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反复肺炎!爸爸说出一个“秘密”,妈妈无语了……

今年2岁多的小英(化名)年初因肺炎住院,时隔10个月不到,又被确诊为肺炎入院。小英妈妈说,孩子基本1-2个月就要来医院报到一次......

儿科医生为小英检查后发现,孩子身高88CM,体重只有9KG。按照她的年龄(2岁3个月),正常体重应达到12-13KG。医生嘱咐,肺炎需要积极治疗,但孩子还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改善,体质得不到增强,恐怕出院后还是很容易感染生病。

肺炎病情稳定后,营养科医生来为家长进行喂养指导。经过一番了解,医生对小英食欲时好时坏存在疑问:“你们平时给孩子吃零食吗?”

谁知这时旁边的爸爸小声冒了句:“吃的,你不在的时候她经常吃……”

原来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爸爸为了省事儿,经常给小英吃他的零食,薯片、蛋糕、饮料,两个人吃饱为止。这是爸爸和女儿的“小秘密”。刚开始爸爸还有顾虑,但看小英每次都吃得有滋有味,也就由着她了,完全没注意女儿生长发育上的细微变化。

而妈妈一直被蒙在鼓里,每每吃正餐的时候,孩子都说自己“吃不下了”,妈妈也只以为是孩子胃口不好。

现在,爸爸体重已经超标,而女儿则被诊断出营养不良。医生借机教育家长:戒掉零食,多花心思在正餐上。

对孩子来说,零食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但是,大多数父母不会像新闻里的爸爸一样,无限制地满足孩子。面对玲琅满目的零食,有的家长甚至「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干脆不买,明令禁止。

答案是:可以!处在成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活动量大,但胃容量有限,就算三餐都吃饱了,可能也无法满足一天的能量所需。因此,在正餐之间合理补充零食就显得很重要了。

除此之外,对于孩子心智的发展,零食其实也有一席之地。如果过度限制,反而孩子容易对零食愈发渴望,逮着机会就会吃得更多。另外,分享零食也是孩子们常见的交友方式。你一口我一口吃一包零食,对于小朋友而言是件很开心的事。如果家长刻意阻拦,孩子难免感到困惑、失落。

零食也分好坏。简而言之,营养素含量丰富,低脂肪、低盐和低糖的食品是比较好的选择:比如富含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水果;富含蛋白质和钙的奶制品等;反之,高糖、高盐、高饱和脂肪的零食尽量不要或少给孩子吃(如蛋糕、饼干、薯片、派等),含酒精、咖啡因的饮料更不要给孩子喝。

除了为孩子选择健康零食,家长还要注意控制零食的摄入量。《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建议,2~12 岁的孩子每日零食提供的能量控制在每日总能量的 10% 以内。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营养补充剂,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营养摄入不够甚至营养不良,再加上广告宣传,觉得不买回家就没有尽到责任。

其实,只要孩子饮食均衡、生长发育正常,家长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很多家长发现的宝贝成长上的“现象”,也都并非是微量元素缺乏的特异性表现。

一种是血液中缺钙,也就是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抽搐,但手足抽搐的原因不止这一种,所以需要医生判断是否为低钙血症;

还有一种就是骨骼缺钙,表现为囟门延迟闭合、颅骨软化、方颅、鸡胸、“O”型腿或者“X”型腿这些佝偻病的表现,如果观察到这些,可以咨询医生进一步诊断。

乳和乳制品为钙最佳来源,不仅含量丰富,吸收率也高;大豆虽然富含钙但吸收率较低(约15%)。钙在儿童中的推荐摄入量:1至3岁为700MG/D,4至8岁为1000MG/D,9至18岁为1300MG/D。一般来说,240ML左右的鲜奶或常规配方奶中含有大概300MG的钙。

目前,在膳食均衡的情况下,不推荐给儿童常规补充钙制剂。在低年龄段的宝宝如果每天摄入的奶量是足够的,也不需要额外补钙。饮食中钙太多可影响磷的吸收,而且过量摄入钙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轻至中度的缺铁性贫血一般无症状,重度贫血婴儿会出现嗜睡、苍白、易激惹、心脏扩大、喂养困难和呼吸过速。

肝、瘦肉和血含铁丰富,吸收好;鸡蛋、乳类含铁较少,吸收稍差。大部分足月婴儿出生时体内已经储存了足量的铁来防止贫血。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易于吸收的铁元素,不需要额外补充。但母乳喂养的婴儿大概6个月大时,需要添加富含铁元素的辅食(谷物、红肉类、绿色蔬菜等),这些可进一步保证婴儿获得正常发育所需的铁元素。

对于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推荐在生后2周开始补充铁剂[元素铁2-4MG/(KG*D),最多15MG],并一直持续至12月龄。对于非母乳喂养或部分母乳喂养的孩子,推荐在出生后第一年使用高铁配方奶(每100克配方奶粉中含4-12毫克的铁)。

铁在儿童中的推荐摄入量:1至3岁为7MG/D,4至8岁为10MG/D,9至13岁为8MG/D,14至18岁的男孩为11MG/D,而14至18岁的女孩则为15MG/D。

轻度的锌缺乏可导致免疫力低下、味觉和嗅觉受损。严重锌缺乏症的特征为免疫功能严重低下、频繁感染、腹泻和脱发。

锌的主要膳食来源是动物性制品,如肉类、海产品,以及奶制品。母亲膳食营养均衡的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中锌缺乏极为少见。

锌在儿童中的推荐摄入量:1至3岁为3MG/D,4至8岁为5MG/D,9至13岁为8MG/D,男性青少年为9MG/D,女性青少年为11MG/D。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我们熟知的营养成分。均衡饮食,荤素搭配,正确的奶量摄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都至关重要。家长们与其捕风捉影担心孩子缺这缺那,不如先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同时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带孩子定期体检,在专业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持续学习更新养育孩子的各种知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