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交通银行题词的书法家竟然是个?!

深圳宏博昌荣传媒集团出品
他学问做得好,
书法尤其绝妙,
一手魏碑苍劲朴茂。
“交通银行”这四个字,
出自他的手笔,沿用至今。
如果他不当伪总理,
本该家喻户晓,流芳书坛。

郑孝胥(1860年-1938年),字苏戡,号海藏,人称“郑海藏”,祖籍福建省闽侯县。、书法家。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他还是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郑孝胥出生于苏州胥门,故名孝胥,字苏戡。他祖上世代都是读书人。据统计,自郑孝胥的曾祖父郑鹏程开始,郑家四代之内有十个举人,其中五个成为进士,更有三个被皇帝钦点为翰林。郑孝胥受家学影响,22岁时便高中福建省乡试解元。
后入仕途,官运亨通。

清末诗坛,“同光体”大行其道,
郑孝胥便是其中之执牛耳者。
“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
光绪12年(1886年)郑孝胥在北京时,与陈衍标榜“同光体”之名,宣称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随着后期大批文人的追捧,“同光体”逐渐成为成型的诗风。

郑孝胥写诗特点是意度简穆,
韵味淡远,造语生峭,往往清言见骨。这在当时有很广的影响。
一向自视甚高的晚清大吏张之洞,
也叹服郑诗“自明以来皆不能及也”。
日本发行的明信片

在晚清,郑孝胥属于新派人物。他曾在1898年参与变法维新;立宪运动时期,出任预备立宪公会会长,要求清廷速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他还参加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蓄银行的创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动等。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他不问政事,以遗老自居,寓居海上,鬻字为生。他看着袁世凯一生众叛亲离、郁郁而亡;,不堪民国乱象的郑孝胥在日记里写下这么一句:“余与民国乃敌国也。”这或许为其后半生定下了基调。

九·一八事变后,郑孝胥唆使溥仪投靠日本。1932年伪建立,,并获得了“建国功劳金”(又叫机密费)30万元。同年9月,与日本政府代表武藤信义签定日满议定书,承认日本在伪的特殊地位与驻军权。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于1935年5月21日被革职。

若是安心于在上海做寓公,郑孝胥无疑将会流芳百世。但是,他却晚节不保,毁了自己一世英名。

我们现在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交通银行”四字,就是出自郑孝胥笔下,当时他的润笔是4000两白银。“交通银行”四字,笔法开张、骨力清奇。这个老照牌字能留下来,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只可惜郑孝胥晚节不保,,他的书法作品因他人生的污点而遇冷,不仅市场价格大幅贬值,其艺术价值也被大大贬低。

郑孝胥学颜真卿书,
但在人格上却与他截然相反。
古来佞人中不乏才艺高超者,
古之秦桧,今之康生,
其人可唾,其字可赏。
每念及此,能不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