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李奕瀚:“玩具船长”的音乐航行

换下黑色夹克,穿上白色民国长衫,舞台上的他吹口琴,拉手风琴,又时而弹吉他。他皱着眉,闭上眼睛,跟着节奏摇头跺脚,用多变的音调唱着原创的汕头南澳方言歌曲。

 

他是李奕瀚,用南澳岛方言演唱的乐队——“玩具船长”的主唱,乐队里的人都叫他“小李”。

(李奕瀚在广州郭兰英剧院演出 李奕瀚供图)


“每次听见好听的声音都会非常激动!”李奕瀚记得小时候吃完饭时,他总喜欢把碗扫到地上,听见碗碎时那“咣”的一声便哈哈大笑。后来母亲没办法,只能将瓷碗换成塑料碗。

 

13岁时,李奕瀚得知学校新招的一位美术老师会弹吉他,他便在炎热的夏天骑着自行车去拜访这位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条音阶,开始真正接触音乐。

 

李奕瀚喜欢坐在南澳岛的码头,想象海那一边的模样。15岁那年,他坐上了这艘开往内陆的渡轮,前往广东艺术师范学校读书。他对每件事都感到新奇,最让他好奇的,是同学们都把“上厕所”称为“唱歌”。心血来潮,他和几位同学在厕所里开了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所唱歌曲《去祈福的路上》一度成为学校的校歌。

 

这场音乐会让李奕瀚找到自信,也遇到了现在“玩具船长”乐队的吉他手高飞。两人在广州番禺小罗村的出租屋里,谈起小时候的梦想,这一谈便促成了“玩具船长”乐队的诞生。

 

“玩具代表童年,船长代表梦想。”李奕瀚解释,他孩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船长,可以带着人们去探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小时候的梦想逐渐变成一种空谈。“玩具船长”的初心,就是想让人们捡起小时候的梦想。

 

“玩具船长”乐队成立后,李奕瀚和高飞开始整理大学时期的作品,挑了部分作品录了一张DEMO(样本唱片)——《外国客》,将其送到各大演出机构。“唱片就是音乐人的名片,靠它接触社会演出机构。”李奕瀚说。

 

唱片送出不久后,广州“酒窝”酒馆邀请乐队进行演出。乐队的第一次表演,是在他们出租屋的天台进行的,为了酒馆的公开演唱会做预热。李奕瀚回忆,在乐队的起步阶段,设备和资金都很紧张,用借来的乐器演出,用练习琴和聊天室专用麦录制唱片,演出酬劳也很少。但他却乐在其中,一边演出一边攒钱买乐器。

 

在此后的演出中,他们的音乐吸引了周一和小刀。在2010年,乐队有了固定的阵容:李奕瀚是主唱,兼演奏手风琴、吉他和口琴,吉他手高飞,贝斯手周一,负责打击乐的小刀。2012年,乐队发表了第一张专辑《大岛小岛,咸咸就好》,其中的11首潮汕方言歌曲都由李奕瀚作词作曲。


(《大岛小岛,咸咸就好》专辑 图片来自玩具船长微博)

 

“玩具船长”乐队的成员有来自江门、广州和云南的,只有李奕瀚来自潮汕。他选择用潮汕南澳方言演绎歌曲,是因为在周一和小刀加入乐队之前,已经有了一批潮汕方言的作品,且具有一定的传唱度。

 

李奕瀚坦言,早期使用潮汕话演唱纯粹是因为好玩,但他发现,越往深处挖越有意思。它集合了潮汕先人的智慧,是潮汕人的根。乐队成员也感受到潮汕文化的新鲜和可挖掘的空间,一直鼓励李奕瀚去挖得更深,把根源的东西做出来。他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启发更多的人看到家乡文化所承载的美好。

 

他补充道,潮汕方言只是让创作增加色彩的一部分内容,他们更多地是想用一种欢快、乐观、诗意的状态,将自己生活中的感悟呈现给大家。

 

专辑推出后,社会的反响远出“玩具船长”乐队的意料:专辑脱销,发行再版,他们很快被全国各地的歌迷认识,并收到了很多大型音乐节的邀请。小刀说:“‘玩具船长’这艘小小的船,从这张专辑开始起航了。”

(李奕瀚在2016广州草莓音乐节 李奕瀚供图)

 

2016年11月22日,星外星音乐旗下厂牌留真音乐所属的“玩具船长”乐队创作的第二张专辑——《青春照相馆》实体专辑在内地发行。时隔4年,玩具船长再出发。

 

“《青春照相馆》包含了‘玩具船长’四年的心思与心血。”李奕瀚说。

 

翻开专辑,可以看到四人演奏乐器的复古唱片封套,旁边附着乐队给歌迷写的亲笔信。还有家书、侨批和老招牌的拼贴,老式打印机敲打出来的英文歌词,以及乐队的创作手记。“这就像一个小型博物馆,贯穿历史长河。”李奕瀚如此形容道。

(《青春照相馆》专辑封面 图片来自玩具船长微博)

(2016‎年‎12‎月‎23‎日《青春照相馆》在汕头大学的首发影像音乐会,左二为李奕瀚  蔡杏娜/摄)


海 岸 网 热 文 推 荐

春节黄金周,南澳旅游超“鸡”旺

蝶变南澳丨今年春节,整个潮汕都被这个视频刷屏了
南澳开启春节模式,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