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总台姜文波:VR沉浸式视觉体验拓展媒体发展空间

CMM6测色计

10月19日—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召开。在10月19日下午举行的主论坛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发表了题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vr媒体应用实践》的精彩演讲。姜文波表示,虚拟现实技术(vr)始于上世纪,最开始用于军用仿真器的产品研发,21世纪以来延伸到影视媒体、游戏娱乐、医疗和教育等领域。vr沉浸式视觉体验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媒体发展空间。

vr持续向媒体行业深入渗透

从2016年至今,vr技术与媒体行业的融合几经周折。从vr概念引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传播模式——“沉浸式传播模式”,开启全新的媒介时代,到vr产品“百花争艳”,满足媒介穿戴便携化的需求,再到vr媒体行业应用进入“寒冬”,转向寻找更加多样的应用场景。直到2019年,5g使媒体领域所面对的媒介环境、传播形态等出现显著变化,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满足了vr视频制作、传输、呈现的需求,从而突破了vr媒体制作和分发技术瓶颈,vr视频质量明显提高,vr媒体发展进入高速期。

在过去的一年,疫情促使公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日渐增长。各大视频网站陆续上线vr版块,为更多vr视音频内容生产提供了平台。2021年以来,vr行业开始向着更多元化发展,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扩展现实(xr)持续向各个领域渗透,探索更加丰富的互动场景。vr技术在媒体的应用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更加注重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交互体验,推动了虚拟现实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vr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全面开花

姜文波指出:“vr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开辟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有利途径,也为电视媒体节目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促进了vr与电视融合制播。”

据他介绍, 依据“5g+4k/8k+ai”战略布局要求,总台从两个方面开展虚拟现实技术媒体应用研究:一方面是运用5g、ai、vr拍摄、渲染、三维音频等技术,建立从现场拍摄、内容制作、网络传输、终端呈现、用户互动的vr制播全链路技术体系;另一方面是从增强电视及新媒体视音频效果,全面推进vr技术在超高清电视制播中的应用。

今年以来,总台创新推出ai+vr裸眼3d超高清电视制作技术,通过vr渲染引擎在led屏幕上实时呈现动态虚拟场景,打破传统抠像技术限制,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衔接。“5g+vr+三维声”沉浸式视听技术在2021年总台春晚vr直播成功实现了三维影像和三维音频的完美融合呈现。总台vr制作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奥运会vr赞助商intel已邀请总台共同承担北京冬奥会vr公共信号制作任务。

截至目前,总台vr节目创新应用覆盖了全台11个中心频道的40余档栏目,制作了大量精品电视节目和vr视音频节目,vr节目累计时长超过4000分钟。姜文波表示,总台通过科研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vr创新技术逐步融合应用于节目制作中,节目制作流程已经趋于成熟。

“vr+”给媒体行业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姜文波在演讲中提到:“随着vr与超高清、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不断融合,vr+超高清使得vr视频更清晰,vr+5g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vr+ai将推动电视及新媒体制作更加炫酷,vr+云技术将推动vr制作更加便捷。” 业内普遍认为,“vr+”将为今后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下一步,姜文波表示,总台将继续以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运用5g、ai、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开展vr视音频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持续探索vr多元化发展,积极推动媒体vr技术应用,支持vr视音频产业基地建设,助力vr视音频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