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不无聊的能力:有人把孩子们的玩具全收走,结果……


我们已经给了孩子尽量好、尽量多的东西,可为什么孩子还会无聊呢?


我们曾经的童年没有玩具,没有电子产品,却仍然妙趣横生。


无聊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探讨这个问题,德国有人突发奇想,打造了一个“没有玩具的幼儿园”。现在的孩子从小都不缺玩具,如果把幼儿园里的玩具都收起来一个多月,孩子们会怎么样?


今天推送《童年清单》里的一节《让孩子体验“缺乏”的滋味》,告诉你孩子们无聊的真正原因。



“物品匮乏时,需求会让你从无到有。”

——马塞尔·浦鲁斯特《快乐的日子》

在巴伐利亚的一所幼儿园里,教师们提出一个奇异的设想:假如把幼儿园里的玩具全部收藏起来,孩子们将会如何反应?


好奇的同时,教师们也想借机从玩具中解脱一下。万万没想到,这个建议被采纳实施几个星期后,竟一跃成为一个有名的项目——“没有玩具的幼儿园”。一时间,许多国家,包括南非都开始纷纷效仿。可以说,这一建议满足了很多方面的需要。

通过一盘录像带,我们看到家长会上最初讨论的情况。当时人们提出的问题和担心、忧虑形形色色:这个激进的举措有什么实际意义吗?没有玩具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他们会不会因为枯坐而感到无聊?会不会由焦躁不安而引发强烈的攻击行为?真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吗?还有人担心,孩子若对物资匮乏有所体验之后,是否会更加强烈地向往物质享受?

 

这个实验对成年人来说很具挑战性。结果如何虽然还无法预测,但是他们毕竟是第一批勇于做这项实验的人,最后大家一致举手表示赞同。


接下来轮到跟孩子们讨论这件事了。听过介绍后,孩子们感觉很新鲜,眼睛亮亮的,纷纷表示愿意让玩具休息几天。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无人做过的事情,感到很自豪;另一方面,从成人紧张的表情中,他们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平常小事。之后,幼儿园里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毛绒玩具、塑胶玩具、积木......所有玩具通通被运到地下室堆积起来,连布娃娃也用被子盖得严严实实。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来到空空如也的幼儿园。头10分钟里,气氛略显尴尬,光秃秃的地板、空空的墙壁、几件有数的家具。孩子们显得笨拙而不安,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在镜头面前,他们第一次显出羞涩的表情。这天,幼儿园的教师们也没有任何准备,虽然终于彻底地从玩具里获得解放,可是无所事事也让人感觉不舒服。大家都自然不自然地等待着什么发生。可是空房子究竟能干什么呢?孩子们坐在桌子上,无聊地晃动着双腿。突然,大家发现一个孩子的毛衣比较别致,上面的房子图案生动有趣。于是有人提议把椅子架起来,再把被子搭在上面,这不就成了一所小房子了吗?僵局终于被打破。

就这么一下,孩子们便兴高采烈地玩起来了。一开始吵闹得很厉害,有几天甚至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但后来竟渐渐好转:游戏的秩序更加顺畅,孩子之间的对话和倾听渐渐增多,男孩和女孩的交往也频频出现。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却在淡化。他们强烈地感觉到,平时那些不断指导游戏、决定和控制时间的事情通通都不需要做了。

 

两个星期后的家长会上,父母纷纷报告孩子在家中令人惊讶的表现:有的把家里的玩具也送到储藏室里;有的睡眠大大增加;有个特别厌食的小女孩突然胃口大开。参加家长会的还有些爷爷、奶奶。他们说,孩子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在这几个星期里更加亲密,因为他们终于体验到祖辈们过去没有玩具可玩的情形。在此之前,老人们要哄孙子、孙女开心就非送玩具不可,现在他们回想起一些当年的小把戏,什么道具都不用就能玩得热火朝天。

 

事先约定的6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是否愿意把地下室里的玩具通通解放出来?他们回答说很愿意,不过不要一下子都放出来。我们开了几次讨论会,让孩子们畅谈没有玩具的体会。问到今后怎么办时,有的孩子希望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每年一次行不行呢?就像大树那样,一到冬天叶子就会掉光”。


其实这个项目的最初想法,来自一项预防儿童成瘾的工程。


这个点子并不像乍听到时那样荒诞。社会教育学家想从中观察的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孩子如何感觉享受,同时测试孩子内心的自控力、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行为的程度。这个项目无论推广到哪里,都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赞同。其实这件事早该着手做了。


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谁家没有那么一堆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儿呢?这些玩具一方面让人感觉碍手碍脚,另一方面又不能随便丢掉,因为一是劳动所造,二是赠送的礼物,转送他人未必妥当。日积月累,各家都积攒了一堆,实际上真正能玩儿的没几个。齐根(德国北威州城市)的一个专家小组曾就孩子所占有的玩具开过一个清单,结果令人震惊:我们的孩子(绝不仅仅来自富裕家庭)不仅有过多的玩具,而且重复的玩具常常达到2个甚至3个,比如足球、自行车、滑板、球拍、背包。这些东西绝对不是废品。谁都知道,在德国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制造玩具有一整套的设计规格以及质量检验标准。问题是玩具过剩,超出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数量。


我们也采访了老一代人。当他们听说,有的孩子占有满满一屋子玩具仍然百无聊赖时,感到不可思议。回想起他们自己的童年,玩具少得可怜,只有几颗枞树果拿来充当布娃娃或小动物。战后更是穷困不堪,一个肥皂盒就是一艘小船。那些少得不能再少的玩具在记忆中却含有多得不能再多的意义。


卸掉包袱,解放感官,我们的年轻一代早已萌发这样的要求。


比如约翰·凯奇音乐中那个长达4分33秒的休止,让人体验一段绝对的寂静;避免衣服、居室里使用刺眼的色调;循序渐进地缩减消费需求。这不是伦理上讲的勤俭节约,而是一种新型的享受哲学,他们领悟到,精简身体与思想上多余的负担,是一条通往神秘王国的道路。


在上层社会的家庭中,以及在英国的寄宿学校里,有一条他们一贯推崇的基本教育原则——人为地制造物质缺乏的条件,有意压低学生的生活水平。教育者相信,一个只会坐享其成、只会依赖父母的财产和地位生活的人,今后很难成为一个成功者。如今,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停滞不前,这是社会各阶层人士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我们的孩子必须具备从零开始的能力。成人这样去做自然需要些力量与勇气,但是这个过程的结果会使孩子产生力量,一种来自自身的力量。

请为每个7岁的孩子提供一次机会,让他体验“少”有时候意味着更多的滋味。


本文摘自父母必读译丛系列图书《童年清单》,更多精彩内容就来看书吧~

本书告诉你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应该经历过什么?学会了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而你作为一个家长、一个指导者又应该站在哪里?怎样看待孩子的那些探索和成长?69项认知世界清单给出了答案。不一样的童年体验,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世界。不要只看着孩子的现在,而忽略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尝试。这69项体验涉及生活实践、社会意识、身体运动机能、生理认知和审美观等方面,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缩影。当家长看的更远、更高的时候,才可以带领孩子到达未来的彼岸,去寻找更加美好而丰富的人生。

作者:[德]多纳塔•艾申波茜,博士,一位有3个儿女的母亲,供职于德国青少年研究院,一直从事国际比较教育和早期儿童教育的研究。曾发表过多部专著。

来看成长教育专家兰海、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对童年清单的推荐吧~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