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横县是如何打造脱贫致富利器—“扶贫车间”的


近年来,横县通过资金激励、政策扶持等举措,鼓励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并确保就业贫困户获得稳定增收。“就业扶贫车间”的建立,不但鼓励企业参与到扶贫事业,而且还帮助了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让贫困户收获幸福感和获得感,唤起其自我脱贫“造血”的斗志和信心。

 政策有道 岗位设在家门口


横县那阳镇永华手套加工厂里的员工多为留守妇女,主要来自那市社区、三合村委、上茶村委,工厂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一直本着“惠民”目标,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和留守妇女就业,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近年来,横县多次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不少乡镇把学到的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采取“经济能人+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成立了“就业扶贫车间”,把“就业扶贫车间”建在村里、岗位设在家门口,较好地解决了留守妇女、贫困户就近就业、脱贫增收问题,使“就业扶贫车间”成为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横县的就业扶贫车间分为厂房式和居家式两种模式,为了解决村中留守妇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们通过专项扶贫资金、免费技能培训、致富能人等方式介入,促进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互助多赢。”横县人力资源保障局局长黄元海说。


在横县马山乡汗桥村,2017年10月通过“经济能人+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引进本地手工加工型企业,利用10万元扶贫资金购置机器设备,腾出村委闲置的3间办公室成立“小康玩具厂”加工点。村里留守的妇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免费参加培训后即可上岗就业。目前,玩具厂拥有30台机器,吸收30多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9人。


“小康玩具”加工厂是横县首批就业扶贫车间,在马山乡四个村委发展了就业扶贫加工点,分布在汗桥、西竹、罗板和双桥村委。目前,横县马山乡小康玩具加工厂拥有机器120台,带动就业180多人,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多人,为居家留守和贫困家庭的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致富有路 唤起脱贫致富信心


“我们厂采取免费培训、随到随学的方式,并提供原材料,让农户领工回家完成产品制作,再由厂方统一回收销售,现在有2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自家进行编织工作。”横县高福编织工艺厂负责人罗辉兴说。


目前,横县抓住政策宣传落实,不断加强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就业扶贫车间,结合当地传统文化 、自然生态、产业基础等引导贫困劳动力居家从事工艺制作、农产品加工,让农村贫困人员实现在村门口、家门口、灵活就业。


据悉,横县统筹整合各部门职能优势,形成广泛参与扶贫培训大格局,落实培训补贴,推行项目制培训,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引导贫困劳动力、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政策落地生根,帮助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


今年全县拟创建‘就业扶贫车间’30家,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900余人,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189人。目前已组织认定3家,为49名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横县扶贫办主任陆世杰说,“就业扶贫车间”办进村,不仅方便群众就业、增收,也极大的提升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


信息来源:中新网广西


编审:刘小卫

编辑:王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