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卫平 : 处于模糊地带的独立思想者



全文共2714字,阅读约需7分钟
 
崔卫平

江苏盐城人,1956年生。1982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84年底起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社科部、基础部任教。1999年任教授。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

著名人文学者、文化和思想批评家、翻译家 、随笔和评论作者、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作为知识分子的崔卫平,当她偶然离开书桌,从“谨慎而完美的日常生活”中转身——满目疮痍,亦是无可回避的良知的召唤。

一个人要想活得真正舒坦,不仅是理顺与他自己的关系,还应该包括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她是一个处于模糊地带的独立思想者。她在报纸和杂志上都开设专栏,也是一名微博活跃分子。她几乎从不放过任何可以展开公共讨论的机会。她在《颐和园》里扮演她自己,一个活跃的知识分子。她看起来也不像个演员。一头短发,没有化妆,《花》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在电影里,女主角要到北京采访几个知识分子。崔卫平再次扮演她自己。每天上午,她固定在狭小而整洁的书房写作。宽敞的客厅用来看投影。
她的声音很尖,像个小女孩。“我的声音和我的思想是不匹配的。”她说。但在郝建的印象中,崔卫平在公开场合总是谈风很劲。他们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她说话很急,也很冲,快人快语。”他说,“你好像能看到她的思想不停地迸出火花。”

她曾多次在文章里提到她思想的起源。那是鲁迅和马克思,那还是一长串外国作家和思想家的名字。但她却很少谈起早年的生活经历。

1969年,崔卫平随父母下放到农村,16岁回到城里。农村的经历仿佛开启了她的智力,学习成绩猛然提高。高中毕业后,她原本可以留城等待分配工作,但她不喜欢进工厂。1974年,当她再次下放时,她带了一套鲁迅杂文集去农村。在鲁迅的世界里,崔卫平渐渐了解到有两种对待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启示的和理性的。“比较起来,理性的方式更适合我。”她写道。
1978年,崔卫平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除了阅读经典文学,她还热衷于研究马克思。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正掀起一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讨论。崔卫平迷上了这个话题。在研究生的食堂饭桌上,她经常一人舌战11个男生。
崔卫平的许多朋友下海了,但她对生意实在没兴趣。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领域中去,写了大量的文学批评。在表面繁荣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精神道德危机。人们为了眼前利益,将长远利益和做人的尊严都抛在脑后。她尤其看重哈维尔提倡的良心。“通过个人内部的觉醒,将个人从一种麻痹、瘫痪状态下解放出来。”她说,“我在他那里找到了道德的力量。”
古代人必须每天穿越横亘在他们面前的那条鸿沟,越过狭窄的家庭领域,。”崔卫平对此深感认同,一个人要想活得真正舒坦,不仅是理顺与他自己的关系,还应该包括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她说,即使你在私人生活中把自己照料得再好,心中仍然有一处是空洞的。。

崔卫平说:,关于这些,说得最好的还是鲁迅,《狂人日记》,那是一种对于弱者毫无愧色的残忍。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下笔才会挥洒自如,思想才能纵横驰骋。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写出有个性的创新作品来;敢发振聩之声。为民请命,因为杂文是勇敢者的艺术。这就是继承鲁迅精神的表现,即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和韧的战斗 。

要多少好东西,才能造就一个人?

回顾“精神成长历程”,崔卫平的记述不多时代的酸楚或荒谬的烙印,多是一个敏感个人的自然自主自由。
懵懂童年。,让崔卫平对“大街上的事”、外部世界,开始感兴趣。1968年父母下放,与长一岁的哥哥独立生活一年,上学、买菜、做饭、洗衣、生火炉、挖防空洞、庆“九大”……,“自豪,感到世界不是疏异的,是可以把握的。”1969年随父母到农村,“大自然的丰富神奇开启了我的感受,周围普通人的聪明让我有了持平的视角——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生活的智者。”
求知若渴的少女。还是与哥哥一起,读马列、黑格尔、鲁迅、托尔斯泰,没有生活忧虑的少女,天寒地冻也要讲哲学,彻夜不眠也要谈真理。还有美,“舞会上的安娜”、“旋转的天鹅绒黑礼服”……
然后是高中、大学、研究生,读书、陷入混沌,再读书、再陷入混沌……自称一直是“灰色人物”的崔卫平,上世纪80年代的精神收获主要是西方现代派文学。艾略特、叶芝、庞德、卡夫卡、加缪……一方面这些名字变得耳熟能详,另一方面,崔卫平注意到战后思想中复杂的视角,“爱与正义的问题、人性恶问题开始有了讨论。”
接下来,“最关键的一年”,1988年。“1988年在我个人的阅读史上是浓重的一笔。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对于我是一个换血的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中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人不论掌握了怎样的时代最强音,他都没有一点比他的其他人类同胞优越的理由,他不应违背最基本的人类良知;比较起种种不同的救世方案、高谈阔论,俄罗斯大地上的积雪、那些泥泞的道路,风雪的夜晚死在街头的人们更为值得关注。”
第一次,“真正把读的东西和我们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第一次开始怀疑“为了革命理想不惜弄脏自己的手”;第一次,从一个世纪前的一本小说里找到了“反思当下境遇的角度”。
这一年,崔卫平32岁,已经当了妈妈。这一年,崔卫平感觉到自己的思想终于着陆,开始了新的生长点。
这之后是哈维尔,。,崔卫平正值个人生活危机之中——她与第一任丈夫的婚姻瓦解,、超出个人视野,重新回到‘世界’中去、站在公共生活中去”的榜样,而且,、。
再然后,就是如今:婚姻生活有了幸福的新开始,事业声望日渐稳健开阔。她,崔卫平,“哪里还有怨言”?

争取自由是莫大的自由,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紧张、焦虑、眼见着转机又消失、再出现……一个有世界意识的人,当然要有历史感。我们的前辈,比如顾准、林昭,他们的受难给我们打开了空间,他们的牺牲给争取自由的人提供了起点。在他们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我无比充实。”

主要写作领域

、电影与文学批评、思想文化评论写作、文学理论、先锋诗歌,以及译介当代中东欧思想文学等。
著有
《带伤的黎明》《看不见的声音》
《我见过美丽的景象》《布拉格精神》
《通往公民社会》《哈维尔文集》
《苹果上的豹--当代女性主义诗歌》
《不死的海子--海子评论集》《积极生活》
《正义之前》《我们时代的叙事》
《思想与乡愁》《迷人的谎言》等书,
还在娄烨导演的影片《颐和园》、《花》出镜。

个人作品

 主要论文
《知识分子和生活》,《读书》1995年4期。
《布拉格精神》,《读书》,1997年10期。
《站在失败者这一边》,《开放时代》,2000年1月号。
《拥有另外一种经验》,《开放时代》,2000年3月号。
《被剥夺者是危险的》,《方法》,1998年3期。
《昆德拉的欣快症和忧郁》,《方法》,1997年3期。
《海子神话》,《文艺争鸣》,1994年12期。
《我是费尔南多·佩索阿》,《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1999年9月。

主要创作
《诗人自选诗》(6首),《关东文学》1988年2期。
《有生命在轻轻呼吸》,《诗刊》1990年2期。
《见证》,《天涯》1996年3期。
《目击或内伤》,《作品》1998年2期。
《闹闹的阅读和写作》,《人民文学》1994年12期。
《闹闹的世界》,《北京文学》2000年2期。

除译著外,另有已经发表的译文:
《给胡萨克的一封信》,《黄河》1998年6期。
《说出真实总有意义》,《黄河》1998年6期。
《未来与良心》,《莽原》1999年3期。
《阿尔法,道德家》,《今日先锋》,2000年第七期。
《对沉默的解剖》,《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1、2期。
《面对极限--集中营里的道德生活》,《漓江》,1998年3期。
《无权者的权力》,《北京文学》,1999年2期。
《赫鲁伯诗四首》,《诗神》,1998年10期。
《安娜·申切斯卡诗二首》《南方周末》1999年1月。
《你是你的般长——寄语十五岁》2000年5月30日

推荐著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积极生活
22.8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我们时代的叙事
3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布拉格精神
52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正义之前
19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迷人的谎言
36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思想与乡愁
29




文案| 苏小半
编辑| 半编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