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足迹》11.从南诏到大理

11.从南诏到大理

云南的地形,和贵州相似,到处是山,没什么平地。但有两个大湖,一个是滇池,一个是洱海,人类都是逐水而居的,在这两个大湖的边上,先后出现过两个古国,一个是滇国,一个是大理。

滇国的建立,和楚国有关。战国的时候,楚国想把西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就派了一员大将庄硚去征讨。庄硚沿着沅水而上,先打败且兰国(贵州福泉),后征服夜郎,一直打到滇池附近。谁知道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秦国攻占了巴郡、蜀郡,还有楚国的黔中郡(今湖南沅陵一带,沅江在其境内),这下可坏了事,庄硚回不云了。

庄硚回不了楚国,就干脆入乡随俗,学当地人的话,穿当地人的衣服,在滇池附近建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滇国。

几十年后,秦国统一了中国,秦始皇派兵攻打滇国,滇国投降。秦国修了一条道路从蜀郡直通滇池,路宽五尺,所以称五尺道。可是没多久,秦国就完了,滇国又独立称王。一直到汉武帝(又是汉武帝,从南到北开疆拓土都有他的身影)出现,滇国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汉武帝想打通到印度的通道,拓宽了五尺道,先灭了劳浸、靡莫两国,然后到了滇国。滇国主动投降。和夜郎一样,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郡县,但仍保留着滇王的称号,让他继续统治自己的臣民。这种封王不过是权宜之计,时间一长,,大量的汉人进来同化,慢慢的,滇国也就消失了,成了汉朝的一个郡县。

三国的时候,蜀汉刚刚被东吴打败,丢了荆州,,诸葛亮为了解决后顾之忧,亲自领兵南征。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泸水就是金沙江,不是现在怒江边上的那个泸水市,宋朝的时候这段水里产金沙,所以改叫金沙江。金水江是长江的上游,古人曾一度认为,岷江是长江的上游,金少江是长江的支流,明代徐霞客考察后才确定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孟获的老家就在滇池一带,这时滇国已经不存在了,整个云南各部都尊孟获为老大。诸葛亮率兵一直打到滇池(现昆明附近),平定了南中四郡(包含云贵)。对中原人来说,这里很落后,道路不通,不文明,没开发,山川阻隔,瘴气丛生,所以说是不毛之地。

滇国最早虽然是楚国人建立的,但主体民族还是西南地区的百濮。百濮里后来出现了一个族群,叫昆明。昆明人最早生活在洱海附近,唐宋时期,乌蛮、白蛮兴起,先后在洱海一带建立了南诏国、大理国,昆明人的老家被占了,只好迁移到滇池一带。元朝灭了大理,在滇池附近设置“昆明千户所”,昆明就变成了一个地名。昆明,或者说滇池,最早是云南的中心,从唐朝开始,云南的中心就转到了大理一带,直到元朝时才又回归到昆明。

所谓乌蛮,就是彝族人的祖先,白蛮就是白族人的祖先。

三国以后,是魏晋南北朝,中原地区一通乱打,边疆地区趁机独立。到唐初的时候,洱海附近小国林立,其中有六个国家实力较强,称为六诏。这六诏中,有五个诏投靠了吐蕃,只有最南边巍山的一个诏和唐朝亲近,这就是南诏。南诏最终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吞并了另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

统一了洱海地区的是第四代南诏王皮逻阁,他把首都从巍山迁到了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到了第五代南诏王阁逻凤时期,南诏达到历史的鼎盛。

南诏国在唐朝的支持下,逐渐壮大。但它与唐朝的关系,时好时坏。

阁逻凤是跟随父亲参加过吞并五诏的战斗的,分得清利害,在他的心里,并不想反唐。但这事架不住地方官的胡来。有一年,阁逻凤带着老婆女儿去成都拜见益州长史、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路过云南郡(今姚安)的时候,云南郡太守张虔陀是个贪财好色之徒,不仅索要财物,还调戏了阁逻凤的妻女。这下阁逻凤不干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张虔陀,占领了云南郡。

堂堂的边关太守被杀,朝廷什么反映呢?当时唐朝皇帝是李隆基,杨贵妃正得庞,杨国忠掌了权,这些人奏在一起,就一个字:打!

阁逻凤一看,赶紧谢罪请和,并且说,如果不同意求和,他只好投靠吐蕃了。鲜于仲通根本不理,带了六万人,打到了西洱河,兵临太和城,结果万万没想到,六万军队全军覆没。

一直作为唐朝属国的南诏国,这个时候,不得已投靠了吐蕃。

过了三年,著名的大将李宓带领七万人,打到太和城,又是全军覆没,李宓投洱海。这一仗发生在唐朝天宝年间,所以称天宝战争。在这一战中,南诏国带兵的大将军姓段,因为这次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被阁逻凤擢升为清平官(相当于宰相)。这位段姓将军有个六世孙,叫段思平,他后来创建了大理国。

连续两次大败,唐朝还想派兵,可惜碰上了安史之乱,自顾不暇。阁逻凤虽然打了胜仗,心里却并不好受,他在太和城中立了一块“德化碑”,表示叛唐出于不得已。他还对臣属说,后世可能又要归唐,到时候把这碑指给唐朝使者看,好让他们明白我的本心。阁逻凤还收拾唐朝士兵的的尸体,造了“万人塚”,供后人祭拜。

阁逻凤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君王,他知道和吐蕃的联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南诏最终还是要依靠唐朝。果然,他死之后,他的孙子继位(儿子早死),唐朝也从结束了安史之乱,腾出精力对南诏用兵,这一次大破南诏,使南诏和吐蕃损失上十万人。吐蕃很生气,把失败的原因归为南诏,还给南诏的封号降了级,以前是兄弟之国,现在改为臣属之国。不但如此,吐蕃还对南诏进行百般盘剥,收税,征兵。南诏忍无可忍,最终还是归附唐朝,向唐朝纳贡称臣。两国过了一段蜜月期。

但好景不长,南诏发现,经过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唐朝了,于是趁机大肆扩张地盘。先是向北攻占成都,失败,求和。接着向东攻占安南(越南)。攻打安南看似小事,却引发了两个不可逆转的后果:一是唐朝的灭亡,一是安南永远的脱离了中国。

先说第一个结果。

成都离关中近,也是唐王朝的粮仓,有重兵把守,就算从关中派兵过来也很快,南诏想占领几乎不可能。但安南,远在岭南以南,为了平定安南,唐朝不得不招募大量的士兵派往南方,桂林是中土与岭南的连接点,是平定安南的一个重要据点。有一支军队,是从徐州招募来的,就驻守在桂林。这些从徐州招来的士兵,远赴南方,本来是有期限的,三年一换。好不容易过了三年,士兵都盼着回家过年,结果因战事吃紧,桂林守将把期限无限期延长,最后引发了兵变。正是这次兵变,揭开了唐末各种反抗朝庭的序幕,各地的叛乱风起云涌,其中有一支就是黄巢。,唐朝奄奄一息,最后终于寿终正寝。宋代史学家宋祁说过一句话说:“唐亡于黄巢而祸始于桂林!”

至于安南,从秦朝开始,就一直属于中国的版图。南诏攻占安南,,虽然唐朝也一度收复了安南,但紧接着的五代十国,中国进入大乱世,,安南也不例外。然后是宋朝,一开始就是丢掉了燕云十六州,主要精力放在北部防线,无暇南顾。等蒙古人想收复的时候,人家已经独立了几百年,人民都换了好几代,中国在他们眼中成了侵略者了,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就这样,安南永远地脱离了中国,,它也仅仅是作为属国纳贡称臣,中原王朝再也没有将它纳入自己的版图。

经过与唐朝连年的战争,南诏的国力也迅速衰弱。到了末期,南诏为了对付唐朝,连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也征召入伍。由此可见,南诏也到了穷图末路了。

终于,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宰相郑买嗣(汉人)杀了末代南诏王,建立大长和国,南诏国灭。

南诏国灭亡后,仅仅过了五年,唐朝也灭亡了。南诏因唐朝而兴,也因唐朝而亡。

我们知道,以唐朝的强大,要收复南诏并不难,但为什么让它独立存在了一百多年呢?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的主要敌人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到了唐朝,主要就是,还有回鹘,高句丽。这些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唐朝当然不敢调以轻心。但这个时候,西边又兴起了一个吐蕃,让唐朝很是头疼。在中国的历史上,青藏高原一直默默无闻,但在唐朝时突然出现了一位松赞干部,统一了吐蕃各部,吐蕃突然变得十分强大。吐蕃从高原上下来,第一个目标就是抢占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唐帝国通往西域(新疆)的通道,如果河西走廊丢了,西域也保不住。所以唐王朝没有收复南诏,就是想在吐蕃的南方安置一个敌人,以牵制吐蕃。如果唐朝收复了南诏,就会面临和吐蕃两线作战的境地,还要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十分被动。与其这样,倒不如在南方扶持一个地方势力,以牵制吐蕃,自己好专心守护河西走廊。毕竟云南偏远,而河西走廊离长安城近,如果吐蕃占领了河西走廊,不但西域不保,长安也面临危险。

南诏国灭亡后,先后被三个短命小朝庭取代: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基本上都属于部下干掉上级,取而代之,然后又被部下干掉取代,存在的时间都很短。一直到段思平出现,灭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

大理国在段氏的治理下,开始进入正常发展轨道,逐步兴盛起来。

这个时候,中原的宋朝建立了。和南诏不一样,大理一开始就和宋朝结好,一直到灭亡,都没和宋朝翻过脸。南诏国比较强悍,经常和大唐干仗,大理国继承了南诏国的很多东西,但总体给人的感觉很平和。这可能和他们信仰有关,大理国的老皇帝退位,基本都是去庙里当和尚。他们的科举也很有意思,不是普通的读书人应试,而是读书的和尚,称为“释儒”(儒释道里就差道了),官员也基本上从释儒里选拔。

与大理国一同兴起的除了皇家段氏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家族一直在左右着大理的政局:董氏、杨氏、高氏。

段思平死后,他把位子传给了儿子段思英。但他这个儿子荒淫无度,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看不下去了,就说“子不肖,叔来教”,把段思平的儿子废了,让他去当和尚,自己当了大理国皇帝。荒淫无度只是个托词,实际情况是,段思英是想重用他母亲杨氏家族的人,段思良就联合董氏把他赶下台了。段思良在建立大理国的过程中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和董氏关系密切,如果杨氏把政,对他,对董氏都不是好事。从这时开始,大理国皇位的继承由段思平转到了段思良这一支。也因为这个,这两支段氏经常为争夺皇位的事发生摩擦。

段思良这一支传了八代,也出现了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结果也被废掉,奉段思平的玄孙为帝。皇位又回到了段思良这一支。,高氏有拥立之功,从此高氏在大理权顷朝野,压掉了董氏的风头。

另一支杨氏呢,一再被打压,终于铤而走险,。,段氏已无力平叛,请高氏出兵,高氏平叛有功,权力更大;第二次,杨氏杀了段廉义,自立为帝,又是高氏出面,杀了杨氏,拥立一位段家的子孙为帝。从这个时候开始,大理国实际掌握在高氏手中,段氏成了傀儡。过了一段时间,高氏觉得这样还不过瘾,干脆废了段氏自己当皇帝。后来在其他各部族的反对声中,高氏又把皇位还给了段家。

段氏后代为什么那么多出家做和尚的,和这个也有关,一是吓的,担心哪天高氏不高兴就把自己干掉了,二是傀儡皇帝做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当和尚自在。

,在这之后的大理就称为后理时期。后理时期的第一个皇帝是段正淳。段正淳当了十二年的皇帝,就把位子让给了儿子,自己去当和尚了。

段正淳儿子叫段正严。段正严又叫段和誉,就是金庸小说里段誉的原型。

段誉是大理国第16代皇帝,在位长达39年,是大理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当然皇帝是在大理国内叫的,面对宋朝,大理国一直是称臣纳贡,只能称王。尤其在段誉在位的时候,和宋朝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向宋朝献礼献乐,宋徽宗也非常喜欢段誉,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云南节度使、大理王。

段誉二十五岁继位,六十四岁退位,出家为僧,一直活到九十四岁。也就是说,他后来在庙里度过了三十年。退位的原因是看不惯儿子们的内讧。儿子们的内讧是由高氏把控的,高氏内部也分为几个派系,不同的派系扶持他不同的儿子,互相倾轧,骨肉相残。段誉最后看不下云了,禅位为僧。你们斗去吧,我眼不见心不烦。

段誉是大理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无论内政外交,都颇有建树。大理人民对他的评价很高。

段誉的几个儿子在高氏各个派系的支持下明争暗斗,其中有个儿子叫段正兴,在相国(也是高氏)的支持下取胜,坐上了皇位。在位24年,然后又是禅位为僧,把位子让给了儿子段智兴。

段智兴就是金庸小说里的南帝(一灯大师)的原型。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一灯大师是段誉的孙子。

和小说里不一样,段智兴实际上并没有出家,但他酷爱佛学,基本不理朝政,一心钻研在佛学之中。他在位期间修了六十座寺院。大理毕竟是小国,消耗不起。所以在他的手下,大理国开始衰弱。

段智兴是大理国的第十八位皇帝,到了他这里,大理国的国运就开始大头朝下了。等皇位传到了他的孙子手上的时候,蒙古人就来了。

这里有个问题,大理在南宋以南,蒙古人的重点是打南宋,怎么南宋还没打下来,突然想起来了打大理呢?

中国历史上北方攻打南方,无非是三条线:两淮、荆襄、四川。蒙古人也不例外,最早在两淮打了几仗,屡战不利,就撤兵了。于是把重点放在荆襄,襄阳又久攻不下。最后,蒙古人想先打下四川,从四川沿长江而下,侧应荆襄战场,结果四川更难打。四川盆地号称天府之国,但实际上只有成都附近一小块是平原,其他的地方都是丘陵低山,蒙古人的骑兵到了这里,完全发挥不了优势,打了很多年也没打下。于是蒙古人想到了一着,先打大理,从大理包抄南宋。

蒙古人的想法是,如果先打下大理,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南北夹击打下四川,二是可以从大理出兵支援荆襄战场。蒙古人心想,四川难打,我只要拿下大理,利用大理的兵粮,两面夹击,不愁四种拿不下。当然更重要的是荆襄了,就算四川拿不下,如果我占领了大理,就可以从大理进攻荆襄的南部,这样襄阳不就也守不住了吗?这里虽然山重水复,但既然当初楚国人能从荆襄打到滇池,我们当然也可以从滇池打到荆襄。别以为蒙古人没什么文化,就不知道中国的历史,蒙古人一进入中原,身边就少不了一堆汉人献计献策。宋蒙战争的后期,实际上是汉人和汉人打,蒙古人在平原地区所向披靡,到了南方山区和水乡,战斗力极差,,要打下南宋很难。实际上,攻打大理的主意就是忽必烈向蒙哥提的,忽必烈就喜欢用汉人,这主意实际上也是他手下的汉人提的。

但四川还在南宋手里,蒙古人怎么过去呢?只能是绕过去。从哪里绕呢?这次蒙古人创造了一个千里奔袭的奇迹。蒙古人十万铁骑,出萧关,在陇西结集,然后沿着青藏高原的东端,穿过茫茫雪域,跨过横断山脉,进入云贵高原。最后兵分三路,渡过赤水河,对大理进行了包围。与后来的红军过雪山草地不同,当时吐蕃已经投降了蒙古,提供了后勤保障。但即使如此,这一路山高路险,气候严寒,蒙古人同样损失惨重。等打下了大理,十万铁骑已经损失四分之三。

大理段氏长年被高氏操控,实力有限,大理城失守后逃往滇池。一年后,蒙古人在滇池(昆明)活捉了段兴智(段智兴的重孙子),没有杀他,还带他到北方蒙古汗庭,面见蒙哥大汗。蒙哥对段兴智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赐金符,让他回去继续管理云南。包括高氏的很多族人,虽然大战中顽强抵抗,蒙古人也封他们为土司。

蒙古人虽然打下了大理,原有的目标却并没有达成。大理原本就和宋朝的关系很好。当年赵匡胤统一中原的时候,打到赤水河就没有再南进,说南边不属于我的。两国世代友好,感情很深。蒙古人想利用大理攻打南宋,不现实,大理人打心眼里就不愿意。蒙古人对段氏和高氏都采取拉拢怀柔政策,但其他的部族时有反叛,蒙古人又花了五年的时间才把各地的叛乱平息。加上前面攻打大理的两年,前后花了七年,大理这个地方才算消停下来。而且大理离蒙古占领区相隔千里,兵源调动和后勤补及十分困难。虽然最后打荆襄的时候,大理也确实出了点兵,从广西北上湖南,但战斗力极其有限,不但没帮上什么忙,对蒙古人来说还是个累赘。总之,蒙古人先打大理,得不偿失,凭白消耗了不少军力,对南宋不但没有形成牵制,反而获得了喘息之机;云贵高原山陵纵横,也不可能成为蒙古骑兵的进攻基地。

说到这里,大理的历史也就讲完了。

唐朝时,南诏王阁罗凤遣使到长安朝拜唐朝皇帝,皇帝问:“君在何方?”使者遥指南方,说:“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廷之中,“云南”便成为南诏国的代称,开元十六年(728年)唐朝皇帝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在这里设“云南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这个地方的名称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