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阅读#假期,和孩子开启 “亲子共读”新模式

假期,和孩子开启 “亲子共读”新模式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是一个骄傲的孩子的诗,也是一曲亲子阅读的赞歌。当家长为孩子们打开书本,就是把一个世界带到了他的面前,就是把一种生活方式植入到他的未来。

  又到暑假了,孩子除了玩电脑、看电视、写作业,还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3至5本适合的课外读物。近日,不少学校(包括幼儿园)将“亲子阅读”和撰写读书心得纳入到孩子的暑假作业中,不仅鼓励家长们读书给孩子听,还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写读书心得、分享语言的快乐时光。

  今年3月,面向全国27000多位家长调研的《2015中国亲子阅读报告》显示,虽然90%中国家长都重视孩子阅读,但缺乏行动力,超过四成家长基本不陪孩子阅读,而约有55%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提升孩子阅读兴趣。根据以上数据,《报告》指出,家长自身读书少、陪伴阅读时间偏少、不懂亲子阅读方法,是导致中国儿童阅读量偏低的重要因素。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孩子的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父母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不妨趁着假期和孩子一同开启“亲子共读”模式。

  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利用暑假,养成亲子共读好习惯

  都说男孩子好动、很难安静下来,此时的航妈看着儿子航航正满脸兴奋地捧起一本《蓝色的考拉》津津有味地读着,嘴里还喃喃地讲着他从书中得到的小故事。“对于儿子来说,这是他一天中最舒心最快乐的时刻。我也不敢怠慢,拿起一本书读起来。”航妈深知这段时光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把握、千万珍惜,要知道,把一个好动的男孩固定在书桌前将近一个小时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航妈是一位职业女性,平日工作忙得很,但这个暑假,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份时间表:早上6:00起床,然后带儿子去跑步;7:30回家吃早饭;8:30带儿子去公园或文化宫和小朋友们一起玩;11:30回家做饭,儿子自己看绘本;13:00儿子上床睡午觉,她写日记;14:00儿子起床吃水果,两人一起讲故事、学儿歌;14:30儿子自由活动;18:00回家吃饭;晚上20:00-21:30和儿子一起看书;22:00儿子洗澡睡觉,她写亲子共读笔记,在网上和家长们交流。如今,儿子的暑假已过去一个多星期,回想这段时光,她觉得格外充实且有意义,“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孩子沐浴在书香中快乐地成长,这一定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航妈出生在广西农村,童年时虽然没有孩子现在这么丰富的阅读资源,但在同学中也算是读书多的人。“回想起来,阅读是关于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读大学的哥哥暑假常常给我买小人书,我坐在窗前总是一口气读完。回想起来,上世纪80年代的书版本大都很好,多是经典版本、名社名译、原版插图,不像现在鱼龙混杂,父母们得练就一双慧眼才能识珠。所以,刚开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时候,家长得在一旁引导,最好的方法便是共读。”

  不论时代怎么变,暑假总是小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为了使孩子把阅读的习惯坚持下去,无论工作多忙、家务再多,我都会挤出时间和儿子一起读书。在暑假里面,除了陪他读书,我还会跟他一起运动、玩耍,培养亲密感。”自航妈开始网购童书后,一本本精装绘本、童话、童诗、小说、科普、数学、英文、历史、地理、军事等都被她搬进了家里,“别的不敢说,图书方面儿子绝对享用的是饕餮盛宴。”她笑着说。

  “从幼儿园起,我就抱他在怀里共读绘本,现在他上学了我也会每天挤时间读书给他听,直到他开始自主阅读后,有时候他读书的速度我已经追不上了,但趁着暑假,我依然还是会觉得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必要的。”航妈回忆说。

  航航在上幼儿园时,她每天早上都会在他起床前讲几个故事,晚上抱一堆图画书讲完再睡觉,“孩子还在幼儿园的家长们,抓紧这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吧,上学后作业会挤占大量的时间。”一年级时,老师让家长们帮孩子做读书记录,她就记了好大一本,“虽然听班里同学家长说,老师布置的读书作业从来不管,但我和孩子真的是每天都在读,记的都是真实读了的。早起做好饭,他开吃、我开讲;午饭后,他不午休,就躺床上听我读书;晚上,他去卫生间蹲大号,我在门口读书,就这样,每天硬是挤出一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关键是形成一种生活习惯。”航妈强调说,现在的家长尤其是妈妈们多是家里、工作两头兼顾,很难像全职妈妈一样照顾孩子,那么,时间就需要用在刀刃上,“利用暑期这段时间,陪孩子一起养成读书的习惯,特别是用亲子共读这种方式,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陪孩子读书巧花心思

  不照本宣科,尝试绘本剧、玩颜料

  如何阅读一本新书?如何让孩子深入故事并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家长们的答案仍是纸质媒介、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那就OUT了。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每个家庭一定都会有自己好玩的形式,多妈的儿子今年2岁大了,经过一次次的互动和实验,她发现对于自己儿子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演书,即表演绘本。一到假期,场面更热闹了,因为小伙伴们都放假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都能加入其中了。

  在多多1岁8个月的时候,亲子共读的书单加入了如《拔萝卜》《该起床了吧》《猜猜我的哪里长》等这些书,而多妈一直在想把《拔萝卜》的故事演出来。终于有一天,她和家人一起小试了“绘本剧”。当天晚饭过后,多多的表哥表姐们都来了,大家演“拔萝卜”的建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多妈甚至亲自扮演了“小老鼠”。

  首轮演下来,现场看上去有些“乱七八糟、毫无章法”,多多甚至全程开启“走神”模式,注意力完全被客厅里其他散落在地的气球吸引了,把妈妈打击得一塌糊涂。但表哥表姐们都觉得很好玩,纷纷要求重来。

  稍作休整后,多妈强调了一下人物出场秩序和各自的台词,“群魔乱舞拔萝卜”情景剧正式上演。“仅仅是一次排演,没想到大家的长进都很大,挨个出场井然有序了,说唱应答动作姿势都相对统一了。轮到儿子"小花猫"出场,他竟也听懂了,赶忙跑在"小花狗"的后面,扯着小哥哥的衣服,一起用力往后拔呀拔呀。最终,理所当然地,萝卜拔出来啦,大家欢呼成一团……”

  绘本剧表演虽然就这么结束了,可多多仍然意犹未尽,临睡前还指定要听《拔萝卜》的儿歌。在多妈看来,“演书”不仅以书本内容为主线,使平面阅读变得立体而丰富,它在内容上紧紧围绕书本,同时在作品上又有延伸,将作者在其他书本中创作的经典形象引入其中,让阅读紧扣书本的同时又不局限于书本。“经过几次尝试后,我就发现,这种新型的"演书"形式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是非常有效果的。”

  本以为之前的讲述和表演会让他失去对书的新鲜感,现在看来,也许正是这些无数次的表演赋予了书本更多的魅力,反而让他百看不厌。除了《拔萝卜》,《小熊布迪》系列、小口袋文学《爱唱歌的恐龙》、东方娃娃里的《胆小的老鼠》、庆子的《最强大的勇士》、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周翔的《一园青菜成了精》等好多绘本都是可以拿来表演的,家长们可以买来手偶、或者利用毯子充当大罩子或者其他简单的道具来表演。

  航妈则喜欢和儿子一起玩颜料。“《小黄和小蓝》这本书是看着彭懿老师的那本《阅读与经典》给儿子讲的,小小的几幅画就吸引住了儿子,我就给儿子买了颜料盒,于是,我们一起做了蓝加黄变绿的"颜色变魔术"游戏。”航妈说,这些书讲下来,儿子把画画变成“我要玩颜料”,“我没有刻意地要求他画什么,但儿子有时构图还真是让我吃惊,而且他还能给你讲画的是什么,挺让我吃惊的。后来小蓝与小黄也被他自己演绎成小白和小红、小红和小黄等等的故事,他也玩得自得其乐。”

  尝试写“亲子共读日记”

  让亲子阅读不仅局限于一个家庭

  除了让阅读更好玩之外,多妈还有一项工作——每天写亲子共读日记。“亲子共读日记”就是家长每天把和孩子聊天、读书以及孩子的反应、沟通记录下来。在多妈看来,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有深刻的道理的。从今年3月份开始,她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多多亦善悦读记”,在介绍这个公号时,她这样写道:“这是吾儿多多与妈咪亦善的亲子阅读故事集,也是多多与亦善的成长记录仪,更是多多与亦善的幸福时光机。”

  多妈心里一直保留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在成年时,能够给他留下一份有意义的“成年礼物”。而这种方式可能就不错,“曾有人问我,你这样记录,可以坚持到什么时候?也有人问我,你这样做,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还有更多的人问我,怎么最近不见你更新啊?”在她看来,这也许是自己有生以来,做得最率性、最轻松、最开心的活,也是最不带主观意愿、最随心所欲的活,“兴起了,就随手记录。兴没了,就单纯享受阅读的乐趣。困了累了乏了,索性就把书抛一边去了,与孩子一起玩、一起闹。”

  现在,如果大半个月没记录书单,她回忆起来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的,“幸好还有相机可以帮忙偶尔留下几张证据。写这些记录的时候,虽然累得够呛,但内心充盈了满满的幸福感,心情也达到了最安宁的状态。养儿近两载,渐觉怀娃时所设想的关于孩子培养的功利心,都慢慢消失殆尽了,越来越喜欢这两句话,并时时自勉:一是"孩子,你慢慢来";二是"宝贝,你什么时候开花都可以"。”

  当然,通过记录儿子在亲子阅读中的细节,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收获。比如多妈现在在整理儿子两岁前读过的绘本(大概有一两百本),“这些基本上都是我给他选的,但是有些明显是不合适的,有些是明显超出了他的接受能力的。但绘本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每个小孩都能从绘本里汲取他需要的东西,这非常神奇。”

  所以,如果你有了记录,会提升有关绘本和阅读分级的意识,“小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容易有分离焦虑,甚至会发展成抑郁,很多绘本就是针对小孩不上幼儿园设计的。当你把那些书给孩子读了之后,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有时候阅读是需要进行针对训练的。”另外,多多所处的是一个“大家庭”的环境,和很多同龄的孩子一起生活,“大孩子读故事内容,我孩子比较小,就去做一些鳄鱼、企鹅之类的事物识别。有些绘本是儿子一岁时我给他买的,现在回过头看就会发现他又有新的不同认知,就会觉得很有趣。有一句话说,绘本适合0到99岁的人看。我身边真的有很多喜欢绘本的家长,我老公有个朋友房间里就有很多绘本,他说那是他用来解压的。”

  如果做不到天天给孩子做“亲子共读记录”也无妨,尝试着在暑假里花上21天时间,制作“共读记录卡”或者“共读记录表”,坚持为孩子而阅读,坚持分享,不仅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可以成为孩子成长记录的一笔财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亲子阅读”不再局限于一个家庭的“私密世界”,可以“晒出来”和周围的家长们交流,反过来也是一种激励,对此,多妈说,“我有个师姐,也做了一个"爱读童书妈妈小莉"的公号,除了有共读日记外,还会利用她播音主持的专业优势把绘本讲成故事放在荔枝FM、蜻蜓FM上。我想,妈妈们一旦找到了组织,会更有积极性的。”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实习生 钱虹

☆好玩童话屋 奇妙童话的乐园

精彩童话分享: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给朋友

免费订阅微信:

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

查找公众帐号:liubintonghua关注

收藏文章:

点击右上角按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