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晨读,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晨读内容】

02.0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导读学者】

欧阳祯人: 武漢大學國學院 教授

石立善 :上海師範大學哲學院 教授

邹 峻:國家開放大學 副教授

 

【义工老师】

轮值理事:崔茂新

晨读主持人: 丁跃伟

内容分享义工:丁宁、丁跃伟、王孟韩、王莉、文静、刘翠媛、任殷 、江骏芳、杜英、柳慧、崔圣、黄龙、楼一家


【吟诵老师】

柳慧、张辉玲、朱立新、梁艳

子曰^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 思无邪

注:^入声字短读;*关键字重读;~强调或语气长读。


【晨读笔记】

丁跃伟:

【論語晨讀】第630天

孔曆二千五百六十七年 夏曆 丙申年八月初七 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欧阳祯人:

崔老师、石老师、邹老师,各位同道,大家早上好!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如何理解这段文字?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把这段文字置放在《学而》与《为政》之间去理解。《学而》讲的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放在第二章),《为政》讲的是“为政以德”,其实是从各个角度来讲“德”。我昨天已经特别强调,“德”字的理解,是离不开“天”的。那“天”是什么呢?是博厚、高明、悠久,是圣洁的“天”。正是因为有了“天”的背景,所以,。这就是“於穆不已”、“昭昭于天”、“於辑熙敬止”。“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这正是“明德”,就是日与月的“德”,就是日与月周流六虚的无私不覆,就是虚灵不昧的“思无邪”。就是天道与人道的融汇,那就是“诚”。

“德”字是一个会意字。原始意思是竖着眼睛向天看(悳,向上竖起来的眼睛,指明了看的方向)。也就是与“天”的沟通(诚之者,人之道也)。所以,像《学而》篇的“君子务本”一样,这里的“思无邪”,在《为政》一篇中,具有纲领性的地位。它是说,为政者要做到“为政以德”,就必须要经过《诗》的学习、熏陶,完成诗歌意境、情感、境界的净化。并且以此养成纯洁、淳朴,温柔敦厚、保合太和的诗情画意。他的精神世界,就像一首诗歌一样,空蒙、杳远而美丽,炽烈、热情而蕴藉。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发乎情,而止乎礼。那就是“思无邪”。

道德的“德”,一开始写成“悳”。这个“悳”,是直面天空的形而上者,但是后来中国的先民给这个字加上了一个“彳”,这就是半边路,或者是人行走的小腿。这就是形而下者,是生活的存在。这个左右结构的字,其实与上下结构的、从身从心的“仁”(见郭店楚墓竹简)字完全相通。都是离不开“天”的。这个仁字,在孔子那里,不仅仅是人格修养、人性修养的最核心的概念,而且也是管理国家的领导者最核心的品德,这就是“德”。

“思无邪”章表面上是论述《诗》的内容,但是,。孔子这么要求统治者,是有他的依据的。语出《尚书·商书·泰誓》:“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孟子》的“仁政”思想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那就是苍茫的大地上,一首遥远的、来洪荒年代的牧歌。美丽凄艳,空灵纯粹,像天边的晚霞,像山巅的归鸿,可望而不可即。她像清晨天边的太白星,每当茫茫的黑夜过去,真正首先跃入我们眼帘的,。

所以“思无邪”章,就是对“为政以德”章的诠释。、。非常的飘逸,非常的高远,但是,也非常沉重,非常令人沮丧。因为,。数千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读懂孔子。孔子在中国,始终没有找到他思想的故乡。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给人生存的力量、前进的动力和前赴后继的无尽追寻。

《诗大序》曰:“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深得孔子思想之精髓。

但是,孔子的“思无邪”,又确乎是在论述《诗》。孔夫子拿《诗三百》说事,当然也就间接地反映了他老人家对《诗三百》的态度。通过这一章,我们看到孔子精通诗歌艺术的审美,他对《诗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赞不绝口,已经无以复加了。《论语》中有十多次讨论到、提到了《诗》。每一次都是正面的肯定态度。与后来的程朱理学,包括朱熹、王阳明的态度都是不同的。

程朱理学、朱熹、王阳明,在专制体制下有两个严重紧张,一是皇权,二是先秦时期孔孟的精神世界。

有人经常拿下面的两章为例,说孔子是否定《诗经》中“郑、卫之风”的。其实他们错了。因为,孔子极其精通音乐。声、音、乐,是三个不同层级的概念。其中,只有“乐”当中才有“诗”(三位一体),至少,这两段文字,与《诗经》没有直接的关系。《礼记·乐记》中多有细密论述,此不赘。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

但是,这两章告诉了我们,孔子为什么提出“兴于《诗》”的原因。那就是学习《诗》以后,不仅仅可以兴、观、群、怨,多识于草兽鸟木之情,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治“巧言令色,鲜矣仁”之病。这就是“不学《诗》无以言”的确解,更是“思无邪”的确解。

可惜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孔子的理解往往是浮浅的。


崔圣:

解得深刻啊[强][强]


欧阳祯人:

我的意思是,孔子与后来历代理学家、心学家不同,孔子认为《诗三百》全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情感的自然表达,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所以是我们进德修业、培养性情、打造人格、成就价值、创造功德的第一课。这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确解。

为什么呢?因为《诗三百》醇厚自然,清丽纯洁,温柔敦厚,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语言的精妙绝伦,音韵的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情感的“发乎情而止乎礼”,艺术形象的纯任天然,在孔子看来,在在都是绝妙的“学习”教材!

由此一来,我们就看到,中国诗歌为什么超级喜欢音韵、平仄、对仗的原因。孔子是中国诗歌历史上的第一伟人。因为孔子把《诗》学引向了心性、性情之学,引向了《周易》和群经,当然,在这一章里,,。可惜现在的他们完全不知道。


丁跃伟:

@歐陽禎人 以经解经 旁征博引 令人钦敬


欧阳祯人:

今天就讲到这里,恭请各位老师指正。下面转帖三首《诗》分享一下吧。三千年前的诗歌,现在读来依然美妙动人,实在太神奇了: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李伟东:

《诗经》,心性开发之道。


石立善:

是的,欧阳教授注重讲了此章的大意。还有点时间,我从古典阅读和理解的角度,讲几句。“思无邪“,本是是《诗经 鲁颂 駉》篇的语句,该诗是赞美鲁僖公牧馬的盛况。夫子用“思无邪“概括《诗经》全体的精神,属于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古代已经存在的一种修辞方式。《左传》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从《诗经》等经典中取其所需,进行独自的解释和引申。


李伟东:

悳,心直行正为德。心,真如本心,天道人道,真理实相。


石立善:

原诗为“思无邪,思马斯徂”,是描述鲁僖公牧马时,思虑集中在伯禽之法,专心致志,没有邪意杂念

夫子在这里,借用“思无邪一句,指出三百篇的头脑

指出《诗经》的功用,在于劝善、惩恶,使每个人都能得其情性之正

《诗经》是贵族的作品,阅读和理解这部经典是当时贵族的必修的功课,也是必备的修养

因此,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让高级贵族中的——为政者治国精神归于正


刘国庆:

无邪,有两种理解。一种把邪理解为不正,无邪就是回归于正。一种是把邪理解为虚,无邪就是归于真情实感。这两种理解截然相反。前者强调理念对情感的规范作用,后者强调人要忠实于自己的情感

但前一种理解却面临一个困难。原因是诗经中表达的情感,在当时肯定是被公认的可以传唱的感情,可在后代缺被认为是淫邪之情。最突出的是《鄘风》中的名篇《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从我们现代人来看,我们理解这在当时的社会下,是真诚美好的生活感情。可在孔子以后生活在父权制家庭的人看来,同时思念与三位不同的美女欢爱却是大逆不道的,《桑中》的存在,让后儒绞尽脑汁去解释。


柴俊: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这段话接在“为政以德”后面,看似有点不搭。

其实,儒学最重视人道,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儒学的种种礼就是从人与人相处的这些根本关系出发,逐渐扩展形成的规范,也就是儒家的五伦:由父子间的孝道发展出对领导的忠,从兄弟间的悌道发展出对朋友的信,中间还要根据夫妻间的相处之道,也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关系,来控制人与人之间适当的距离,这就是“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这五伦的组合,大概就是这为政的“德”了吧。而这五伦的“德”如何表现,这内容就要通过《诗》来表现了。

诗经三百零五篇,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描写,也有痴男怨女的真情流露;既有对忠臣和君子的赞扬,也有《硕鼠》这样对的讽刺;既有《岂曰无衣》这样慷慨激昂的战歌,也有《采薇》这样征夫怀念家乡的感叹。三百零五篇的诗经,基本包含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感情。如何正确解读这些感情?

所以,三百零五篇的诗经,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包含其大意,自然是“思无邪”,用正直的思想来解读。要是再加一句,那应该是就是“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思无邪”的德为中心,分析诗经所描述的种种感情,因此而完善礼制的各个方面。

举例来说,诗经开篇第一首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优美的诗句如果用一句话来归纳其本意,。(关雎一般认为是古人在婚礼上唱的诗歌。雎鸠相传是情意专一、相伴生死的鸟)

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对读者来说,诗歌比文章更容易记,所以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在翻译时一定要求经文适合唱出来。《论语》有了诗经来帮助描写感情细节,就可以让学生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主旨上了。

大概这就是论语将“诗三百”列在“为政以德”后面的原因吧。


何艳珊:

@歐陽禎人 纠正一下,孔子尽管极其懂音乐,但极懂音乐的推不出不否定“郑卫之音”的结论,因为孔子认为郑卫之音是靡靡之乐、亡国之音。


石立善:

诗可以赞美,可以讽刺,对于为政者而言,是一种警戒和约束,、理念应当做到纯诚无邪 


欧阳祯人:

@何艳珊 谢谢您的指教。太好了。不过,我是说,孔子并没有否定国风里面诗作。再次感谢。


石立善:

今天就讲到这里,学校有事,先告辞了,明早见!


刘国庆:

按照后一种理解,似乎和我们现在现在欣赏的诗经一致。诗经三百零五篇,每一篇都充满真情实感。正因为其真实,孔子才认为诗“可以观”,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

哪怕是诗经与孔子自己的想法不尽一致,儒门则一样细心保存,使之流传至今。比如, 《论语 卫灵公》中教育弟子们不要去学稼穑,而要去当官:“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可是《伐檀》却在说不种庄稼不能吃饭: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孔子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孔子对学生们的教导,更重要的是孔子保存下来了我们民族最伟大的几部经典,《诗》、《书》、《易》、《春秋》。这几部伟大的著作,是我们先民在孔子生前上千年真实生活中,所思所为所感的忠实记录,其丰富和深刻,一直涵育着华族成员。这几部经典中的内容,不论与孔子本人的思想情感是否冲突,孔子都把他们忠实地传下来,作为儒门内部必须学习的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儒学内部才有可民族之根,保留了多种不同的成分甚至互相对立的成分,因其多样化,才保持了儒学对各种不同环境的适应力,也才历两千年而仍具有生命力。每到危急时刻,儒学自然会回溯源头,找到自己的根,从中汲取养分,满血复活,再度出发。

儒学的根在哪里?

论语《阳货》中有一段,专门要求学生们学诗。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认为诗与为政直接相关。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要依赖于诗。因此,学诗是未来从政者必要的修养,因为诗歌中体现了人民的心声,学诗,就是对民众情感的接近和接受,这比我们当代对诗歌的理解要广泛。

理解了民众的情感,与民同情,,能够为民兴利除害。应该说,。

从孔子看来,儒学的根就在民间,就在老百姓日常歌咏之中,在社会生活(不是自然,不是天)若涵育的情感之中,在诗中(可不是在诗经中)。

从孔子对诗的重视、呵护、整理、传播,可以找到民间儒学的路了。


李伟东:

儒学之根,在天地间。


刘国庆:

在民间,在社会生活中。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李伟东:

天地间,无非是大自然人间人伦。


刘国庆:

嗯。人间人伦,并不是天地所生,而是无穷普通人的创造和选择。天地仅仅是基础、材料、环境


李伟东:

天地人三才,缺一不可。


刘国庆:

从行动角度说,个人并不直接面对天地,而是先结成社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面对天地的。


李耐儒:

@刘国庆 儒学的根在民间,这话说得好。郭院长齐勇教授,多次强调过这一点

@刘国庆 日前陈来教授在上海也讲,儒学的根其实都没断,在民间她以潜隐的方式在场。


刘国庆:

@李耐儒 是。看来这一点还是有一定共识。


李耐儒:

欧阳老师关于德字的解释我做点字源说明,德字原初的本义是用眼睛检验筑路是否平直之表意。[害羞]


李伟东:

官下班后就是民,民上班后就是“官”


刘国庆: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德:正道之在人心


李耐儒:

眼睛上面向上的一竖,用作准星。


刘国庆:

@李耐儒 谢谢


欧阳祯人:

@李耐儒  您说得对。应该没有区别或矛盾。但是,汉字的起源及发展,历史极其漫长,我们在一个小时之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而且经典训诂的原则是,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在孔门之中,德字的理解,必须要有天的背景,这是学术界的公论。这与您的补充是不矛盾的。谢谢!


赵逸之:

@李耐儒 从字源入手解字、解经是正途。否则,失去根本漫天发挥,无以得道。[强][强]

@歐陽禎人 说得好[强]

直心而行,是德也。


刘国庆:

德=依道而行。心依于道而已。


李耐儒:

@歐陽禎人 没错。天,可做人道之准星[玫瑰]


欧阳祯人:

孔门讲明德,明明德,这是事实。而且,新近出土的简帛文献资料显示,明德之明的明字,是上下结构,上明下示。是日月崇拜的字。汉字的历史非常长,它的起源非常重要。我本人过去也是中文系78级的学生,当然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经典解读也有特殊性,我的原则是公认的: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知人论世,才是正道。谢谢!


刘国庆:

不赞成把天道和人道混在一起。人道依历史而演进。天道不然。


李耐儒:

@歐陽禎人 没错。天,可做人道之准星[玫瑰]


欧阳祯人:

孔门讲明德,明明德,这是事实。而且,新近出土的简帛文献资料显示,明德之明的明字,是上下结构,上明下示。是日月崇拜的字。汉字的历史非常长,它的起源非常重要。我本人过去也是中文系78级的学生,当然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经典解读也有特殊性,我的原则是公认的: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知人论世,才是正道。谢谢!


赵逸之:

为政,就是为正。就是返心归于正途,就有道而正。、治理国家等等。


欧阳祯人:

@李耐儒 @赵逸之 @郭宽润 各位指教得极是。但是,汉字的内涵与外延,是以历史文献以及经典为载体的。离开了文献与经典的思想,汉字失去了依凭。我们是不能仅仅只谈汉字的起源的(虽然这非常重要,也是基本的工夫)。再次感谢各位老师。


李耐儒:

@歐陽禎人 不过欧阳老师,我提点不同的看法。[呲牙]小学工夫也应该提倡大家学习,文字音韵训诂,这是解经的基础。儒学的研究传播,除了哲学家的任务之外,文学,史学,考古都参与,岂不更有趣?[呲牙]

这不是跟您抬杠[调皮][调皮]千万别误会。


汤兆宁

“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相遇相当之义。(洪颐煊《读书丛录》:“值本作直。:“凡彼此相遇相当曰值…古字例以直为值。”)字形本意为“心、行之所值”,是关于人们的心境、行为与什么水平或什么状态相当的判断。说某人具有某德就是说某人在某一评价空间中到达哪里或站在哪里,说某德(如清德、和德、上德、下德)什么样就是说到达相应位点的行动者的行为表现会是什么样。德字甲骨文作徝(从彳从直),金文作惪(从心从直)或德(从心从彳从直),字形的演变寓示人们在进行评价时的侧重点的不同,最终写定的“德”字,“心”“彳”构件完整,似乎正寓示着一种综合与折衷。(见广西师大社《老子感悟》)

甲骨文和金文字不一样,不过象形文字取象,意思其实差不多。


李耐儒:

@汤兆宁 古字无心


汤兆宁

用眼睛看着路,代表一定要走正路吧,意思差不多啊!眼睛看到别的地方去了,没看着路,不就走歪了


欧阳祯人:

大家都说得极是。我没有不同意见。小学工夫是基础的工夫,真正是必须的!


刘国庆:

直道 能理解为创造价值之道?达到目的之道吗?


汤兆宁

@歐陽禎人 老师幸苦啦,今天讲解很棒

@刘国庆 刘老师呀,您老用商业目光看德教

不过您说的也对的,呵呵,偶感觉是的,走正道的有德并有仁,可以为社会贡献力量创造价值。


刘国庆:

“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相遇相当之义。(洪颐煊《读书丛录》:“值本作直。:“凡彼此相遇相当曰值…古字例以直为值。”)字形本意为“心、行之所值”

@汤兆宁 (上海分群志愿者) 因为我要让儒学生活在商业时代呀。

究竟是 目 还是 直?不同的

用眼睛看着路,估计一定会有看路是不是能够达到目标的意思。


汤兆宁:

我觉得,直字是十字加目,十字可能是道路,下面是眼睛,所以眼睛看着十字(道路),就是直,是走正道


刘国庆:

那个十字,应该是目上的准星==目标。

@李耐儒 眼睛上面向上的一竖,用作准星。这个准星是不是目标?


汤兆宁:

目标有好有坏,我觉得不能解释为目标


馬震宇:

道者德也 德者道也;

德是共识,这种共识来源于对于道的感受、感悟;

这种共识是社会的基础;

所以德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

这种共识是有社会基础的,不同的社会形成不同的共识,这样所呈现的“德”就有“差异”了,但源于“道”;

礼乐诗教比干巴巴的宣扬“德”容易达成共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嘛。


李耐儒:

@刘国庆 [呲牙][呲牙][呲牙]有趣。行得正也,从彳,直声。一曰直行为德,会意。金文:相心为德,得于心而形于外。小篆:德,作渐升之意,升须内得于心,外现于形,须平实不欺。


李耐儒:

德字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解释。供取舍。[调皮]


李伟东:

无道无德,

无心无德,

无行无德。

@赵逸之 直心而行,是德也。[强]

德,可积也。

道,不增不减。


張弛弘弢:

辨【邪】——

《詩》定押韻,“邪”古當讀“徐”, 與下句“徂”同押葉韻。

漢人引用亦多作“其虛其徐”,古“邪”、“徐”通用。

又: “志無虛邪”(《管子》)二字雙聲合用。 “虛,虛徐也。”(《詩傳》) “虛”、“徐”二字一意。

出來了[微笑]——

邪——>徐——>虛 , “無邪” 即無虛,實也,真也,真實也。 換言之,詩三百中,沒有假大空的東西,都是對客觀事物的真情表達。 

@馬震宇 德,是道的核心子集。


——<参考资料>——

资料编纂【論語滙】志愿者 

【论语集注】 詩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舉大數也。蔽,猶蓋也。「思無邪」,魯頌駉篇之辭。凡詩之言,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其用歸於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發,求其直指全體,則未有若此之明且盡者。故夫子言詩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盡蓋其義,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程子曰:「『思無邪』者,誠也。」范氏曰:「學者必務知要,知要則能守約,守約則足以盡博矣。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论语注疏】 子曰:「《詩》三百,孔曰:「篇之大數。」一言以蔽之,包曰:「蔽,猶當也。」曰:『思無邪。』包曰:「歸於正。」【疏】「子曰」至「無邪」。[表情]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詩》三百」者,言《詩》篇之大數也。「一言以蔽之」者,蔽,猶當也。古者謂一句為一言。《詩》雖有三百篇之多,可舉一句當盡其理也。「曰:『思無邪』」者,此《詩》之一言,《魯頌·駉篇》文也。《詩》之為體,論功頌德,止僻防邪,大抵皆歸於正,故此一句可以當之也。o注「孔曰:篇之大數」。o正義曰:案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


【论语正义】 子曰:“《詩》三百,孔曰:“篇之大数。”一言以蔽之,包曰:“蔽,犹当也。”曰:‘思無邪。’包曰:“归於正。”

o正義曰:《史記 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於禮義,上採契、後稷,中述舜、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又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至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據此,則三百五篇,夫子所刪定也。“禮義”即“禮儀”,亦即謂“禮樂”也。詩皆入樂,故可弦歌。夫子屢言“詩三百”,一見《禮運》,兩見《論語》。皆綜大數以爲教也。《漢書 藝文志》云:“古有採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攷正也。孔子純取周詩,上採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誦不獨在竹帛故也。”班志此文以三百五篇,爲孔子所取,與《世家》合。其三百五篇之外,單章零句,有可述者,儒者肆業,雖不妨及之,要無異於弦歌之用,故不數之也。

  “一言”者,《詩 關雎疏》云:“句則古者謂之爲言。”引此文謂以“思無邪”,一句爲一言也。又引《左傳》:“臣之業在楊之水卒章至四言”,趙簡子稱子大叔遺我以九言,皆以一句爲一言也。案:《春秋繁露 楚莊王篇》:“介以一言曰,王者必改制。”亦一證。

  “思無邪”者,《魯頌 駉篇》文。《說文》:“恖,容也。”言心有所念,能容之也。顧氏鎮《虞東學詩》云:“詩者,思也。發慮在心而形之於言。以擄其懷抱。擊於作詩之人而不擊於讀詩之人。”又曰:“《論語》之言,詩獨詳,曰誦,曰學,曰爲,皆主於誦詩者也。”今直曰“詩三百”,是論詩,非論讀詩也。蓋當巡守採詩,兼陳美刺,而時欲之貞淫見焉。及其比音入樂,誦自瞽矇,而後王之法戒昭焉,故俗詩淳漓,詞有正變,而原夫作者之初,則發於感發懲創之苦心,故曰“思無邪”也。

  o注:“篇之大數”。

  o正義曰:今《詩》存三百五篇。合笙詩六爲三百十一篇。此言“三百”,是舉大數。

  o注:“蔽,犹当也。”

  o正義曰:鄭注云:“蔽,塞也。”塞,當,義同。《廣雅 釋詁》:“蔽,障也。”

  o注:“歸於正。”

  o正義曰:《賈子 道術》:“方直不曲謂之正,反正爲邪。”《毛詩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又云“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又云:“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禮樂記》:“師乙曰:‘寬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清廉而讓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溫良而能斷者,宜歌《齊》。’” 《荀子 大略篇》:“國風之好色也,《傳》曰:‘盈其欲而不衍其止,其誠可比於金石,其聲可內於宗廟。’《小雅》不止於汙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聲有哀焉。”《史記 屈賈列傳》:“國風好色而淫,小雅怨誹而不亂。” 皆言詩歸於正也。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論語滙】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