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人博先生《做一个有趣的人》——阅读是你和他者灵魂的相遇与融合


刚刚读到王人博先生在广西师大出版社3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言的文字稿,被“有趣”二字吸引,激动不已,遂作此文。


纪念活动上发言的王先生,是我的老师,一位教书先生,也是位作者,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读者。因为教书,所以一辈子与书结缘,难分难舍。因为是作者,写了书,为自己和读者搭建了一个台,形成了一个场,因为书,作者和读者,诸位陌生的灵魂,相遇,相知,相映成趣。但最为重要的,王老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读者。诸位研究玉石的朋友肯定知道,去原石市场上摸宝,一块美玉,在摸宝的过程中被发现,加工打磨,才可以光艳世人。作者把书写出来,文本脱离了作者,便是这一块块原石,虽然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可一旦成型,便不再听大自然的话,文本和原石一样,一旦脱离了作者,便有了其独立的生命和品格。但是这种品格是潜在的,换言之,作品一旦被创作,就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死亡。但这种死亡不是灰飞烟灭般惨痛,他同千百年前的同类一样,被潜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或在纸上,或在石碑上,竹简上,他们等待着读者的眷顾,等待着绚丽的重生。


一位不可多得的读者,便是赋予文本新生命的人。阅读就是创作。读者发现了文本,经过一番阅读,文本的生命通过读者的生命表现出来,文本与读者合二为一,并通过读者的言说和交往行为拓展自己生命的维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文本是人类散落的灵魂,是灵魂中光彩的部分,就像蚌类育珠一样。通过阅读,我们实现了灵魂的延展,将古今中外先贤的灵魂中瑰丽的遗迹汇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生死之间的有限生命,偶然理性的人类灵魂,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阅读既是内化于心的行动,更是文本通过读者而实现的生命的延续与拓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也成了作者。


做一个有趣的人。“有趣”二字也许是对上述阅读过程最好的概括。朋友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其实是例外,相互隔膜才是常态。且不说芸芸众生、天涯海角,任凭谁也无法识尽这几十亿地球人,就算是朝夕相伴的家人和朋友,也只是在人生的某些方面有所交集,彼此之间的差异远大于相同和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本质是孤独,正是因为孤独,人类才向往集体,才追求社会性,才要交往,但向往毕竟是向往,交往相对于人类的孤独而言,总是稀缺得可怜。那么,“有趣”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种人生的追求呢?以及这种人生追求和阅读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有趣”成为一种人生追求,就在于“有趣”在某种程度上克制了人类的孤独。因为“有趣”,你得以游走闲逛在诸多事物之上,“交往”因此被生产出来,交往是孤独的抑制剂,也是因为“交往”,有趣的人可以理解更多异质于自身的他者,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无数个他者的灵魂,在“交往”的场域内相遇,彼此获得了延展的机会,人生因此得以丰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大,阅读是基于文本的,如上文说到的,文本是一个人灵魂中瑰丽的遗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大媒介,灵魂相遇交融的最大场域,便是文本。基于文本的交往,要甚于实际生活中碎片化了的交往。这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往活动不重要,见面问好,郊游聊天,都是交往,但如果涉及到灵魂深处的交融相遇,就必然是文本了,因为非审慎沉潜是无以抵达灵魂的。所以,一个有趣的人,离不开书籍,在书籍之中,自己的灵魂与他者相遇,彼此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有趣”真是一个极好的词汇,这是生命最灵动的状态,是对有限的生命最佳的使用,是生死之间,天人之际最深沉的却最真实的样态。一个有趣的人,可以说,自己的生命不曾被浪费。“有趣”这个词,包含了博学、宽宏、成熟、坦荡等诸多生命中美好的品质,“有趣”作为一种生命的状态,在游走于文本的过程中,人们趋近甚至达到了。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值得庆贺。是你们的坚持给了我们条件和便利,让我们能够寻找到一种方式,去做一个有趣的人。


最后,感谢所有的读者,愿你们成为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