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檔案·翟墨】章韶华│美学的第二次诞生——我读翟墨




翟墨


  一、博、大、精、深、和

  翟墨的书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博、大、精、深、和。

  翟墨的知识面出奇地宽,他的研究已经横跨美学、美术、摄影、设计等十几个艺术门类。前两年我曾计算过,在他的著作中,至少涉及了四十多门学科,从理论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到宇宙学、生态学;从社会学、哲学到心理学、伦理学,甚至宗教学、性格学。当然,他自己的美术专业领域就更不须说了。 


  善于从“大”看小,大处着眼,是翟墨作品的又一显著特色。评价一幅画、一组照片或一本书,他总是从诸如时代性、世界性、人类进化阶段、艺术思潮前沿等不同的“大角度”去把握。由于有知识之博和眼光之大作背景,有美学之美和文学之文作基础,他的作品每每给人以胸襟坦荡、立意高远、视野敞阔的强烈感受。


  长到几十万字的巨著,短到几百字的序言,“精”雕细刻到“咬文嚼字”的地步,也是翟墨作品所特有的。以《圆了彩虹——吴冠中传》为例,洋洋洒洒40万言,从标题到行文,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段段都既像散文一样美,又像诗歌一样妙;既有作家的生动,又有哲学家的深邃。精益求精,精美绝伦。


  文章的个性、新意和价值都是因为“深”,深刻因而独到的分析,深邃从而新颖的观点,深沉故而厚重的情愫,也是在翟墨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的。例如,美学界对于自己的徽章“美”字是最熟悉的,然而我从未看到谁像翟墨那样对“美”字作如此专门而深入的阐发。他在前人“羊大则美”的味觉说、“羊人为美”的图腾说、“女媚为美”的女色说等等基础上,提出“人/人为美”的“太极层楼说”。他指出:“美”字既左右对称又上下对称,既可以颠倒又能够滚动。它呈开放型,与宇宙保持着信息交流;它笔画齐而不齐,在秩序中藏着微妙变化;它共有9划,预示其魅力正在于未到十全十美;它上面的两撇像头朝下的“人”字,下面两撇是头朝上的“人”字,中间隔着四层阶梯——宛若亚当夏娃吃了混沌果、智慧果、生命果、通天果被贬下凡间,凡间之人又经色欲层、食欲层、情欲层、理欲层的追求回归天国的“大美层楼”。简言之,“美”是吃了禁果被贬下四重台阶降临凡间的“人”,也是重建信仰再登四重台阶回归伊甸的“人”。


  做到博大精深谈何容易,将其集于一身融为一体更是何其难也。


  翟墨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主要在于他这个人具有一种“和”的人格特点、“和” 的为人之道、“和”的思维方式。看他的著作,听他讲课,跟他处事,总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似乎他周围的每一物、每一事、每一人,都有供他学习、为他所用的地方,即使争论焦点问题,只要有他参与,也是从“和”开始、争论其间,以“和”结束。古人讲“和为贵”。的确,“和”了才能“贵”,才能使自己既博又大且精亦深。


  二、“大一美学”体系

  翟墨经过三十多年的“苦修”,终于在耳顺之年确立了在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大一美学”体系。

  

  翟墨几十年来孜孜以求的是“内美学”与“大美学”的融通。他始终坚持认为,作为以美为直接和专门对象的学科,它本身也一定是美的。


  这种“内美学”被他找到了。他认为,美既不是科学美学所提供的实证体,也不是哲学美学所握持的硬标尺,美具有“非花之花”的那种非实体性,只有通过人的“神秘体验”才能认识它;美又具有“非雾之雾”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人的“特殊感兴”才能感受它。基于这种理解,他不仅要求自己的美学理论本身必须是美的,而且要求行文的构思、布局、表述,都要符合“内美学”的标准。翻开他的任何一本书,那奇特、奇妙甚至奇怪的富于弹性、充满“巧合”的逻辑结构,那或激情如澜、或柔情若水、潇洒自然、妙语连珠的“翟式语言”,每每使人感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享受“美”。


  翟墨对“内美学”的追求源于他的“大美学”观。他认为:研究美学,不能总跟在哲学唯心唯物或心物二元后面,在主观客观或主客二元的概念论争里兜圈子,“研究美学之花,不能忽视它赖以生发的宇宙之源、文明之树、人性之根、艺术之土,并且,惟有从这种寰宇大视野、文明长进程、感兴多层次、创造多样态,才能品悟美那看得见摸不着的花影与看不见闻得到的果香”。是呵,如此的基因,这般的孕育,其美学体系当然是“大一”的:

  “大”——宇宙有多大美就有多大,万有是多少美就是多少;美与宇宙血脉相连,从而可以把美理解为宇宙万物相关相系、体连灵通的“命脉”;“一”——不论宇宙有多大终以大道之“一”为系,不论万有是多少概以太极之“一”为宗。万事万物、千人千面、众圣众灵共秉着同一种宇宙之魂,从而把美理解为宇宙万有自身固有的同一种“质”。这样,“大一”便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了美的双重品格。


  我们可以把翟墨的“大一美学”体系概括为三句话:二经密码(、道德经);大美层楼(太极图中的美字四层楼);二四归一(二经是二而一,层楼是四而一,二经与四层也通而为一)。其所包容的大循环节律如下:

  1 混沌果(宇性):可还原宇宙(物理进化)——渔猎时代(群体存在)——智前文明(蒙昧)——互渗思维(困之/能商)——元美学(大朴包孕)——原始艺术(敬畏/物象)……

  2 智慧果(天性):不可逆宇宙(化学进化)——农业时代(族体存在)——体外文明(适存)——线性思维(知之/智商)——正美学(大理和谐)——古典艺术(典雅/意象)……

  3 生命果(人性):自组织宇宙(生物进化)——工业时代(个体存在)——体内文明(优存)——辩证思维(好之/情商)——反美学(大欲裂变)——现代艺术(挑战/形象)……

  4 通天果(物性):自创造宇宙(观念进化)——信息时代(类体存在)——全球文明(融创)——场流思维(乐之/趣商)——后美学(大同聚变)——当代艺术(共享/态象)……


  翟墨说:依照太极对称的规律,这太极“美”里的四个层级,也“同方逆向”地圆转对应。在动态平衡的过程中,每一层都有本层次的美;而各层次问题的和谐解决,则渐趋“理贯一而态万殊”、“万古不迁又片刻不常”的大朴大理大欲大同耦合谐振的“大一韵律场”。 


  “小宇宙通大宇宙,四级三跳登‘美’楼。”——这就是翟墨长期苦寻的美学之灵、艺术之魂。一方面,他通过对宇宙演化、文明进程、美感节律、艺术嬗变的考察构建了大一美学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大一之美又可以反过来揭示宇宙演化、文明进程、美感节律、艺术嬗变的美学奥秘。的确,“大一美学”体系的诞生,乃是美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大事件。


  三、“翟墨美学”

  “大一美学”体系的建立,当然是翟墨学术生涯中的最高成果,但是,最高不是全部。一个人的代表作就像冰川水面以上的部分,而更多更重要的是水面以下的部分。基于此,我经过反复慎重的思考,认为应当提出一个也许会令学界同仁不习惯的概念:翟墨美学。

  第一,翟墨创造一种“聚焦式的美学思维”,从而发现或进一步开掘了美学的源泉。

  从美学与哲学、科学的相关性上研究、丰富、深化美学,古已有之,时下更多。但是,把美学以外的力所能及的各种知识都用聚焦的方式集中到一点,进而把这一点视为美中之美的大美“奇点”,却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以翟墨对“二经”的分析为例,他写道:“中外典籍浩如烟海,我独独择取西方的《》、东方的《道德经》作为美学新眺望的切入点和奠基石,缘于我发现‘二经’是深植‘美根’的母土。前者启示我以历时态的线性视野关注人类‘失乐园——复乐园’所经之文明进程与层次;后者引导我以超时空的非线性体验把握美那变动不居的活跃精灵。‘二经’精髓融汇成本书多维太极球里旋转不息的大美层楼。”短短几百字,已展现出作者的多级聚焦:先是将东西方浩如烟海的典籍聚焦为“二经”,接着将二经聚焦为“大美层楼”,接着又将大美层楼聚焦为旋转不息的“太极球”,可谓神妙至极。

  翟墨认为,日月星辰、山川大漠、男女老少、花鸟鱼虫,各有其美,但这是具体的低层次的美,而真正的美乃是不同而又相关、或者不同也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的聚焦性微妙联系。例如,男人有男人的健美,女人有女人的媚美,但是美学所追求的应当是这两种美的“聚焦之美”,如爱、性、情、责任、奉献,甚至于斗嘴、争吵、忍让。

 

  第二,翟墨还创造一种“普适性的美学思维”,从而进一步扩展了美学的价值。

  这似乎是与前一种相反的美学思维方式,而实际上则是源于斯又高于斯因而也更难把握的一种美学思维。这种普适的美学思维包括两层意思:其一,从对象中发现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这种美再去解释包括“对象”在内的众多事物,用以达到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的目的;其二,有些美是“具适”的,有的美是“特适”的,而只有那种“大一”之美才是“普适”的,才是美学应当追求的。

  依据这种普适的美学思维,我们会发现,原来以为美的东西有可能是丑的,原来以为最美的也可能是一种幼稚或错觉导引下的幻象;甚至,借助大一美学,人们会在爱妻、娇女、知己那里发现更深刻的美或从未想到的丑,从而使之双双获得美的升次。的确,这种普适性的美学,才是有价值的美学,才是摸不着却用得着的美学。


  第三,翟墨发现一种“多因网的美学思维”,从而确立或进一步调适了美学的位置。

  美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美学中最根本的问题。翟墨对此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他看来,美不是孤立的实物、实体,美也不是状态、形象,而是一种多因交织的微妙关系之网、神秘流变之场。正是这种关系者之间的“相关相系”——因彼此具有共构性而“相关”、具有可构性而“相系”,方才使得关系者或实物体亦即对象获得了美。比如,一位妙龄女郎并不比其他女人多一点东西或少一点东西,而她之所以美,是因为她的五官之间、肢体之间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以及这气息维系着的五官与肢体间的“合理”关系。所谓合“理”,也就是合乎宇宙精神、人类特质之“大一”在青春女人这里的要求,亦即合“美”。


  翟墨所理解的美在本质上是一种通向未知的微妙神秘的超时空关系,美只能存在于微妙关系的神秘网结网孔之中,所以他在“美学新眺望书系”的“主编寄语”里写道:“看得见的链环,我们叫它‘规律’/ 看不见的联系,我们称作‘神秘’/ 每一种存在,都是多因网上绾纽的一个网结 / 每一种道理,只是未知海里捕来的一条小鱼”。


  第四,翟墨还发现一种“悟超态的美学思维”,从而体验或进一步澄明了美学的境界。

  过去我们常常在“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的激烈争论中执著一方不可自拔,因而与超脱的轻松和美的体验相会无缘。翟墨认为《老子》中的“惚恍”、《庄子》中的“象罔”更接近美的形态;而道佛两家破除执著、不落二边也不落中间的“悟超思维”更易于捕捉到这种形态。他解释说:“悟者,五口开心,觉也;超者,应神秘召唤而走,跳也。”这种站在灵魂的制高点、脱却一切低层次的冲突、烦恼、羁绊、遮蔽而与宇宙信息相沟通的寥廓胸怀和澄明状态,不就是“逍遥游”的玄妙境界吗?这种进入创造沉酣的物我两忘的高峰体验,不就是人类自创伊甸园的天籁玄感吗?


  综上所述,所谓“翟墨美学”,就是以聚焦式的美学源泉思维、普适性的美学价值思维、网络化的美学定位思维、悟超态的美学境界思维为思维方式的大思维美学,翟墨就是用这种思维方式确立了美学来源、美学价值、美学定位、美学境界的新理论美学;当然,它同时又是以“大一美学”为代表的、标志美学第二次诞生的暂时“非主流”的美学。


翟墨主要著作:

专著文集:

《美丑的纠缠与裂变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当代人体艺术探索》,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艺术家的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外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绘画美》,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994年版。

《OK,永恒的艺术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艺术的第二次诞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圆了彩虹/吴冠中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998年版。

《彩虹人生/吴冠中画传》,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吴冠中画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曲流春水绕楼高》,台湾时周多媒体部1999年版。

《倾听星光》,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外国绘画经典》,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聚散依依》,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

《融创时代》,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大一美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主编丛书:

《20世纪中国大师画论书系》10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世纪外国大师论艺书系》12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书系》12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书系》12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艺术东西书丛》4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美学新眺望书系》5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版。


章韶华  国际自然与社会科学院院士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03年第4期)

本文内容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美术观察》杂志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Q号:52689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