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超 | 古代儿童玩些什么?玩具背后的儿童观变迁【六一儿童节专题】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思想的学术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 ◆ ◆


古代儿童玩些什么?玩具背后的儿童观变迁

王宏超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专供本刊公众号发表,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文中图片未经注明均来自网络



现代的大人们,在儿童节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给孩子买玩具,否则就会天下大乱。而过去的情况似乎不是这样,鲁迅先生在《玩具》一文中说:


我们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鸦片枪,麻雀牌,《毛毛雨》,科学灵乩,,还有别的,忙个不了,没有工夫想到孩子身上去了。


对待儿童及玩具的方式的差异,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古今不同的儿童观。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的设立,据说源自二战后的纪念活动,但实质上根源于现代人对待儿童的新观念。


在古代社会中,儿童被看作是“小大人”,他们穿着与成人差不多的衣服,做着与成人相似的事,和成人一起劳动、竞争、社交、玩耍。把儿童当作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给予特殊的重视和对待,是一种现代观念。儿童在现代的家庭和社会中,具有重要和特殊的地位,社会对待儿童的态度、国家对儿童教育的投入、家庭给儿童营造的成长环境等,常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


古今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观念的不同,造成了儿童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差异。


古代社会在教育和养育儿童的方式上,基本是按照对待成人的方法和标准来进行的。《礼记·内则》谈到儿童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步骤: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在这种以成人的观念为中心的儿童教育理念中,儿童的教育基本以实用技能、礼仪规范、道德意识等内容为主,与之相对应的是,玩具往往就是“玩物丧志”的表现。



西方的情形大体也是如此。拉伯雷和蒙田在说到玩具时,都认为是毫无价值的,“玩具即使不能说是危险的,也被认为是无益的奢华享受,因为玩具使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偏离了学习的轨道。”承认玩具对于儿童的益处,大概要到文艺复兴时期之后。


尽管如此,就如鲁迅所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风筝》),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在儿童的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应当就是玩具了。关于儿童玩具的起源,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儿童天生就能玩玩具,伴随着人类诞生,玩具应该就出现了。有学者考证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出现了很多具有儿童玩具特征的物品,如陶塑(如陶猪、陶狗、陶鸟、陶鱼等)、骨雕(如骨哨)、木雕(如木鱼)等,在实用功能之外,兼有审美和游戏的特征,完全可以当作儿童的玩具。


中国古代的儿童玩具十分丰富,张道一先生在《乡土玩具:人之初的艺术》一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年)中,把玩具分为十二大类:泥玩具(如泥人)、布玩具(如布娃娃、香包)、竹木玩具(如车木玩具)、陶瓷琉璃玩具(如瓷孩儿、陶哨)、石玩具(如石球、石雕等)、纸玩具(如风筝、灯彩、折纸、纸花等)、面玩具(如面人、面花等)、糖玩具(如糖人、糖画等)、叶杆玩具(如草叶编、麦秆编、秫秸编、麻秆编等)、物壳玩具(如鸡鸭蛋壳、椰子壳、蚕茧、蝉蜕等)、毛皮玩具(使用动物皮毛和皮革,如皮影等)、金属玩具(如长命锁、项链、手镯、脚铃、帽花等)。



就玩具的来源来说,或为购买,或为自制,或把一些现成物件当作玩物,或者就地取材,根据一些手边常见的材料自娱自乐一番。《韩非子》中就提到,战国后期,一些儿童一起玩耍,“以尘为饭,以涂为羹”,涂就是泥巴。泥巴是儿童最易得也最简单的玩物,《三国志》中也提到管辂小时候“与邻比儿共戏土壤中”。


古代集市上专门出售儿童玩具的商贩很多,玩具种类丰富,以《梦梁录》为例,其中提到临安的市场上销售的“小儿戏耍家事儿”,其中就包括不少玩具:


行娇惜、宜娘子、秋千稠糖葫芦、火斋郎果子、吹糖麻婆子孩儿等、糕粉孩儿鸟兽、像生花朵、风糖饼、十般糖、花花糖、荔枝膏、缩砂糖、五色糖、线天戏耍孩儿,鸡头担儿、罐儿、碟儿、小酒器、鼓儿、板儿、锣儿、刀儿、枪儿、旗儿、马儿、闹竿儿、花篮、龙船、黄胖儿、麻婆子、桥儿、棒槌儿,及影戏线索、傀儡儿、狮子、猫儿。


儿童容易受到玩具的诱惑,有些商贩就故意用新奇的玩具骗取儿童的压岁钱。如无锡“崇安寺市自元日起儿童争趋焉,所鬻皆傀儡戏具,镕锡为小杯盘、椅桌小铤之属,削竹木为刀枪,糊纸为鬼脸,大都赚骗小儿押岁钱耳,无他有用物也。”(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


玩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首先,玩具是一种重要的模拟工具,儿童通过玩具,模仿成人的活动,在游戏的同时,也获得很多技能。如古代著名的“竹马”之戏,李白的《长干行》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以竹竿为马,游戏就是一次场景模拟。《后汉书·郭伋传》中提到,郭伋外出巡视,“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可见竹马游戏非常之流行。


其次,玩具还能起到益智作用。如七巧板,是古代的一种重要玩具,据说起源自周代的七巧之戏,后来北宋的黄伯思发明了燕几图,明代严澄改进为碟几图,变化更多,清代演变成了类似今日的七巧板。后来七巧板传播到日本、英国、美国等地,成为世界范围内都广受欢迎的玩具,有些国家至今还称之为“唐图”或“东方魔板”。七巧板变化多端,能够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就说:七巧板“以薄木一方,截成七块,可合成种种模型,以启发儿童思想”。



其三,玩具在游戏消遣的同时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如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提到“踢球”时写到:


十月以后,寒贱之子,琢石为球,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盖京师多寒,足指疫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鞠之类也。


贫寒子弟,冬天踢用石头做成的球,来“活血御寒”,这种石球在古代非常普遍。此外,蹴鞠、毽子、铁环、秋千等,都是儿童常见的体育类玩具。


就制作的工艺和成本角度来看,中国传统的玩具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普及。但也有极为贵重的玩具,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提到:


承平时,鄜州田氏作泥孩儿,名天下,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一对至直十缣,一床至三十千,床者或五或七也。小者二三寸,无绝大者。


和今日课业繁重的儿童相比,古代儿童也轻松不到哪里,除了内容不少的学习内容,还要进行劳作,所以也只能在放学归来、劳动间隙或节假日才能玩玩具,清代诗人高鼎《村居》诗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中国现代的儿童观,是受到西方的影响才出现的,严苛的礼法制度和社会制度,会压制人的生气与活力,儿童常成为牺牲的对象,所以鲁迅才会疾呼要“救救孩子”。


晚清民国以后,现代的儿童观逐渐传播开来,有关儿童的生育、养育、教育等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国人更是意识到儿童就是国家和民族之未来,培育下一代是国家未来竞争的根基。对于国人忽视儿童玩具的做法,1924年《教育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写道:


国人素不重视儿童教育,更不了解玩具在儿童教育上的价值,故提倡玩具业的人简直没有,一任小贩做卖钱糊口的无聊事业。因为玩具出在无恒产人的手中,于是自命士大夫的人益加逼视玩具。制造玩具的因为士大夫鄙视更不思改进,互相为因,互相为果,而玩具业遂长此不发达、不长进。(张九如、周翥青:《读了全国儿童玩具展览会审查报告后的紧急动议》,《教育杂志》,第16卷第12期,1924年)


古代中国对于玩具向来不太重视,工艺简单,技术进步缓慢,中国现代新的儿童玩具主要体现在理念之“新”和技术之“新”上。


就理念而言,儿童玩具的发明和制造加入了现代的教育思想,而呈现出和古代不同的面貌。如中国近代最重要的两家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秉持着儿童启蒙的使命,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设计和生产玩具。商务印书馆出品的玩具大概可以归为十类:建筑类(如各种积木),交通类(如各种汽车模型),军事类(如各种木),数学类(如数字游戏玩具),英文类(如字母牌、缀字练习片),体操游戏类(如球类、跷板、投环),手工类(如串线板、五彩方木),音乐类(如手摇风琴、笛子等),动物类(如各种动物模型),杂项类(如儿童幻象、万花筒等)。就这些玩具的种类和功能来说,与传统的玩具已有很大的差异。



其次是技术的更新,尤其是在材料上。近代以来在玩具制造中最常用的新材料是俗称赛璐珞的一种新型塑料,具有耐摔、防水、轻便、易清洗、不掉色等特点,很适合作为玩具的材料。中国最早的赛璐珞玩具工厂,是建于1911年前后在上海成立的大中华工场。


另外金属材料也被广泛运用到玩具中,中国最早的金属玩具工厂,是1911年在上海成立的范永盛玩具工场。这些企业善于经营和创新,生产出了很多经典的玩具,如“小鸡啄米”、“跳蛙”等,至今还在流行。


随着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程度提升,现代的玩具产业也越来越发达,但同时消费主义的逻辑也越来越深地影响到了儿童的玩具。同时,玩具在摆脱了古代道德性的特征之后,也在远离纯粹的娱乐性,而承载了过多的教育功能。


今日盛行“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大人们把主意打在了娃娃身上,所有的事都从娃娃抓起。这样做不过是把大人该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孩子身上罢了。玩具在这个时候也不再好玩了,处处体现着大人们的“阴谋”。每当看到“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我心里总是为孩子们捏一把汗,也不知道这些练着足球、京剧、乒乓球长大的孩子们,在成年之后,又会如何折磨他们的孩子们。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