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丨清宫玩具总动员——格格阿哥们究竟都玩什么?


在清代的宫廷,皇太后、太妃们都有好多各式各样的玩具,是预备着在年节时赏给小阿哥和小格格们的。到了清晚期,宫廷里的玩具一度数量剧增,这是因为荣登宝座的同治帝只有6岁、光绪帝才4岁、紧接着的溥仪又以“承继同治帝载淳,兼祧光绪”为由,年仅3岁就登基,他们虽贵为天子,但其实还是个小孩儿,为了让小皇帝开心,用各种玩具哄逗他们就成为后妃、太监、宫女们的锦囊妙计。



清代晚期同治、光绪、宣统皇帝都是幼年即位,尤其是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也才6岁,他们的玩具大多留在宫中。从传统的民俗玩具泥戏人儿、大布老虎到精巧复杂的上弦童子风扇、翻斗戏人,从东风市场杂货铺买来的空竹到产自瑞士的八音盒,从纯正中国发明的七巧板、益智图到购自英国的洋积木,还有样子怪怪的蒙古象棋、少见的“霸王鞭”……这些玩具数量众多,种类庞杂,集中、外、民间、宫造于一身,观赏玩具好看、发音玩具好听,既有培养动手能力的玩具,更有启发智慧的益智类玩具等等。故宫珍藏的这些玩具充分体现了民间与皇家的杂糅性,传统与外来的交融性,也恰是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特色写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阿哥和小格格们都玩些什么吧。


看着玩儿的玩具,说得通俗了,实际就是借助各种装饰手段来反映和表现某种寓意的玩具。在中国传统的玩具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节令类玩具,不同的节令在玩具上所表现的民俗寓意是不同的,如正月十五的花灯、中秋节的泥兔儿爷、端午节给小孩佩戴的五色丝、香包粽子,布老虎都可算作是我们所说的“看着玩”的一类。还有大量的泥人,戏曲人物、手捏泥玩偶,不仅好看,而且有故事。


1

童子抱鱼吊灯 


清。吊灯以铁丝做骨架,以彩绘纱质为灯面,纱上双面画童子抱鱼,两侧绘有蝙蝠,有“年年有余”和“多福”的吉祥寓意。画面绚丽多姿,充满了喜庆色彩。此花灯是应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赏灯习俗而制作的。旧时元宵节前后,商贾于市集以花灯、百货、珠宝、罗绮等进行贸易,称为灯市。市井百姓和内臣宫眷,摩肩接踵流连忘返。每近夜晚,店铺庙宇多悬花灯,上绘古人故事和山水花卉等图案,寓意吉祥太平。宫中也要应节制作“童子抱鱼”纱制灯笼、纸制小红灯笼等。


2

布老虎



清。布老虎头颅硕大,尾巴颀长,造型雄壮。全身彩绘虎斑,头顶上饰“王”字,憨态可掬。其眼内原嵌有眼珠,现已脱落。这个布老虎白天能当玩具,晚上也可以用作枕头,既美观又实用。


布老虎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玩具。因为老虎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灾,带来平安吉祥,所以当孩子出生时赠送布老虎就寄予了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人们还认为虎食五毒,所以在端午节时也有送布老虎的习俗,表达了人们驱邪、祛病和祈福的愿望。

3

手工编结小莲蓬小粽子 



此为清宫后妃端午节制作的小莲蓬、小粽子。


4

“刘海戏蟾”泥人



清晚期。泥塑刘海右手执金钱置于胸前,左肩扛一盒子,内有一蟾蜍,露出半个身子。塑像中金钱与蟾寓意“金蟾”,蕴涵着“真、善、美”的人生道理。

此塑像取材于我国“刘海戏蟾”的神话传说。相传刘海为善良的樵夫,狐仙胡秀英羡慕人间生活,爱上刘海,而金蟾化身的石罗汉趁刘海外出时,把胡秀英推入井中,夺走了她的宝珠,使她显露狐仙原形。刘海最终打败石罗汉,夺回宝珠,救了胡秀英。刘海后被人们视为扶善除恶的“仙人”。

5

铜镀金染牙箱童子风扇



清中期,内务府造办处制作。

一童子笑容可掬地跪坐在基座上。基座内放置着由发条带动童子动作的机械装置,上弦孔开在基座一侧,基座外层用染色的象牙片粘贴装饰。童子一手持扇,一手握方巾,一副时时听候召唤的姿态,时刻准备着为主人驱暑、擦汗。这件玩具以暑日生活中挥扇纳凉的动作为原型,将复杂的机械传动借助一稚嫩清秀的童子造型来完成,既符合常理又别具巧思。上弦后,童子会手持扇子上下挥动。这是一件兼具实用功能的玩具。

6

小木马




清。在孩提时代,各种动物往往极易被孩子们所接受和喜欢,因而带有动物造型的玩具就成为开启孩子的智商和对外界认识的最简单玩具。这些木制玩具,巧妙利用了木材的天然纹理,小木马竟有了斑马的条纹。此外各种木制猴子、骆驼、黑白小花猪等,动物特点均准确鲜明,十分可爱。


7

铜钱编狮子

 


清。狮子用清铜钱币编造而成,狮身缀有金属珠饰件。,威风凛凛;雌狮憨态可鞠。铜钱编狮子编造。独特,构思巧妙。

这对铜钱小狮子曾在1924年西安举办的赈灾义展中亮相,是清宫廷中有特殊贡献的玩具。

8

泥制兔儿爷




兔儿爷为中秋节传统玩具,相沿成习。每临中秋,宫廷也要设宴、祭月。旧俗民间中秋节祭月,供奉太阴星君牌位,兔儿爷则是专供儿童祭月的“月神”象征。

    

清晚期。兔儿爷泥塑,粉底彩绘,头戴绿色头巾,身披红袍,手持捣药杵,端坐在莲花堆上,模拟了关公的形象,英姿飒爽。莲花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是高洁雅致的代称,底座通体的绿色有勃勃生机之意,莲花反复缠绕,喻意“连绵不断”。此兔儿爷通体色彩艳丽明快,造型别致,表现了人们世代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9

泥制兔儿爷



清晚期。兔儿爷又称“彩兔”,基本都是泥塑彩绘而成。此兔儿爷以文官形象出现,头戴官帽,身着官服,手持捣药杵,一手托住官带,侧身骑在梅花鹿上,神情憨态可掬。兔儿爷端坐在梅花鹿上,因“鹿”与“禄”谐音,借指“俸禄”,进而引申为官职,表达了人们期盼官运亨通的意愿。

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拜月神的活动。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

10

泥制兔儿爷



清晚期,兔儿爷两耳高耸,三瓣嘴紧闭,身着红色官服,手持捣药杵,面容憨态可掬,端坐台上。整个兔儿爷表情乖张,造型别致,色彩明亮。为弥补座位纹样的单调,艺匠着眼于用色,在浓艳色彩渲染下,拟人化的兔儿爷更加神采奕奕。

兔儿爷作为一种节令性的泥塑玩具,是儿童们拜月的“月神”象征。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清代的兔儿爷一般将其人性化,注重五官的神情和衣着的华丽,庄重中带有稚气,活泼可爱。


11

泥制兔儿爷




清晚期,兔儿爷长耳朵,三瓣嘴,身着华丽的衣服,显得雍容华贵。此兔儿爷端坐于城墙之上,侧翼有一骆驼,大有君临天下的感觉。


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泥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拜月神的活动。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清宫中的兔儿爷也是从宫外购买的,这些彩绘泥塑兔儿爷造型不拘一格,但三瓣嘴、长耳朵的特征最为普遍。


12

泥制兔儿爷



清晚期,此兔儿爷大眼睛,三瓣嘴紧闭,头戴缨盔,上插两根兔耳,身着盔甲,外罩红色披风,手持捣药杵,端坐于太师椅上,座下为莲花,整个玩具造型威风凛凛,颇有将军气势。这种以武将为造型的兔儿爷很受男孩子的喜爱。


13

黄袍戴蛐蛐罩武丑泥人


清晚期,此件泥塑戏人表情滑稽,身穿花箭衣,系绿色腰巾,头戴鬃帽。此类鬃帽也叫“蛐蛐罩”,其形状下圆上尖,与虫具“蛐蛐罩”类似,故名。清代戏曲泥人多出自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之作,制作工艺上均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为“粗货”,一类为“细货”。“细货”多取材于戏曲人物形象,并用手工捏塑而成,故又称“手捏戏文”。其制作方法运用揉、搓、捏、拍、压、彩绘、打蜡等手法,创造出极为生动的形象。此件戏曲人物,造型单纯粗放,色彩鲜艳明快,用笔信手随意,拙中有巧,生动传神。


此件泥人物背上贴有纸签,上书“英雄会”三字,应是《英雄会》戏曲中的武丑。


14

绿褶子戴桥梁巾花脸泥人


清晚期,此件泥塑戏人源于京剧《群仙阵》中的人物造型,是京剧中铜锤花脸的扮相之一。身穿绿地花卉戏装,头带官帽,形态逼真,表情丰富,色彩鲜艳,泥塑手法细腻。这件戏曲泥人曾是当年宫廷为小皇帝准备的玩具,小皇帝通过把玩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知识。


15

执双锤花脸泥人




清晚期,此泥塑戏人出自京剧剧目《草桥关》,又名《广陵会》。戏曲表现了隋炀帝杨广为消灭各路英雄,以比武夺魁的方式将他们骗来,而在场内暗设火炮伏兵。李世民、罗成、程咬金、秦琼等众英雄最终识破阴谋,力战突出重围。


此泥人身着京剧中的铜锤花脸的代表装束,除黑色紧身衣外,再加上手中紧握的双锤,将人物的豪爽性格、行侠仗义、彪悍威猛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16


清晚期,此泥塑戏人红脸凤眼,美髯及胸,手持红马鞭,着黄绿蟒袍,威风凛凛。从服装和动作来看,类似于《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泥人整体构造比例协调,颜色搭配合理,人物表情生动自然,意趣横生。


17

翻顶机械人



19世纪,法国制造,机械人玩偶一身武丑打扮,站立在台子上,左右手各支撑在一把椅子上。武丑身下的长方形台子内放置着伴奏音乐的机械装置和控制武丑表演动作的机械装置。上弦后,音乐响起,在乐声中,武丑先反复举几次右手,然后双手扶着椅子,两腿并拢向后摆动,身体逐渐上移腾空,直到和地面平行后,身体暂停不动。这时,武丑重复表演右手撒开、再扶的动作。最后,武丑双手扶椅,身体下移,渐渐恢复原位,同时乐声停止。


机械人玩偶是从西洋传入的一种玩具,它是利用和钟表相同的机械原理,操纵、控制人偶的活动,使其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真人的动作。清宫中收藏了一定数量的机械人玩偶,其中有的是宫中供职的西洋传教士为皇帝制作,有的是粤海关通过贸易购买,还有外国进贡的。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西洋某国曾进贡18个机械人玩偶,能演整部《西厢记》,张生、莺莺、红娘、惠明等人偶能“自行开箱加衣,揖让进退,俨然如生”。演完一出,人物“自脱衣卧箱中”,临出场时还可自动起立。 


图文 | 源于网络

编辑 | 渔公子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蓝字直达:

必看丨古代奇诗八首,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啊,佩服佩服!

必看|古人的书信,书法用语都那么美

必看丨敦煌壁画里神秘花树,有着其特殊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