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全职妈妈,一个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全职妈妈。拒绝焦虑,拒绝“内卷”,轻松育儿,理性对待婚姻生活,宽容应对婆媳关系,希望我的一些观点能够让你豁然开朗,能够带给你正能量,解决你的现实问题。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父母对孩子有直接的抚养义务和责任,自己生的孩子,理应当是自己带,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都没有直接的带娃义务,他们最多就是帮着子女照顾孩子,而教育孩子的任务还是落在年轻人身上。
不过现实生活中,除了有“理”还有“情”,所以很多事情到了现实生活中,都会变得复杂起来。
就拿“照顾孩子”这件事来说,当年轻子女生娃的目的变了,从主动生娃,变成被双方父母催生以后,那老人多少还是要帮助子女。
小区里有一道“风景线”还是比较特殊的,两个老年,带着两个孩子。
老大是个女孩,现在刚刚2岁半,老二是个男孩儿,今年刚出生。
从来都是这两个老人带孩子,孩子的父母基本上没见到过。
女孩叫彤彤,以前还跟小朋友一起玩,自从弟弟出生以后,性格变得很奇怪,不跟任何人玩,动不动就哭。
有一幕印象很深刻,小男孩刚满月的时候,外婆和奶奶把孩子抱下楼,大家都围着宝宝看的时候,彤彤一脸愤怒站在一边,脸上的表情跟她的这个年龄完全不沾边,那个时候她才刚过2岁。
可以想象,弟弟的出生对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彤彤是奶奶带大的,奶奶说实在是不想要带孩子了,所以现在抱娃的主要任务是外婆。
小宝宝很胖,很重,小区里的家长们抱一抱都交回到外婆手里,都说太重了。
其实大家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带自己家的宝宝的时候还不觉得,累也要坚持,现在再抱这么重的小婴儿,都觉得难以承受。
而外婆要从早抱到晚,一放下孩子就哭,有人问她累不累,她叹气说:“胳膊都麻了,能不累吗?没有办法啊!”
昨天两个老人在我们这栋楼前晒太阳,因为小宝宝在哭,两个老人正忙着找原因,彤彤自己爬上小车,小车翻车了,头磕到了地上,就号啕大哭起来。
其实彤彤的爸爸妈妈不想要二胎,抵不住双方老人都催生,说是只有彤彤一个不行,哪怕再生个女孩,也一定要生,外婆拍着胸膛说帮着一起带娃,才有了二胎。
结果二胎来了,还这么淘气,让两个老人苦不堪言,直言早知道这么难带,不如不催生了。
经常在小区里听到奶奶们说这样一句话:“我以前养好几个,还没见这么难带的,现在带一个娃,都是煎熬,现在的孩子太不听话了。”
孩子还是一样的孩子,只是代变了,社会背景变了,带娃方式变了,人们追求的结果变了。
对孩子的要求多了,带娃的难度自然上升了。
另外,孩子如果是父母自己带,肯定会容易一些,这些小家伙最灵活了,一旦换了人,他们就天不怕地不怕,如果老人不敢管孩子,情况就更严重了。
以前人们会认为,养一个也是养,养两个也是养,甚至养几个都一样,多给口饭就行了。
现在养孩子,是“1+1”大于“2”的模式,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那么多,养两个孩子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倍然后再多加一点,因为两个孩子相处,和两个孩子对彼此的影响也要加进去,这些都需要家长来解决。
什么时候才能要二胎?一定是年轻人自己做好准备了,心理上做好了准备,经济条件上做好了准备,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而不是被催生的结果。
从平均水平来看,老人带大的孩子,和父母带大的孩子,到底是不一样的。
最后有一些话想要对有缘的阿姨们说,逐渐进入晚年,通透一点,对于子女的事情,尽量少插手。
儿子儿媳妇的事情少插手,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孩子的事情不插手。
到了这个年龄段,想得最多的应该是如何过好后半生。
子女需要帮忙,主动提出要帮忙,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子女渡过难关,如果身体条件不好,也不要勉强支撑,让子女也多体谅。
千万不要有那种“生孩子是为自己这个家族生的”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一旦有这种观念,后半辈子都是操心的。
时代变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父母来说,操心越少,对自己和子女越有好处。
如果说有什么原则,那就是“和气”就是始终如一的那条线,为了家庭和谐,少插手、少干涉、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