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玩具自己收,3岁自律有技巧

都知道我恰每天自己收拾玩具、绘本,谈不上自律,就是一种习惯而已,跟每天洗脸刷牙一样;谈不上棒,谁每天不洗脸刷牙呀。

其实孩子是特别愿意上手帮忙干活的,然而:

你刚叠好的衣服他给你扔地上霍霍了~

你倒进垃圾筒的垃圾他用手在里面翻吧搅和~

你让他吃饭,他把饭洒一地看你乐~

然后你就制止他,你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

于是,你发现他一脸懵B地看着你。可是,你有没有检讨过,你说可以哪样了吗……

我们不妨把话反过来说。

你刚叠好的衣服他给你扔地上霍霍了,你说:你特别愿意帮妈妈叠衣服是吗?好呀,咱们拿这边的衣服叠好,放在这边。一边教他一边示意。只有肯定、认同、鼓励,没有限制、抓狂、拧巴。

 

那你要问我:

孩子从什么时候起可以练习物品归位?

生下来的时候。

What!刚出生能知道什么?

嗯,你没听错。

  • 首先,家里本身就要有物品归位的习惯哈,本身就东西到处放的,下面可以不看了~

  • 从孩子出生起,我们需要将物品归位的时候,就可以自言自语:这个球,我是从盒子里拿的,现在玩完了,我再把它放回盒子里去。

  • 我恰9个半月会爬了就可以扔纸尿裤进垃圾筒、爬着帮助收拾玩具;

  • 无论是爬或走,都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不是她帮助我们,是我们在帮助她、指导她。

  • 大约2.5-3岁左右,我会指导帮助她拆分:先把绘本都收起来吧~再把乐高都收起来吧~厨房工具收拾好吧~最后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 3岁以上,现在她收拾玩具,量大的话我会帮助她拆分,量少了她自己会习惯性拆分,一般情况下我只需要说:好了,该收拾玩具了,你需要几分钟?她会乖乖说:我需要3(瞎掐一个7以内的数字)分钟。就开始自己收拾了。


我是怎么做到的?

每个孩子都有内驱力,他们的内驱力迫使他们不断地探索,停不下来,但没有一种内驱力要特别想收拾东西归位。

我们知道很小的孩子有秩序感,我们要激发秩序感就需要大人先做,示范给他们看和感受,成为他们对归位感兴趣的榜样。成人角色是检回来放架子上,孩子觉得,哦,原来这东西用完是需要放回去的,所以从出生开始,家长就需要保证一致性,一致性能激发秩序感。

在12-24M阶段,孩子已经基本会说话了,这是各种能力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成人可以帮助收,一边收一边加语言,让他们听见,比如从户外回来,要换鞋,成人可以一边收一边自言自语说:嗯,我要换鞋啦,该把我的鞋放起来。那你的鞋呢?嗯,你在尝试脱鞋!需要我给你一些帮助吗?

对于2-3岁幼儿,成人就可以说,你的鞋在哪里呢?是不是应该放回去呢?你可不可以自己放过去呢?后面这个孩子自然而然会收拾东西。

如果孩子之前在家从不需要收拾,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东西需要收拾,突然有一天你看了我的文章,焦虑了,回去想让他练习收拾,他们就想,我以前不用这样,现在凭什么要应该这样?

这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我们说:你赶紧收拾好。那他知道怎么做吗?他们只知道吃,玩,不知道下一步和责任。你要理解他,在他身边,边做边说,帮助他们收拾好,让他们重新建立意识。一开始孩子看你边做边说,他们很好奇,因为你过去可能就默默地收了,不会自言自语,慢慢地他们就明白了。

虽然成人整理比孩子快,但我们花时间给孩子机会,孩子刚开始做起来虽然会比较慢,但养成良好的习惯后父母会省事。如果孩子死活不干,我们就需要变成做游戏,我放一个,你放一个,慢慢就完成了,并且享受其中,之后就更愿意归位。

3-4岁的孩子有了小聪明小策略,你让他们收拾,他就会找一堆理由:哎呀,我收不了,太多了。这时候就可以用我上面的做法,把任务放小,一部分一部分地完成,甚至完成一小项可以庆祝一下。

这个技巧同样适用于写作业的孩子,可以把作业量拆分完成。比如先完成某一门功课,再完成另一门;或者以数学题举例,一共10题,先把最简单的3题挑出来,完成,孩子会很有成就感,完成一组就庆祝完成,家长不用放大对错去重点讨论。再把剩下的题目按难易程度排序,由易到难3题每组依次完成。

越大的没有收拾前经验的孩子,引导所花费的时间越长。

 

注:这里用他表示他和她,只是为了文章撰写和阅读方便,作者赞同性别平等。


废话少说  育儿干货分享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