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0日,在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中,举重小将石智勇以抓举162公斤、挺举190公斤、总成绩352公斤的好成绩摘得桂冠,为中国赢得里约奥运会第八金,帮助团队在这一级别上完成奥运四连冠。
因为跟举重前辈重名,石智勇被冠以“小石智勇”的称号,对此他却非常乐意接受:“很正常啊,他是我的前辈。在举重圈,以前他叫‘小石头’,现在已经晋升为‘大石头’了,而我自然就变成‘小石头’了。”他把这个称号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我们做到了!我们的梦想实现了!”里约奥运会夺冠后,石智勇和教练占旭刚、邵国强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激动地重复着这句话。而上次激动大哭,却是因为伤心、惭愧。
2012年的全国冠军赛是到目前为止,石智勇父母唯一一次到现场看他比赛。然而,本想着在父母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的“小石头”却“砸锅了”,“当时抓举157公斤,输了冠军1公斤,而我的强项——挺举却没有成绩。”
“下台看到父母时,眼泪‘刷’的一下就掉下来了。我愧对父母从广西大老远过来看我比赛,令他们失望了。”
对石智勇来说,这两次的“痛哭”让他终生难忘。而运动生涯中的两次调整,却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
“第一个转折点是占指导将我从62公斤级升为69公斤级,第二个转折点是2013年成立浙江队,占旭刚正式成为我的教练。”
事实上,石智勇刚开始是打62公斤级这个级别,但是成绩并不冒尖。“你一定得升级打69公斤级,你只适合打69公斤级。”占旭刚对石智勇说。2011年10月,全国举重冠军赛中,石智勇第一次打69公斤级就一举夺下青年组的冠军。
自从师从占旭刚,石智勇如鱼得水,举重生涯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全国锦标赛冠军;2015年,全国锦标赛、世界锦标赛冠军;2016年,亚洲锦标赛冠军、里约奥运会冠军……
“占指导常对我说‘训练就是比赛,比赛就是训练’,这句话简单但很有道理,我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对于恩师的指导,石智勇铭记在心。
十年磨一剑,石智勇的冠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从事举重生涯的13年中,顽强的“小石头”也曾一度想放弃。
2014年对石智勇来说是悲喜交加的一年,这一年他拿下了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冠军暨亚运会选拔赛资格。“一比赛我就浑身兴奋,哪里都不觉得痛,但是比赛一结束,我就不行了,发现腰动不了了。”
“整整七个月,我都不能训练,也放弃了整年的比赛,包括亚运会和世锦赛。这次受伤对我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错失的比赛让石智勇感到万般遗憾。
“举不了杠铃,我就练小肌肉。”经过队医的治疗,体能老师帮他做康复,他慢慢地好起来了。
“时隔七个月,当我再次举起杠铃时,那种感觉就像被电流击中一样,我整个心瞬间‘膨胀’起来,信心就来了。”石智勇像一只许久未能捕捉到猎物的饥饿猎豹,浑身充满了无限的能量。
五个月后,在2015年全国锦标赛暨世界锦标赛预选赛赛场上,石智勇霸气回归摘得桂冠,并且整整提高了12公斤的成绩。
“只要再让我练,我绝对能再杀出一条血路。”石智勇自信地说。“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会竭尽全力去冲,去拼,去博,因为只有去冲,才有可能再次站在最高峰。”
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奥运,铸就激励一代人的不朽精神。
来源丨中国青年网视频中心
制作丨闫章默
编辑丨闫章默
编审丨郭蕾
青秀
qingxiu-video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