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上半年工业经济稳中有升



文章底部已经开通评论功能,欢迎评论吐槽



导语:今年上半年,港口区密切跟踪企业生产情况,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度融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协同实施,工业经济增长稳步提升,达成半年经济目标。今年1-6月港口区5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4.6亿元,同比增长13.4%。上半年港口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综合消费总量228.84万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6.22%。



   工信部门靠前服务破解企业生产难题


港口区工信部门密切跟踪重点行业、企业情况,做好监测分析、运行协调和企业服务。为破解企业生产融资难问题,工信部门积极指导企业申报“惠企贷”政府信贷引导资金。上半年通过“惠企贷”为港口区企业融资2740万元,其中,防城港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农行贷款1140万元,防城港昌海木业有限公司向信联社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生产融资燃眉之急。


同时,积极开展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今年5月,港口区举办股权融资(新三板)上市培训班,鼓励引导南磷化工、晖龙科技、明华科技等部分非公有制企业逐步实行股份制改造,按照上市公司标准,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大以技术改造为重点的工业投资,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今年,港口区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包括广西晖龙科技有限公司非水泥基自保温复合砌块生产项目、防城港富味乡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燃煤锅炉改气技改项目、广西菌海冶金建材有限公司金川冶炼固废镍铁渣、铜渣综合利用搬迁技改项目等4个技改项目,总投资额共计3.4亿元。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推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近年来,港口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目前,港口区“互联网+行动计划”主要在装备制造行业进行,防城港市中一重工有限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防城港)设备结构有限公司两家央企率先实施应用。2015年底,防城港市中一重工有限公司就投资728万元开展钢结构智能焊接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项目为期两年,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集成各类优质资源,开展钢结构智能焊接系统的研究开发。


今年,中国十九冶集团(防城港)设备结构有限公司接到来自韩国的订单项目——韩国浦项 3#高炉旋风除尘器改造EP项目,项目于2016年6月起实施,为期一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解决远洋订单需要多次现场考察研究的繁琐与不便,中国十九冶集团(防城港)设备结构有限公司决定使用集团引进的互联网系统,借助互联网系统,与韩国客户进行及时性沟通、多方协同设计并制造,这是港口区开展“互联网+”制造研究的示范。




促进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协同实施


目前,港口区辖区宝兴工艺品公司、盛隆冶金、防城港电厂、大海粮油、中一重工、十九冶等40多家企业响应自治区“攻坚五年、圆梦小康举全区之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号召,积极参与,形成港口区产业扶贫的格局,引导港口区产业资源向贫困群众倾斜。


有广西扶贫龙头企业之称的宝兴工艺品公司主要开发岗松篱笆编织园林系列工艺品,探索和实践了一条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经营之路,有效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公司在光坡镇建设岗松(俗称扫把枝)种植示范基地3500多亩,长期合作制工人2500人,并且在市内外五十多个乡镇农村发展编织工艺品加工点800多个,安排农村劳动就业5600多人,成为防城港市规模较大的编织工艺品外贸生产企业。


盛隆冶金公司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先后投入535万元,以捐资修建教学楼、捐赠教学物资等形式,帮助地方中小学完善办学条件,健全教学设施。


(李林霞、白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