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谈 | 哪些卡通形象,能让艺术与商业取得双重成功?

文化艺术圈大事,小编陪你聊!“卡通形象”早已不止存在于漫画、插画里,而常被艺术家运用于更多领域。近年来,它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多元化产业链,各种深入人心的形象被发展运用在不同产品上,吸引人们主动去购买和消费。在文化与商业的双重推进的时代,你是否又了解过,哪些卡通形象,能让艺术与商业取得双重成功?

——编者按


一 周 最 热

当卡通进入市场,当艺术遇见商业,

足以点燃大众热情


提起卡通形象这个话题,你会想起什么?是最近掀起一阵热潮并和各大品牌合作的小猪佩奇,还是前段时间风靡全球的养成游戏里的旅行青蛙?让我们先来看看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in Hofman)的作品。他是以大型公共空间雕塑而闻名的荷兰艺术家,想让人们从作品中获得幸福感和慰藉。其作品大多以卡通形象为主,充满了童真。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大黄兔》


另外,他还曾和香港创意工作室AllRightsReserved联手打造了大型户外大象艺术裝置《Bubblecoat Elephant》。这次合作则是为了庆祝深圳万象天地开幕,而特別打造的“Spread The Hope”计划,整个装置的创作目的也是传递希望与爱。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Bubblecoat Elephant》


《Bubblecoat Elephant》整个装置重量达到了30吨,象鼻的长度更是达到了24米。它是目前全球象鼻最长的大象喷水公共艺术装置,象鼻里也会定时喷水,给观众带去欢快愉悦的互动体验。同时,官方也推出了同系列的大象公仔,并迎来了一波购买热潮。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创作的大象公仔


当然,提起霍夫曼,你一定会想到其最著名的作品——巡游世界的橡皮鸭。它于2007年在法国的圣纳泽尔首次亮相后,就陆续出现在更多的城市。而其灵感则是来源于1992年那次著名的“小鸭漂流事件”。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橡皮鸭》


另外,如果要追溯到早期,卡通形象被作为一项功能必需品被列入计划内,要属粉红顽皮豹第一次在《乌龙帮办》中出现。他的形象由华纳兄弟电影出身的大卫·迪帕达(David DePatie)设计,最初只是被设计用来调和影片氛围。出人意外地,傻豹的形象一出现就收获了大批粉丝。

 

粉红顽皮豹以“The Pink Panther”之名行走江湖,在走红后,粉红豹又推出了九部喜剧主题音乐系列电影,后来更是被制做成动画,成为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


《粉红顽皮豹》


经过了50多年,粉红顽皮豹仍旧受到全球人们的喜爱。同时,粉红顽皮豹也经历了一些形象的设计变化,每一次细微的改变都根据当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或者偏好而设计。

 

每一次设计变更,在商业上都是为了更好地售卖商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在厂家愿意推出或打造这些卡通形象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设计付费。


粉红顽皮豹周边图


要 闻 速 递

01.“韩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首尔”

于韩国首尔开幕


“韩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首尔”于6月6日韩国首尔艺术殿堂隆重开幕。韩国总统文在寅夫人金正淑出席开幕式,欢迎“韩美林全球巡展”来到首尔。

 

“韩美林全球巡展”于2016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威尼斯拉开帷幕后,接着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等高度评价“韩美林全球巡展”。

 

展览的展陈面积1500平方米,展出了韩美林平面、青铜雕塑、铁艺、陶瓷紫砂、木雕、影像新媒体等作品300余件,展期为2018年6月6日—2018年7月8日(11:00-20:00,6月25日闭馆)。“激情”、“融和”和“奥运”是本次展览的关键词。在内容呈现上,本次展览将具体划分为“天”、“地”、“人”、“艺”的四大主题。除此之外,此次展览还特别加入了“你好首尔,我是韩美林!”和“奥运”两个特别展示项目。(艺术中国)

 

小编有话说:韩美林先生是中国当代最受尊敬、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艺术领域非常广泛,在诸多方面均有极深的造诣。韩美林艺术的深邃之处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元素和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重视融入现代元素与时代精神,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此次巡展的举办,更是体现了韩国政府和人民对中韩关系的高度重视,对中韩文化交流的积极支持。


02.马克思珍贵手稿 以333.5万元人民币成交


近日,著名企业家冯仑收藏的马克思及恩格斯亲笔手稿公开拍卖,最终马克思《伦敦笔记》手稿一页以333.5万元(人民币,下同)成交;恩格斯手稿一页也以166.75万元成交。

 

这两件手稿流传有序,在辗转英国、德国后到达日本,由台湾的徐宗懋从日本藏家手中购得。这两份手稿弥足珍贵,对于中国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极有价值,冯仑于十年前从徐宗懋处购得。

 

马克思在这张拍卖的手稿上摘录和分析了英国银行家、经济学家詹姆斯·威廉·吉尔巴特(James William Gilbart)的著作《银行实用业务概论》(A practical treatise on banking),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多次利用这一部分的笔记。恩格斯的手稿则来自一篇军事评论文章,在这张手稿中,恩格斯详细分析了一场围攻要塞的战役。

 

冯仑表示,他是马克思的超级粉丝,自十几岁起就在父亲的引导下阅读马克思著作,马克思思想不仅影响到他的学习与研究,也直接对他日后经商起到了引导作用,影响深远。(中新网)


小编有话说: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这两件藏品的意义重大。冯仑先生将此珍贵手稿与大家分享,能够让更多人学习、体会马克思思想的深远意义。


03.卢浮宫肖像艺术在日本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大展“卢浮宫展:肖像艺术——人对人的演绎变迁”于5月30日开幕,展出来自法国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约110件肖像藏品。其展品可上溯至3000年前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雕像、古埃及的面具,也同时包含了19世纪欧洲的绘画、雕刻作品。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展品有保罗·委罗内塞的一幅女性肖像画——《拉·贝莱·娜尼像》,该作被视为卢浮宫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藏品中的最高杰作之一;本次展览还将展出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多位权力者的肖像,,。

卢浮宫的馆藏共由八个部门组成,分别代表不同的时代与地区,如古代东方、古埃及、古希腊罗马、伊斯兰、欧洲绘画与雕刻、素描与版画等,本展汇聚了八个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肖像藏品。(澎湃新闻 )


 

小编有话说:拉开本次艺术展序幕的藏品是古埃及的两张不同类型的面具,它们被定义为肖像的起源。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超现实主义这段时期,肖像却成了具有多义性、奇思妙想遍地开花的艺术种类。伴随鉴赏者视角的变化,肖像的多义意象也会随之呈现,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展览的作品体会到其间的种种妙趣。


本期就到这里,下周同一时间,不见不散喔~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翰墨卢浮宫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