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大的孩子一天听几次经典才够?
家长育儿问题:
贵州涛妈G0.3:陶然老师,您好!3个月大的孩子听经典的次数,几次才够?
陶然老师解答:
这个问题,我们建议是早、晚。早上和晚上各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就好了。特别是入睡的时候。孩子3个月,他睡觉的时间比较多,所以两次至三次就行了。
9个月的孩子定不下来,怎么办?
家长育儿问题:
广西施予妈M0.9:陶然老师,您好!孩子定不下来,怎么办?
陶然老师解答:
我从显示的资料上面看到,施予妈妈的宝宝9个月了,对吧?这个时候宝宝的学习规律,首先从嘴巴开始认识物体。但听觉能力,在孩子有了生命,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了。大家不必担心孩子会不会静下心来去听。孩子本身生而神灵。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比婴儿更爱学习。”因此,他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当中,会不断地去尝试。孩子到了爬的阶段,会出现到处去抓东西等这些情况。孩子的耳朵一直都是打开的,听力部分都有吸收,特别是0~3岁的孩子,这个期间几乎就像海绵一样吸收。据科学研究统计证明,孩子的大脑可以装下千万图书馆。大家知道图书馆里有多少书吗?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在这个时候没有听到。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当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胎教的音乐,妈妈的声音会和孩子进行一些 交流。孩子现在9个月,这个期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平时不断地和孩子进行交流,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
任何事情,交流的时候还要把动作告诉孩子妈妈在做什么。比如,妈妈在拖地,你要告诉孩子,妈妈去拖地了。宝宝,你看,妈妈在拖地。孩子会记住这个动作,然后会和你讲的这个词联系绮丽。孩子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大家平时都这样,孩子一出生,几个月的时候,你会告诉孩子,妈妈,这是妈妈。经常会在孩子的耳边说起来。结果孩子到了1岁多,她会叫你了。有的孩子叫得早,5个月,甚至7个月、8个月,孩子会无意识地去叫:“妈妈、妈妈、爸爸、爸爸”,这是孩子的一种无意识。这个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就是从平时的累积过程中学来的。大家认真地统计一下,当孩子已经学会叫你“妈妈”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教他10000次了,一定有10000次。大家可以去统计,你一天一天和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有多少次提到了“来,宝宝,叫妈妈”,就是一个这样的过程。
首先进行储存,接着孩子才开始输出。很多人说:“贵人语迟。”这个是怎么形成的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跟他的交流太少。尤其是爷爷奶奶带的时候,有些爷爷奶奶不太爱说话,孩子在一个比较无声的环境里,孩子的听觉没有收到强烈信息的刺激,所以孩子到了一定的时候,还不会讲话。有的孩子2岁多还不会讲话,实际上不会这么迟。另外一个方面,孩子在湖南呆一段时间,又跑到四川呆一段时间,会转移很多地方,这个时候孩子所面临的是带他的家长,有的是爷爷、奶奶,还有的是姑姑带。他们的语言会有几种方言,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到了1岁、2岁多,就不开口说话了,有这样的过程。因此,“听”很重要,听什么也是特别重要的。听美乐,听我们的经典。在这里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什么呢?在睡前,不要给孩子听太多带有情感色彩的东西,比如,很活跃的一些故事。
我指的是睡前。因为这样孩子会有一系列的情绪波动,尤其是大一点的孩子,小一点的孩子也一样。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给一种天道无为的东西。例如平和一些的音乐,传到孩子的大脑里。谦奉老师也讲过,现在很多音乐和美乐,已经无法代替大自然的声音,尤其现在居住在城市里,听得最多的是马路上的喧嚣声或汽车的鸣笛声,这些对孩子并不是太好。我们尽量给孩子一个比较平和的环境。
孩子在0~3岁期间,主要是养孩子的性格。她的性格在这个地方、这个环境中可以不断地养成。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你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会不断地跟着你学。孩子不需要定下心来去听,你只要无为地给他放音频,这个时间段给他掐好。最好能够在早、晚,这么小的小孩,早、晚记忆的时间段是非常好的。晚上有助于孩子的睡眠。特别是经典的声音,能够给到孩子一种比较平稳、比较安全的状态。
我们建议有育心经典教材的家长,每天这样按部就班,把时间固定下来。家长要把时间写好,到这个时间段,我们可以按照每一周的计划,然后播放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