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玩沙子”也能治心病?区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这样解释……


  “沙盘游戏”对于我们来说也许还是个新鲜词,但它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一个手段。在我区,这种沙盘游戏疗法已经在区第三人民医院(岐山医院)成熟开展,用于对住院病人、门诊病人以普通人群对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压力的疏导。日前,记者走进区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沙盘治疗室,了解这种心理疗法的魅力所在。


  

沙  游

一种“非语言治疗”


柔软的细沙、

精致的沙具,

蓝色的沙箱……


  在区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沙盘治疗室,琳琅满目的玩具和一盘沙子呈现在记者面前。该科陈医生告诉记者,房间内的玩具可随意挑选,在沙盘里随意摆放,沙粒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是否加水弄湿,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拨开沙子露出蓝色的底面来表示湖泊或河流等,任意创造“世界”。


▲网络图片


  该科主任张卫敏介绍,沙盘游戏治疗被称为“非言语治疗”。其创始人是多拉·卡尔夫,她是荣格的学生,她综合了世界技术、荣格心理学理论、东方哲学特别是周敦颐的学说,发展和创立了沙盘游戏。其优点是减少来访者的防备心理,从而更准确的治疗所存在的问题,适用范围广,儿童乃至成年人都能借助沙盘游戏,打开一扇通往深层无意识的大门。


一沙一世界

小小沙盘映内心


与一般的心理治疗方式不同,沙盘游戏不作为诊断工具使用,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交流,治疗师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分析、解释和打扰。


  一幅沙盘作品的完成,通常需要30~40分钟。张卫敏介绍,当来访者开始摆放玩具时,治疗师会在一旁静静地观看,他们默默地陪伴在一旁,或用笔记下来访者选择的玩具、摆放玩具的顺序和方式,来访者在完成自己的沙盘作品以后,治疗师不会立刻与来访者对话,而是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安静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治疗师才会和来访者“聊天”,耐心地倾听来访者对作品的解释,适时地和来访者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


▲医师通过沙盘游戏读懂人的内心世界

在进行沙盘游戏时,心理治疗师实际上提供的是一个理解和接纳的心理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一步步忘掉周围的环境,完全进入内心世界,这种方式,来访者在构建图形的过程中慢慢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不断地体验和思考,这个过程正是对自己内心力量的一种挖掘,治疗师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去‘寻回’自我治愈的力量。


病  例 :

沙游里读懂孩子


  在治疗过的病例中,有一个病例让张卫敏印象很深:父母带着一名男孩来到区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在门诊中,张卫敏得知,为了能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教育,孩子的妈妈辞掉工作24小时盯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教育方式却十分粗暴,要么威逼利诱,要么打骂责备。孩子常常用对抗的方式回应。张卫敏还发现,孩子的爸爸长期在外应酬,家里的担子全落在妈妈一个人的肩上,夫妻关系十分紧张


  张主任将不愿意与人交流的男孩、男孩的父母带入沙盘游戏。刚开始,男孩迟疑地选择了几个玩具放进沙盘,在沙盘里,他喜欢把沙子分成两半,这边的小人孤独一人,另外一头放着几个小人,代表老师、同学。在河的一边,一个小人时常左右徘徊,最终站在了几个小人中间。张主任看出男孩的内心充满矛盾,却不知该将不满引向何方。在张主任引导下,男孩终于道出了自己内心想表达的想法:屋里的小人代表他自己,左右徘徊的小玩偶代表着妈妈,没有人站在他身边,妈妈也总是站的远远的,他感觉非常孤独。在得知孩子的真实想法后,这位妈妈在咨询室顿时泪流满面。“我一直以为是孩子的问题,没想到最大的问题是我自己。”经过三次的治疗后,张主任觉得,从沙盘能看出来,这个男孩和母亲已经在自我帮助了。



科室发展

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除了运用沙盘游戏疗法外,心理科门诊还开展集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个体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各项心理治疗。该科成立于2016年,是医院重点建设的特色科室之一,已建立了项目较为完善的心理专科服务。


  目前,医院新门诊大楼正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临床心理科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接下来,我们会成立心理治疗兴趣小组,加强团队的建设培训,打造优秀的科室团队,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心理困境。”该科主任张卫敏说。



记者:杜丽华

编辑:Elv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