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余岁高龄,仍亲赴工地!他是新中国的“第一代”筑路人。


编者按

       1950年,,奔赴成渝铁路,2年时间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头,把铁路修到了全世界。而,当年那些参加成渝铁路建设的新中国“第一代”筑路人,已是耄耋之年。


我们无法历数,在那些物资短缺、生产困难的岁月里,老一辈筑路人到底克服了怎样的困难,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然而,能够确信的是,在那个年代,修建一条铁路,无疑需要更加坚定的信念,对祖国的热爱,对铁路的情怀,那就是筑路人的初心。

今天

小锋要讲述的

就是一个关于

“新中国第一代铁路人”的故事


其实

在很久以前

小锋就听说:

中铁二局一公司有一位老前辈

干到75岁才正式离岗


然而

前不久的一则消息

更令小锋惊讶万分——


这位传说中的老前辈

在离岗近20年后

为解老单位的燃眉之急

竟以90余岁高龄

亲自赶到施工现场指导

帮助企业攻克难题


他就是中铁二局爆破施工专家

——郭衍盛

那位传说中的“郭大炮”


(贵阳电视台记者采访郭老)


郭老一生与爆破结缘,是中铁二局著名的爆破专家,他1947年参加工作,亲身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建设,随后又相继参加了宝成、川黔、贵昆等铁路建设,是新中国第一代筑路人


郭大炮

1959年,一处(现一公司)担负了以贵阳为中心的川黔、贵昆、湘黔等铁路的建设。


是年夏,在贵阳三桥放响第一炮。


省委书记亲自部署,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下,郭衍盛反复计算药量,多次分析地质,参加挖药室,十几吨药量的大爆破成功了。


保证了当时唯一出省通道——川黔公路交通通畅。


这一炮打出了中铁二局的声誉,贵阳人把“郭大炮”的美称送给了他。

60岁,在导洞中亲自示范,干了7个昼夜

1978年下半年,贵州省芩巩县修筑一座水库,为保障定向爆破水准,省有关部门指定郭衍盛指导大爆破的设计和施工。


年近60的郭衍盛走遍了山山水水,实地踏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他先施行一次辅助性爆破,再实施定向爆破,11月成功施行了一次16吨药量的“试验炮”。


此后,郭工仔细地进行着正式爆破的设计,286吨的爆破设计方案终于获得各级政府批准。


次年3月,亲自主持大爆破。


他蹲守现场指导,在长达一百多米的导洞药室中,从装药到回填,每一道工序他都示范指导,整整干了7个昼夜。


3月10日一炮成功,松动土石30多万方。

以爆破之名,见证“诚信忠义”

郭老主持的最大一次爆破,是上世纪70年代未的广西防城港车站爆破。


由于借石填海,要把整座山震松。


二局特地派郭衍盛去实施这次爆破,共用药3000吨,爆破顺利成功。

 

1985年后,郭衍盛先后组织了贵阳市府桥、南团桥、贵州饭店基础、花溪大理石厂等施工爆破,在贵阳地区闻名遐迩。


随着一次次的炮声,郭衍盛的名字传遍了西南。


1985年,地方一些单位纷纷以高薪聘请。一家建筑单位愿以月薪1200元聘请他为常年顾问,皆被其谢绝。


回忆当年,郭老说:“我对二局的感情太深了!”

(郭老视若珍宝的工作笔记)

70岁,在工地度过春节,在数十米深的药房爬上爬下

1990年,全国最大的磷肥基地——贵州翁福磷矿开工。郭衍盛先后在这里进行了12次大、小爆破。


2月21日,项目要对磷精矿仓库两个山头进行一次12吨药量的松动爆破。


为了放好这一炮,郭老在春节期间坚守工地,硬是在几十米深的药房里爬上爬下,几个晚上没睡一个囫囵觉。


终于,他那微微发红的眼睛又一次看到大爆破的成功,也正是在这一年,71岁的郭衍盛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90岁,不舍企业,亲赴现场指导

郭衍盛于1980年退休,退休后的他仍不舍企业,继续在单位工作。


1995年,75岁的郭老正式离开爆破岗位。


如今,郭老已96岁高龄,退休近三十年的他一直对爆破情有独中,恋恋不舍。


每每公司有重大爆破,他都十分关心,或者打电话询问详情,或者亲自到场指导。


在一公司承建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停车楼和轻轨2号线工程时,90多高龄的郭衍盛亲自赶到现场。


郭老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叔瑜等专家一起,对爆破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建议。


(郭老退休后的爱好之一,纸牌接龙)


供稿单位:一公司

本文编辑:娄应华、温永华、曹萍、李春玉

主办单位:中铁二局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