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乌克兰设计局确认全球最大运输机安-225将由中国生产

“看见中国弄出来运20了,想想捂着安225会越来越掉价了,不如卖了换点钱钱。”很多网友都是抱着这个心态来看待乌克兰出售安225的,不过终于有了最新消息。。

不过合作的这个中国空域集团那不是个搞机场建设的吗?怎么能造飞机呢?其中的故事,我们不懂。具体步骤应该是这样, 第一阶段是在中国境内组装一架 现在框架已经好了,第二阶段是转让生产许可。

8月30日,,按照协议内容后者将向前者提供安-225运输机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完整技术资料和生产授权。同时,中国空域产业集团还宣布将在四川省泸州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建立安-225的生产基地。

图注:安多诺夫集团官网

对于这则交易,空域集团十分乐观。该集团总裁张友生表示,安-225的生产基地将成为在规模、配套设施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球顶尖水平的综合基地和世界级的超大型运输机制造商,而该集团西南国际航空物流筹建指挥部指挥长潘校军则声称最快在2019年6月前首架由中国生产的安-225即可完成建造,而空域集团的生产基地建造的安-225将主要满足空域集团自身航空运输业务的需求,但也可能对其他用户销售。

由于在此之前曾经国内已经发生过多次以引进航空产业为名骗取资金和地产的“挂羊头卖狗肉”事件发生,因此此次引进安-225的消息很快便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普遍认为,这笔交易的疑点非常多——首先,,前者是一家没有任何飞机设计生产经验的民营公司,;其次,协议中指出安-225的生产将在四川省泸州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进行,但这两个城市都没有任何的航空工业基础;第三,按照协议内容首架中国制造的安-225将在2019年上半年下线,但在短短两年多内能将安-225的资料完全消化都是个问题,更遑论进行生产;第四,。据此,很多人判断这则消息不过又是一次“狼来了”。

然而不到一天,,正式证实了与中方签署协议转让安-225相关技术和生产授权的传闻。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局提到的合作方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而非新闻中的中国空域产业集团。,又将合作方更正为中国空域集团。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

,,中国仍然从这笔交易中获益不浅。若中国能够获得完整的安-225的技术资料,这对于中国研发超重型运输机将有着显而易见的重要价值。目前中国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的最大吨位飞机为最大起飞重量200吨级的运-20,这个吨位甚至还达不到安-225的最大载重量。虽然从目前的军民用运输领域普遍情况来看,基本上不存在必须由最大起飞重量600吨级别运输机承担的运输任务,同时安-225由于过于庞大的体积对于起降机场要求较高,但安-225的相关技术可以用于400吨级运输机的研发。安-225的设计基于安-124,后者正是一款最大起飞重量405吨的重型运输机。如果中国航空工业能够以安-225的相关技术特别是D-18T发动机(该发动机同时也是安-124的动力装置)为基础设计一款类似安-124的重型运输机,那么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具备400吨级运输机生产能力的国家之一,困扰中国空军多年的空运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也将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6月2日中航工业大飞机办主任朱谦在接受国内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不但已经完成了200吨级大型运输机的研发并开始生产,而且将推动最高600吨级的运输机的研发进程。单从这则消息传出时中国航空工业整体的技术水准来看,这则消息多少有点“说大话”的意味。然而如果将这则消息与安-225生产权转让的消息结合起来,便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迄今为止,安-225是唯一一款起飞重量达到600吨级的运输机,中国如果要生产同级别的运输机或者直接引进安-225的相关技术,或者以目前的技术基础按吨位逐级向上递进。很显然,后者虽然更能够积累设计经验和锻炼生产能力,但对于目前急需重型运输机的中国空军而言前者显然更具吸引力。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空域集团确实打算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首架安-225的生产,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从乌克兰直接引进机体、并与本土生产基地制造的其他部分拼接后完成整机生产——目前安-225未完成建造的二号机机体仍然在乌克兰境内等候处理,。预计在续建安-225二号机的过程中,中方将能够积累一部分重型运输机的设计建造经验,这将为中国自行研发重型运输机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