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教育,避开“富养的陷阱”

导  读

在我的朋友圈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几篇文章分析“穷养”的弊端。这些文章的大致观点是:一个人事业不顺、情感受挫、乃至整个人生际遇的悲惨,都是源于性格上的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归根结底,是源自成长过程中对于物质的匮乏感,所以,千万不要穷养孩子。

父母们心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我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不会因为我的教育不当而留下遗憾?人们对于那些不确定的事情,总是希望能够增加可控性。而“富养论”告诉我们:“为孩子提供足够丰富的物质吧,!他们的大格局、好习惯、高远的眼界、积极向上的精神都会随之而来。”如此简单明晰的观点,再辅以正反两方面的真实案例,自然会引发追捧。但是,教育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哪有什么方法是绝对有效、一劳永逸的。


过分强调“丰富的物质”,很可能会陷入另外的误区。

 

玩具的误区

以笔者自己的家庭为例,作为一个“421”(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结构的家庭,我们家里的老人特别宠爱孩子。两岁多的孩子娃才两岁多,但是她拥有的玩具数量已经超过了父母我和他父亲整个童年的玩具总量的好几倍。不同造型的公仔、变形机器人、校车救护车公交车、过家家道具、橡皮泥、贴纸、串珠、沙滩主题全套……家里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她的玩具。

 

这些都是长辈以及亲朋好友送来的,是凝聚了感情的物品,所以让人不忍拒绝。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笔者我逐渐意识到,过于丰富的玩具不仅仅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首先,它们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有篇文章介绍才女林曦的童年。她的母亲相信“婴幼儿时期,小朋友安静和专注的时间越长,未来智商就越高”,所有就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其一是“摘棉絮法”,把棉花撕成若干棉絮洒在呢子布上,然后由孩子一根一根把棉絮摘下来;其二是“胶绳解结法”,把胶绳打上若干活结,让孩子一个一个解开。这样训练的结果是,林曦两三岁的时候就可以专心看书一下午。此外,母亲几乎不给林曦买任何玩具,基本上是一个气球玩一周,一串钥匙玩半年。总之就是不能过多的新鲜劲儿给孩子。而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教育在她身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2岁在巴黎举办画展,15岁时就获得大学文凭,现在是一位艺术家,到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了各种类型的个人作品等。

 

这里面的道理,无他,“习惯枯燥,培养专注”也。无论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是任何一门技能的培养,都必须经历专注、寂寞乃至枯燥的过程。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取之不尽的玩具所围绕,他们自然就习惯于享受丰富多变的感官刺激,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怎么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除了影响专注力,过多的玩具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在华德福的教育理念中,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要给孩子太多玩具”,尤其是只有一种玩法的人造玩具。好的玩具来自大自然,孩子可以把树皮当船、松果当刺猬,把木头、棉线、手工缝制成玩偶……这在个过程中,想象力会得充分的发展。

 


笔者我在陪女儿玩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取材于大自然,但是也很认同“越少越好”的理念。越是简单的玩具,使用频率效率越高。比如积木,几种基本的颜色和形状,就可以变化出无数种可能,。我喜欢陪着她建造游泳池、马桶;孩子的爸爸偏爱搭建超市货架、以及“包豪斯”风格房子;外公则是走“公主路线”,最喜欢的积木造型是蛋糕、城堡。有一天,我发现孩子一个人居然搭了一座左右对称的小房子,看起来像是男女洗手间。再比如,一根绳子也可以有多种玩法:被我们玩好久,家长我拉着一端,孩子她拉着另一端跟在后面,模拟“开火车”;把绳子两端分别系在两根柱子上,然后我们依次跳过去、跨过去。另外,很多玩具可以一物多用。比如沙滩主题中有一个玩具上部分是进水口,下部分类似水车。从上部倒进水(或沙),水车就会动。我有一次犹豫着要不要买一套厨房玩具时,忽然想到,这个玩具可以当炉子用!下面的水车转动,就像是火苗在燃烧;而上面那个进水口恰似一个灶台。这个玩具再加上铲子和小桶,秒变厨房三件套:炉灶、锅铲和炖锅。

 


反而是那些复杂的玩具,使用率很低。曾经给孩子买过一套“小医生过家家”的玩具。有仿真听诊器、针筒、体温计、手术刀等等。孩子一开始非常沉迷其中,不停地给小公仔们看病。但是她偶尔会把这些配件放进嘴里咬,所以我们需要家长不停地提醒和看管她。又过了几天,她大概玩腻了,说“它们都好了,没有病了”, 那些配件纷纷散落各处。

 

至于声光电类的玩具,更是让人苦不堪言。比如玩具枪,我们受不了孩子不停地制造机关枪扫射的声音,于是把电池取出来,她拿着变成哑巴的枪,兴味索然,于是搁置起来。还有变形金刚机器人,孩子有时候会拿着它们睡觉。有一天夜里,我忽然发现机器人胸前有一个红色的小灯管在发光。这是什么?我怎么刚刚才发现?会不会伤害孩子的眼睛?会不会有辐射?我吓坏了。后来我们全家把这个机器人研究了一番后竟然,居然没有找到开关,!无奈之下,只好把这个灯管取挖出来,机器人胸口缺了一块。

 

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个女孩在班上的“交换玩具”活动中,用自家的电动兔子换了一个毛绒小熊。母亲非常生气,因为电动兔子有很多功能,而且价格是500元,用它换一个小熊多不划算啊。但是后来一想,以金钱来为物品排序,那是成人的思维。我们购买玩具时,是否考虑过孩子的真正喜好?还是只是因为它贵、看起来高档、功能多、送人有面子,所以就买回来?

 

这几年的经历让笔者我体会到:无论从环保、身心健康、智力开发、使用效率等各方面来说,“极简主义”风格的玩具都是更值得推崇的。

 

衣服的误区

我有一位朋友,最大的爱好是阅读。虽然是一位美女,但是她不喜欢买新衣。也许是喜欢旧衣上裹挟的记忆和情感,也许是不想把时间花在挑选款式上,也许是害怕过多的衣物与家里的藏书争地盘……总之,她是要等到旧衣服穿破了才去买一件新的。有人跟她说:“你自己可以不讲究,但是对女儿,不能这样。”她回答:“我女儿也对衣服没什么兴趣,她喜欢画画。”。她时常在博客中分享“文青母女”的日常生活:画画制陶赏花观鸟,看云听风写字读诗……物质上的简素与精神上的繁盛吸引了很多人,于是有出版社邀请她写一本书,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养育孩子这件事,其实不需要那么物质化与功利化,我们可以很美很低碳。

 

我很欣赏她的育儿观念,因为我们对于物质的无意义消耗,已经到了可怕的程度。以衣服为例,我国每年产生2600万吨旧纺织品。但是目前我国旧衣物的综合利用率不到10%。(虽然旧衣物可用于捐赠,但是该项目所需要的仓储、清洗、消毒、物流的成本太高;而慈善超市、二手市场对于旧衣物的消化能力也远远低于人们淘汰新衣服的速度,所以我们旧衣最大的一部分流向是垃圾桶)。而由于垃圾分类系统尚不完善,这些扔进垃圾桶里的旧衣最终是进入垃圾场焚烧或者填埋。

 

为什么旧衣物的数量如此庞大?一个主要原因是,衣服款式更新频率很快,时尚行业不断地刺激人们去买新衣服。于是大量的、还没有穿过几次的旧衣服被迅速淘汰,被扔进了衣柜底层,或者堆放在制衣厂的仓库中。

    

旧衣服不但增加垃圾数量,更严重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也造成污染。牛仔裤在我们的印象中,是青春而时尚的。但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是在用生命买单》,则揭示了牛仔裤的另一面。“美国《时代》杂志报道过,2007年美国某品牌牛仔裤对其制作的一款牛仔裤所需的资源进行了一次评估,结果得出了一项惊人的发现——从棉田到棉布再到洗衣机,一条牛仔裤一生之中需要耗费3480升水。……每生产一吨牛仔产品,会污染200吨水,更直观点说每生产1公斤(也就是3条)牛仔裤,就需要200升的水。约有2500种化学物质会被使用在不同牛仔产品的染色和整理过程中。……丙烯酸树脂、粘合剂、漂白粉、,酚类化合物、,偶碳化合物,、次氯酸盐,、钾金属、偶氮染料、,高锰酸钾、,铬、镉等你叫得上或者叫不上名字的重金属原料都是让牛仔裤变得‘时尚’的必需品。”牛仔裤对环境的污染,文中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广州市新塘镇的牛仔纺织服装生意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敦村是最早聚集起一批牛仔裤生产企业的村庄之一。在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敦村附近的一条河流,在流入东江的河口处,黑色的河水和浅色的江水形成了鲜明对比。”

 

快时尚品牌的经营策略是用质次价低却紧跟流行趋势的服饰来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几乎每周,这些品牌都会推出新的款式告诉人们:这才是现在最流行的,他们要尽快买新的。……承受这个妄想风潮所带来的痛苦的是这里的人们和他们的自然环境,以及牛仔制衣厂工人的疾病。而这样的现象并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全球性的通病。在英国,如今人们如今拥有的衣物数量是30年前的4倍,每个人一年平均花费625英磅购置衣物,每年新购衣服28公斤,全国每年消费172万吨时尚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有同等重量的衣物被扔进垃圾桶,尽管它们远算不上旧衣服。


这样的时尚风潮,也难免弥漫到童装界。我偶尔看到一些妈妈晒娃的微博,孩子的衣服几乎天天不重样,除了日常服装,还有演出服、节令特色装、聚会时的统一着装……一个班里如果有几个孩子是这样的,其他孩子自然也会羡慕和效仿。这样就不难理解,一些家境平平的家庭,也会为孩子购置大量名牌服装。

     

“折福”的深意

不同于现在大行其道的“穷孩子也要富养”,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信奉的是“富孩子也要穷养”。《山居杂忆》的作者高诵芬,娘家住杭州双陈衙孩儿巷,是一个世家望族。杭州曾有“高半城”的夸张说法,意即“杭州有半个城的产业都是属于高家的”。然而就是高小姐这样一位“白富美”,从小却穿得很朴素。他们家不准小孩穿丝绵和皮货,说是因为“小孩骨头嫩,要焐烊的”。到了十六岁,才可以穿绸衣、皮衣和丝绵的衣服。这种习俗蕴含的深意,一方面是要让孩子懂得节俭,另一方面,是怕孩子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会“折福”。

 

我曾经对于“折福”的说法不屑一顾,现在却慢慢明白了这个词的深意。一件衣服的定价包括了生产它所需要付出的某些成本,诸如设计费、制作费、材料费等等,但是有些成本并没有计算在内。在古代,土地资源比较有限,如果富裕阶层消耗的奢侈品过多,就会影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贾思勰在《齐名要术》中反对种植花草,“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就是告诫富人不要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而占用粮田。因此,传统文化中提倡富人家的小孩子的在吃穿方面俭朴一点,也是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今天,由于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质几乎可以无限量供应,但是干净的空气与淡水却成了稀缺资源。购买一条牛仔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多少?这无法准确计算的成本,可以说是“环境成本”。,比如我们购买一条牛仔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多少?这些无法计算在内的成本,在今天可以说是“环境成本”,在过去没有这些生态术语,就笼统地视为“福报”。如果环境成本损耗得太多,后代们的生存状况则每况愈下,可不就是“折福”吗?


我欣赏“低碳育儿”理念,不仅是为了减轻了环境负担,更是为了让孩子的灵魂更加轻盈和自由,不受物欲控制拖累。最近报道的看一些“大学生裸贷、卖卵子、”的新闻,发现事件当事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交不起学费”的穷学生,而是为了购买奢侈品而不断降低自己底线的女孩子。显而易见,物质并不能解决她们的问题,而是给她们制造问题,因为人对物质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苹果7买了还有苹果8。所以,最重要的不是“为孩子提供足够丰富的物质”,而是让孩子具有“不过度依赖物质而获得幸福”的能力。

来源:《环境教育》杂志2017年第6期


微信:hjjyzz

欢迎订阅环境教育杂志


更多新闻:


速递 | 听听陈吉宁部长在记者会上说了啥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7年环境日主题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春风十里,不如文艺又环保的你



《环境教育》杂志征稿启事


2017 | 这儿有一份订阅单需要您的签收


我国环保领域最高级别对话:各部委一把手回应环保难题


多省市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靠谱的分析看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