 。张之洞在安龙的少年习作除《半山亭记》外, 还有悼念明末在安龙殉国的南明永历小朝廷十八位大臣的《明十八先生墓记》 ,都在当地刻成石碑,供后人赏读。





张之洞十一、二岁期间,从其父挚友胡林翼、韩超就学。他的史学、经济之学(经邦济世的实学)功底, 主要得益于胡、韩二人。 十二岁时的张之洞, 文名已为贵州全省学童之冠, 并已在贵阳刊印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文集。内中诗文现存于张撰《兴义府志》 。


在科举功名的仕途上,张之洞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幸运者。

  1850年, 张之洞应童子试。为避免在其父管辖下的兴义府报考,特意赴广西百色直隶厅应试,结果名列前茅,十三岁的少年张之洞成为“ 秀才” 。

  1852年考举人时, 回原籍(今河北省)参加顺天府乡试, 结果以头名高中,十五岁得到“解元”桂冠,“一时才名噪都” 。


  当消息报至贵州,张之洞的恩师, 、, 致书张 :“ 得令郎领解之书,与南溪(韩超号)开口而笑者累日。”可见胡、韩对张之洞的喜爱和赏识。在竭智尽力、安内攘外、维护清王朝方面,后生张之洞确乎仿效了被士大夫称作“能吏”的胡林翼。

1854年,十七岁的张之洞遭遇战火的洗礼。 这年贵州遵义府杨凤率领的农民军与长江中下游的太平军遥相呼应, 连克数县, 并包围兴义府城。 张率部死守, 并命家小登楼备薪,一旦城陷即行自焚。张之洞众兄弟及姐夫等都登城苦战,三昼夜不息。后来张之洞曾作《铜鼓歌》纪此事,“咸丰四年黔始乱,播州首祸连群苗。列郡扰攘自战守, 盘江尺水生波涛。” 
  
  1862年,张之洞入京会试, 同考官范鸣和发现他文才出众, 壮志凌云, 主张录取。后因主考官徇私压制未取。“ 范为之报荐被落, 力争不得而愤悒泣下” 。张之洞次年再考,仍遇范鸣和阅卷, 范认为他以后定会成为国家栋梁,竭力推荐。时年二十六岁的张之洞终于榜上有名,考中贡士。殿试时又因“不循常式, 指陈时政, 直言无隐”被慈禧太后赏识,拔置一甲第三,中了探花, 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为此范房师写了七律四首为他发现人才志喜,诗中有这样的勉励辞句:“ 名士爱才如共命,清时济治正需贤。 知君别有拳拳意,不独文章艳少年。”

  历史证明,生于黔山秀水、自幼才华出众的张之洞, 果然不负众位恩师, 他一生在教育、经济、、军事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张之洞到晚年仍然怀念他的第二故乡贵州。1904年在北京官居商务大臣的张之洞, 特意派专人不远万里给贵州安龙高等小学送去几千册图书 。


来源|


编辑:查连金





黔西南宣传 微信号 诚征山地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间故事/文稿。


宣传新媒体群介绍:


1  黔西南发布(qq2370728305) 微信号 主要发布时政类新闻。


2  中国美丽乡村 万峰林峰会 (wflfh123)微信号  主要发布重要活动/推介黔西南经济社会发展/旅游资源/民族风情等类稿件。


3  黔西南宣传 (gzqxnxc) 微信号  主要发布州内外宣传文化工作好经验/理论研究/山地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间故事/文稿。


欢迎关注,欢迎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