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桂林医学院用自己的方式支撑临桂新区大建设!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临桂新区的建设,最终目标是要打造一座能够实现桂林人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新桂林城。在很多桂林人眼里,要造一个新桂林,它也必须像老城一样美,且必须美得有深度、有内涵。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社会环境、先进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都是不可或缺的支撑。

近十年,桂林医学院用自己一步步的努力,为新区建设奉献着。


临桂有座“梦中的康桥”

“朋友们,猜猜我在哪里?说对了可以请吃饭哦。”

  “哇,你在上海?”“啥时跑到江苏去了?”“背后的建筑好漂亮,你不是在康桥吧?”

  2016年9月入学的新生小谢在微信上晒出了一组靓丽的照片,让朋友竞猜。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跟着而来的回复超过了几十个。有猜小谢在香港的,有猜小谢在江苏和南京的,甚至还有人以为,小谢去了国外。

  其实,小谢所在的地点正是他所在的大学——桂林医学院临桂校区。“哈哈,不是了,这是我的大学,今后四年我将要一直呆着的地方。怎么样,够美吧?”在赚足了朋友的点赞之后,小谢揭晓了答案。

▲校园一角

  小谢的感受,也正是所有去过桂林医学院临桂校区的人之通感。

  新校区位于临桂致远路。在这里,既有江南风情的亭台楼榭,也有魁奇宏伟的现代建筑,景色秀丽,如诗如画。这是一座现代风格与民族特色相融合,医学特点与人文理念相融合,校园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集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美丽校园。清晨,朝阳轻洒在中心岛的水面上,鱼儿在水中调皮地游弋着,似乎也在尽情地享受着绿篱夹岸的柔美。若是在夕阳西下或旭日东升时凭栏远眺,在那股横过天际金色黄线的指引下,你会从心底里发出会心地微笑……


▲临桂校区水系泊岸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应是最适合表达对新校区感官的诗句。

十年磨一剑的精致答卷

十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瞬间,但足以完成一个美丽的蜕变。

  十年,桂林医学院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走出了一个华丽的蜕变过程。一些节点的事件见证着新校区的建设历程。


2006年

桂林医学院临桂新校区项目启动。


2009年

因桂林市城市规划调整,重新选址于临桂秧塘山水科技园区。


2009年

浙江大学建筑专家组入驻桂林,建设既符合医学院校本色,又集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于一体的大学规划初步确立。


2013年底

一期工程完工。第一批新生入住新校区,“一校多区”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


2015年底

新校区获评桂林市唯一“广西森林校园”。同一时间,数字化的硬件基础环境建设基本完成,智慧校园的基础应用软件三大平台投入使用。


2016年初

临桂新校区教职工住宅建设步伐加快,多个教职工住宅小区的环境得到优化,职工住宅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教职工在临桂新校区的工作、生活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2016年

二期工程完成。由校友蒋仁生捐资5000万元建设的新校区图书馆大楼初具规模,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

  走在今日的校园,你不难感受到,桂林医学院临桂校区正以优雅大方、卓尔不群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临桂校区水系泊岸

  桂林医学院临桂新校区项目是自治区重大推进项目、桂林市重大项目。临桂校区总占地面积802.77亩,计划总投资9.8亿元,工程概算总投资6.7亿元人民币,项目分三期实施。继2013年9月份第一批新生顺利入住,目前已有在校生8000多名。

再通过几年建设,学校将建成一座集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基础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公共卫生、人文社科、研究生、留学生等各二级学院楼、科学实验中心、综合体育馆、运动场、行政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动物中心、学生食堂、花园景观等建筑设施于一体、建筑面积约4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校园。

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的教职工宿舍区的建设,也将于2017年全部完工交付,解除了教职员工的后顾之忧。学校历届领导和新校区建设者们殚精竭虑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和师生的一致认可。

推动新区教育、卫生再上新台阶

《礼记·学记》中写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的是教学唯有实现了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方能达到学术的共识、共享、共进。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为了顺应临桂新区发展的需要,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4年12月成立。它学科专业齐全、医疗技术精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医疗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等为一体。为国家爱婴医院、自治区文明单位。是一家拥有800-1000张床位的高水平现代化医院。通过加强对二附院的全面建设,为临桂乃至整个桂北地区人民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战略布局时,桂林医学院领导便将二附院的建设与新校区并列,并不断从附属医院派出人员支援第二附属医院的建设,希望双方互为支持,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的良好效果。

  第二附属医院成立后,2015年6月,附属医院选派了56名医学、管理专家到第二附属医院工作,其中,博士4人,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23人。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房

  医院设有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并开展了相关专科、专病门诊,涵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药学等相关医学的二级、三级学科。

  医院设备先进,拥有GE的64排128层CT、西门子的3.0T磁共振、飞利浦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以及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纤维支气管镜、能量平台、全自动大型生化分析仪等大型检查、诊断、治疗仪器。近期将安装桂北地区唯一的一台先进的PET/CT设备。正在建立以HIS为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无线查房系统、手术麻醉及重症监护系统、PACS系统和LIS系统等,努力建设数字化医院。

  随着医院建设步伐的加快,新落成的临床医技大楼已投入使用,拥有桂北地区、乃至区内一流的住院环境,其他建筑的改造和建设正在有序、稳步推进。园林式的院区环境,体现了医学特色和人文理念的融合。

  二附院不仅承担着了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也是卓有成效。一批专家、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的研究工作,成绩卓著。临桂临床医学院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也走上了正轨。

  如今的二附院,既是临桂医疗中心,也是医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之一。院内汇聚了大批优秀的高精尖人才。在一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等高学历人员的带领下,为推动桂林教育、卫生事业再上台阶而努力着。

让临桂新区更具备竞争力

  一个地区是否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终实现经济文化大发展,绝非仅依靠大楼大厦,而是各种优质资源综合实力的比拼。其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水平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关乎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桂林医学院新校区和第二附属医院的建设,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在为临桂新区引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准。

  “我们要建看得见的楼,更要建看不见的楼。因为有看不见的楼,所以才建看得见的楼,建了看得见的楼,为看不见的楼服务。”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鲁炜曾说过这样的话。桂林医学院新校区和二附院,就是“看得见的楼”——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而“看不见的楼”,就是使临桂新区的区域竞争力大为提升,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

  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陈丽华曾指出,桂林医学院新校区及第二附属医院建设必将为临桂新区提供更优良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对临桂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招商引资工作乃至整个桂林市的布局优化、功能完善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桂林医学院临桂新校区的建设,不仅仅是桂林医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突破,更是对整个桂林市向西发展战略的巨大支持与推动。


  自治区高校工委副书记孙海潮表示,新校区的建设必将对提升桂林医学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优化配置桂林市乃至全区教育资源产生深远影响。桂林医学院应努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新贡献。

  大鹏展翅腾飞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桂林医学院这只教育的雄鹰,正朝着更伟大的教育梦想,更高的办学目标,展翅腾飞。

  桂林医学院明白,他们的发展离不开美丽的临桂,而临桂新区的历史,也必将由桂林医学院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临桂新区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为新区的发展做出强而有力的内涵支撑!

▼《桂林晚报》11月2日见报版面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