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 最长的一天,最久的陪伴

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七,夏至。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有人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万物于此时生长茂盛到达极点,白昼的长度也是一年中最长。但温度却并非如此,夏至以后气温逐渐升高,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将至。



| 初候,鹿角解


春天,鹿角刚刚萌芽,表面有一层天鹅绒般的毛,这时的鹿角称为鹿茸。大概3个月后,鹿角骨质变硬,茸毛脱落,成为雄鹿求偶的武器,当交配期一过,鹿角完成使命,就会自然脱落,来年春天再生。



| 又五日,蝉始鸣


蜩(tiáo),蝉也。(《说文解字》)《庄子·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蟪蛄(蝉)寿命极短,春生秋死,只活一夏。而持续的“吱,吱,吱”或许是在传达它的存在感。



| 又五日,半夏生


半夏生时,正值夏之半,故名。半夏,一味中药,具有化痰、止咳、消肿、止痛的功效。但生半夏有毒,所以常食用的半夏为炮制品。


夏至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再过二三十天,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才达到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以后是江南梅子黄熟期,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季节,这时空气非常潮湿,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暴雨,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食俗

因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进入伏天,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北方一些地方习惯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月再一遍。”


| 夏至面


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里面记有“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 夏至饼与麦棕


南方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吴江县志》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 夏至狗肉与荔枝


广东和广西一些地区,人们非常喜欢夏至吃狗肉和荔子,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民间说法是,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这天吃狗肉,不但不会热,反而能祛邪补身,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可我还是不赞成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