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老家了,大人们闲坐唠嗑麻将,小孩嬉闹捣乱放炮。
看着小屁孩们一起搭乐高、涂画板,一路追追跑跑,你不由地会想起自己和哥哥姐姐一起度过的童年,啊,那些你爱谈天我爱笑的美好时光......
突然“哇”的一声把你从回忆里拽出,小哭包抽抽搭搭地抱住你的大腿,“妈妈,堂哥抢我玩具!”侄子也皱起了眉头,“真小气,不跟你玩了!”也摔门跑掉了……其乐融融的春节,宝宝们却免不了推搡哭闹、拌嘴打架。索性给娃抹把眼泪回家吧,娃却一步三回头地不肯走。
这时候,糕妈也要拦住你往外走的脚步了。虽然孩子打架哭闹很糟心,但咱们要正面“手足冲突”,还要利用好这样的冲突,让它成为孩子心智发展、社交力成长的契机。
虽然吵架有点坏气氛,但“矛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逃避不会让矛盾消失,更不能解决问题。孩子们需要在争执中学会表达态度、沟通交流,最终达成意见、解决问题。
与其让宝宝在推搡争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如教他如何跟同龄人相处。
——什么?这也要教?把孩子放在一起玩不就好了?
——社交这门生活技能课,对于跟堂兄表妹玩大的我们来说并不难。但现在大多数孩子的生活环境,与儿时的我们大为不同。因为父母工作关系,大家族的聚会时间有限,宝宝接触同龄人机会大大减少,家长再不做些引导,入园后的孩子难免有些社交障碍,比如在集体里乱发火,羞怯不敢表达,以及难以遵守规则。
所以趁着节假日的“手足冲突”给孩子上一堂社交课,可是宝宝从小霸王变成社交小达人的大好机会哦!
把给予变成分享
我们希望宝宝学会分享,但只说“把玩具给妹妹。”宝宝才不搭理你。用示范的方式引导宝宝去分享,比如说“快让妹妹看看你的超级飞侠有多厉害!”宝宝就不会有“失去心爱宝贝”的抵触心理,更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
教孩子表达感受
教孩子解决冲突的第一样法宝是语言,用语言表达情绪的不满,而不是推、咬、骂人。比如告诉孩子“打架不对,如果你不高兴,可以说你不要。”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也可以慢慢学会用语言协调关系。
教孩子用规则解决问题
用玩具换玩具(换着玩),轮流开碰碰车(轮流玩),我们都有洋娃娃,可以一起玩过家家(一起玩)。这些方法让孩子玩得更开心也更公平。
学会转移矛盾。阻止孩子们的争执,转移注意力一定没有错。“哇,这个平衡车很好玩诶,谁来教教我。”“厨房好香啊,快去看看大姨做了啥好吃的。”如果能扮一个卡通人物就更好了,心大的宝宝们一定会破涕为笑。
在有人哭之前把冲突双方拉开。孩子小打小闹很正常,小矛盾大可丢给他们解决。但是一定要留心孩子们的情绪,如果矛盾有升级趋势,要及时拉开孩子,引导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谁先动手不重要,公平对待才重要。一时没看紧,孩子还真打起来了。这时候,别想着当法官,一开口就问“谁先打的?”在气头上责问孩子会让孩子口不择言,让冲突更激烈。
也不要随意贴标签,“大的要让着小的。”“妹妹这么文静,一定是你欺负他了。”这种话不要轻易说。不搞清楚事情原委就强行判断,只会让委屈的孩子更委屈,加深矛盾。
先安慰受害者。孩子们动手打架了,这时候要先关心“受害者”(即使那是侄子侄女)。用大家都能听到的声音说:“一定很疼吧,来,小姨摸摸。”用语言传达你对滋事一方的期望:“小哥哥不应该推你的,他平时不是这样的,他一定也想抱抱你。”这样一来,气氛会缓和下来,委屈的宝宝得到安慰,做了坏事的宝宝不仅知错,也知道怎么弥补。
糕妈说
现在孩子们和兄弟姐妹们相处少之又少,过年是难得的享受亲情的机会。孩子们在一起吵吵闹闹,家长要给他们练习社交、学会沟通的机会。不放心的话,可以回到家后再和和孩子聊聊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后解决的办法,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然就得到了锻炼。
其实糕妈很珍惜宝宝跟同龄人相处的宝贵机会,和骨肉亲情比起来,孩子们小小的摩擦并不可怕。想想咱们小时候过年的情形,是不是连和哥哥姐姐们拌嘴吵架都是一种有趣的回忆呢?
参考文献:
《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0-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教养法则》。
参考网站:
Raisingchildren,babycentre,todaysparent,dailyparent.等网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