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因丢手机被母亲暴打致死,母爱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礼物。


前两天,一则惨案上了微博热搜,“一个9岁的男孩被亲生母亲捆绑毒打5个小时,不幸身亡。”


他被用胶带封住了嘴,捆住了腿,他的妈妈拿起木棍,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从晚上6点到夜间11点,整整5个小时,男孩最后被打趴在沙发上,嘴里说了一声:“妈妈,我想喝水”。


她端来了水喂他,结果水从他的嘴里流了出来,洒在衣服上,狠毒女人以为他在装死,于是,又是一顿棍击,打累了,狠毒女人将他抱到了自己的床上,而这时男孩说了一句特别心疼的话,成了他生前的遗言“妈妈,我不想看到你...



最后呢?雪化了,手机找到了……
可是孩子没了,随着雪花一起消失了……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则消息,和糖妈的反应一样,震惊、唏嘘、心疼...


让人心寒的是,糖妈查了资料,这并不是第一起家长因为手机殴打孩子的事件了。几个月前,就有新闻报道:


“安徽的一个妈妈因为儿子不慎弄丢了手机,就不停地又是打又是踹,还不断地说:“如果手机找不到了,就天天把你带到这里打。”


“广西的一个孩子不小心弄坏了爸爸的手机,被爸爸吊在家门口进行惩罚,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传遍了整个村子...”


是什么让手机已然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大的”敌人“


因为手机对孩子施以暴力、因为沉迷于手机导致孩子发生意外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一个男孩溺水身亡时,当时,他的母亲就站在离他3、4米远的地方玩手机。


在商场游乐园里,一个2岁的小男孩被卡住身亡,当时,他的家长就在身旁玩手机。


金华的一位爸爸看孩子的时候只顾着玩手机,全然不知在一旁玩玩具的女儿已经不见了,回过神的时候才发现孩子从3楼窗户坠落到1楼,生命垂危。


安徽六安一两岁幼童在小区玩耍时,不慎进入车辆盲区,而看护的母亲因正在使用手机未及时发现,幼童不幸遭到车辆碾压身亡。




这些父母并不知道,“溺水的致命时间大约是4分钟,被异物掩住口鼻的窒息时间大约是3分钟,噎住喉咙的致命时间大约是2分钟,跌落、车祸、触电……也许只需1分钟甚至更短”。


而意外,往往就发生在你玩手机的那一刻。


很多网友纷纷对事故中的家长进行谴责、声讨。但谴责并不是目的,一味地怪罪于这些家长也无法换回这些小生命的重生,相信当事父母也一定都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失去孩子的痛苦之中。


糖妈只是希望这些惨痛的教训可以提醒更多的家长们,不要让类似的悲剧再上演,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等到事故发生后再多的后悔、自责也都于事无补。


不知从何时起,被我们拿来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如今已替代了孩子的地位,让更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它的奴隶。

回想下,你走在马路上时,是不是不再小心谨慎地注视着孩子了,而更多的是,一手牵着孩子一手“专心致志地”拿着手机刷个不停...


是的,手机。


写这些的时候,糖妈自己也在深深自责,以往生活中的很多画面涌上脑海。


“以前,孩子拉着我陪她玩的时候,我虽然坐在一边,‘嗯嗯啊啊’的回应着她,可心思都在一直没离手的手机上。后来,孩子变得更喜欢让爸爸陪玩,她说:爸爸不玩手机。”


糖妈很失落...


糖妈的家长群里,也时常会听到宝妈们的吐槽说,自己家的宝宝才两岁多,就抱着ipad不放手,让给放儿歌、动画片看,不看就哭,怎么哄都不行。


这是孩子的问题吗?不是,是你自己造成的啊,怎么能怪孩子呢?

记得曾看到过一份《国民家庭亲子报告》,数据显示有近7成的家长在陪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家长们平均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为4.16个小时,而在这短短的4小时里,大部分的时间也不是陪孩子而是“陪手机”。

家长沉迷手机,给孩子的心理、身体健康带来很多隐形伤害。


而我们还不自知...


一如刘震云在小说《手机》里写到的那样:手机,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倒成风筝了。

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孩子是父母心中的风筝,孩子的啼笑哭闹时时刻刻牵动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而如今,手机却让家长成了被牵扯的风筝,每一次的提示音和震动声都在无端消耗着家长和孩子共处的时间。


专家说,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

要知道,孩子对父母的每一个神情、每一句话都会很敏感,父母是不是在用心和孩子说话,孩子能够第一时间觉察。


某地一份针对200名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孩子会觉得父母陪伴自己的时间很少,自己感觉到很孤独很伤心,有的孩子甚至直接说手机就是爸妈的二胎。


也许一次、两次的忽视,并没所谓,但次数多了,孩子会感觉到“原来妈妈不喜欢跟我说话”,或者“不管我说什么,妈妈都不会关注我”...


孩子就会产生被忽略的感觉,甚至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没有手机重要。


这样久了,孩子也就不那么愿意跟父母说话了,甚至慢慢变得不愿意跟任何人交流,不仅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更是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孩子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自乐,甚至可能以哭闹、乱砸东西等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

这种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容易让孩子产生自闭和焦虑倾向。


在之后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极度渴望被重视,控制欲很强,另一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形成讨好型人格。

不要忘记,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礼物。


现在的很多家长似乎都懂得这个道理,可是做起来却大打折扣。


即便工作再忙,也应挤出时间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引导孩子诉说内心世界和情绪,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互动的亲子活动,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大人的关爱与信任,而不是用冰冷的手机屏幕将父母与子女之间树立起一道屏障。


建议各位父母们,在以下这3个时间段,尽量不要玩手机,多留点时间陪伴孩子。


▼ 早餐时间


放下手机,好好享受和孩子一起吃早餐的时间,这将是一天中最幸福、最充满希望的时间。


和孩子聊聊今天的计划,或者说说昨晚做了什么美梦。这时候,家长的一个微笑,一份关怀,足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爸妈的爱。


孩子们会带着好心情,投入学习和生活之中,对生活更有信心,对学习更有动力。


▼ 晚饭时间


晚餐时间是一家人相聚的重要时光,晚餐已经不是简单的吃饭,而是家庭相聚、亲子相聚的一个象征。


这时,爸爸妈妈要放下手机,积极参与到晚餐时间的交流中去,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让他产生安全感。


吃晚饭时,爸爸妈妈可以问问孩子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事?今天过的是否开心?让孩子体会到被爱被关注的感觉。晚餐也给了孩子一个向父母倾述的机会,孩子的不满委屈都可以及时宣泄。


通过轻松愉快的聊天,爸爸妈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孩子帮助。


▼ 晚饭后的休闲时间


晚饭之后的亲子时间,大多数父母会陪伴孩子写作业。


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一旦玩手机,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你可以玩手机,我为什么不能玩”的想法。


如果孩子的作业做完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会电视,玩拼图,读书,或者玩各种亲子游戏。父母最好把手机放在一边,全身心的投入,让孩子知道你很重视和他在一起的时间。


如果你也有手机瘾,建议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尝试多放下手机,用心陪伴孩子成长,哪怕是安静地看着他,和他说说话,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等到你老去的那一天,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因为你的记忆里曾有那么多美妙且温情的画面,而不是只能靠手机去填补记忆里的空洞和凉薄。


记住,手机可以50年如一日地陪你,但和孩子的亲昵时光却是一去不复返的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


你有手机依赖症吗?

在陪孩子吃饭时会只顾着玩手机吗?

留言告诉我吧~


后台回复【陪伴从餐桌状态测测你的亲子关系

作者:糖妈,前媒体行业记者,俩娃的妈,会生活、会理财、会育儿,立志当个智慧而美好的妈妈。偶尔写点东西,分享一些情感和育儿的经验,愿每一位妈妈都不辜负自己!



父母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爸爸叫儿子考零分,却改变孩子一生!

孩子,我可以宠你,但不会伺候你

一位妈妈为了女儿怒改《小红帽》!

他是全球第四大富豪,却是宠妻和宠孩狂魔...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