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幼儿园与您分享——蒙台梭利教具和玩具的区别


蒙台梭利教具和玩具的区别

蒙台梭利工作材料(Montessori Materials),即蒙台梭利教具,它给幼儿提供了一种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是建立在对幼儿的认真观察与仔细思考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每一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都独具匠心。 蒙台梭利教具不是供老师授课使用的工具,而是提供给幼儿做“成长工作”时所使用的“材料”,它们并不是辅助老师上课的物品,而是让幼儿进行自主教育、自我探索的媒介。蒙台梭利教具和普通的玩具是截然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目的不同

蒙台梭利教具放置在准备的工作室里,有严格的使用规则,具有特定的教育意义。它能够帮助儿童生命的自然成长,心智的自我建构,实现系统的感官训练,并促进肌肉功能的协调发展,让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获取精神营养,实现自主教育,发展个体的潜能。

玩具则是以迎合儿童的喜好为目的,不具备教育意义,儿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因此,玩具不具备培养儿童的专注力、意志力、纪律性等功能,对儿童的心智发展也不能产生启发性的作用。

 

(二) 形式不同

蒙台梭利教具大都源于生活中孩子熟悉的东西,无论是材质还是造型,都能给孩子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让儿童感受到自然界的界限与完美。教具的尺寸设计以适合儿童使用为准,充分尊重了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征与进程。

玩具是以模仿现实为主,材质和大小都与真实物件相差甚远,且在设计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颜色与形状纷杂。特别是对现代科技的利用,一些电动玩具、游戏和动画片融入了不适合幼儿的光、电、声等特技效果,令儿童眼花缭乱,天马行空,注意力分散。

 

(三) 特征不同

蒙台梭利教具的设计以顺应幼儿的敏感期为基础,充分考虑了适用的年龄和范围,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自主地实现潜能开发,并达到循序渐进发展的目的。同时,在同类教具间也有明显的过渡,即系统性很强,只有在幼儿熟练掌握了上一阶段的教具操作的基础上,才能步入下一阶段,这样能够帮助幼儿相关能力的巩固和提高。

玩具本身就没有系统性而言,它的操作方法更是随意和简单,不可能给予孩子系统的训练,也就很难帮助孩子稳步地发展智能,实现自我构建。

比如,日常生活练习为感觉教育打基础,而感觉教育又不仅以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为目的,它还是更高层次的数学、语言、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

蒙台梭利教具正是根据孩子的敏感期而设,它是系统而完整的,符合人类心智发展的规律。它可以确保幼儿教育系统而完善地实施,这是玩具或其它教育法无法做到的。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我们的教具使自主教育成为可能,而且允许进行系统的感觉训练,这种训练不是依靠教师的能力,而是依靠教具系统。教具首先提供了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物质实体,同时也包含了合理的刺激等级。

 

(四) 效果不同

蒙台梭利教具有 “错误控制”的功能, 这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自行地发现错误,进行更正,不需要大人在旁边喋喋不休地指导和照看,从而确保幼儿自主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教具提供的刺激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专注力。同时,由于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规则性强,要求幼儿必须尊重教具,这不自觉地就提高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责任感和纪律性的意识,帮助儿童实现了自我认知。

玩具不具有“错误控制”的功能,一般也没有规范的操作步骤可循,只能靠儿童的想象力。但是,这种由玩具而引发的想象力是杂乱无章的,没有明确的教育的目的,因而效果也就无法显现。同时,由于玩具在其应用过程中,儿童可以随心所欲、随其所好地随便使用或抛弃,这非常不利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责任感与纪律性的培养。

 

(五) 意义不同

蒙台梭利教具操作能培养孩子内在和外在的秩序感,这种功能不仅体现在教具本身,也关系到外围的一切。在教具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必须有秩序的取下教具,有秩序地归位,尊重它和维护它。如果两个小朋友都来选择同一件教具,那么其中一位就必须耐心等候别人用完之后再使用,不能争抢。这些规则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形成尊重、忍耐、礼让等人格,以及与人共存所需要的社会性的培养。另外,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并非总是一个人单独进行,有时是需要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才能进行,那么,孩子在与他人合作去完成工作时,他的社会性品格,比如,顾及他人的感受、自制力、独立性、协调能力、待人友善、助人为乐等也会由此养成。

玩具却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大部分玩具或玩具游戏都是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做。孩子在使用之后,往往会很随便地将所有的零部件混装在一起,有的会让父母代替他收拾。玩具所缺乏的正是无法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特性,进而破坏了儿童做事的计划性、系统性、纪律感与社会性。

方法与措施

也许人们会问,神游和心理障碍这两种思想偏离正轨的情况哪一种更严重,这很难回答,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与周围环境。我们发现,一旦实现正常化的环境保障了,那些沉浸于游戏或幻想的神游就比较容易治愈。就同一个儿童而言,年龄越小越容易治愈。这就好比一个人逃离了某个地方,是因为在那里没有找到他需要的东西,如果那个地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了他需要的东西,他还可以回去。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一些心理失调和极端易怒的孩子骤然发生了转变,他们似乎瞬间就从遥远的国度回来了,不仅改变了无秩序的工作习惯,而且在拥有了平静和满意后,还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转变,即偏离正轨的心理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些儿童经历了一种自然的转变,又回到了正轨。

心理障碍不是很容易克服的,即使在幼儿身上也是如此。心理障碍就像一道隔开或隐藏精神世界的墙,用来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侵犯,将儿童的心理与世间美好的事物相隔离。这些儿童让自己孤立起来,很难获得幸福与快乐,只能在自我封闭的舞台上唱独角戏。自我孤立的人把求知、探索、欣赏都视为“仇敌”。

更让人纠结的是,当儿童天赋的能力被引入歧途时,他会对所有他可能感兴趣和喜爱的东西都视而不见,这时学习反而导致儿童对世界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也就不可能成为他谋生的工具。

在蒙台梭利环境里,有丰富的教具与有益的活动,这对儿童有一种自发的吸引力。当这些偏差的儿童逐步投入到某些工作中去的时候,他们激动的幻想和坐立不安的动作就会消失,他们会平静地面对现实,开始通过工作完善自己,逐渐成为正常化的儿童。他们无目的的行动变得有方向了,身体四肢能够成为思想的工具,并以此去了解和认识周围环境中的现实情形,最终对知识的探究代替了他们毫无目的的好奇。

因此,蒙台梭利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注力的发展条件上,与一般教学法相比,她更重视环境与教具的重要性。她把“环境、教师、教具”这三个因素视为幼儿产生专注力的外在因素,而将自由选择、反复练习、动作的逻辑分析或对于错误的自我订正,以及对肃静的要求视为内在因素。蒙台梭利教具的真正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可以专心工作的对象,让儿童沿着自然轨道成长,实现幼儿的自我构建与心智发展。

教具的作用

父母应该陪伴孩子的成长,但为何要用玩具去占据孩子的童年,而不是采用更加有意义的形式?比如,蒙台梭利教具与活动,为何不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生活中来呢?

有一些人认为,没有蒙台梭利教具也可以进行蒙台梭利教育。我们并不否认这一点,因为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博大精深,可以渗透到其他的教学理念中去。但是,要实施纯粹的蒙台梭利教育,没有教具是不可行的。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可以借由外在的刺激来激发其内在的生命力,尤其当幼儿处于各种敏感期时,相应的刺激效果更为明显。正是据于此,蒙台梭利教具将各种刺激点蕴涵其中。我们知道,某个器官的机能与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其器官的活动,只要在其机能的敏感期内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产生对应的活动。在这个时候,儿童透过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的作用,能够很轻易的掌握其机能与能力。不过,这种敏感期是短暂的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后便会消逝。因此,我们必须在敏感期尚未消逝之前给予刺激。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答案就是“工作”!工作就必须有工具— 教具!这些教具让幼儿实现了自主教育和自我探索的目的,被称为幼儿成长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媒介”。

我们知道,现代文明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儿童无法从自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工具。这样,我们成人就必须为儿童提供能够起到针对性教育“工作”的环境,让儿童来从事工作,完善自己,而这个环境的中心就是蒙台梭利教具。

从儿童的内心角度来看,他们要进行自主教育,他们的需求极其敏感,既强烈又明显。我们必须对此做出反应,给儿童提供所需要的教具材料,否则,就无法实现自主教育的最大化。儿童就是这样,他们一旦完成内心的成熟,就会立即要求“新的教具”“新的活动内容”,他们一定要得到这些,以解决自己的迫切需要。

 “教具应当具有不断向上的作用,用以帮助儿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升,以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上升的每个台阶都需要具备文化内涵和更高级的形成手段,所以儿童每一步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不断更新的教具材料来达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准备各种新颖、形状更为复杂的教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自我练习中发展智力、毅力和耐心,发展抽象能力和创造力。在儿童发展的第二阶段,我们看到儿童在活动中,产生了一种不仅要在大脑中记忆教具形象,而且还要努力‘迅速获取知识’的愿望。”

正如史坦丁所说:“蒙台梭利教具的价值,对儿童来说虽然教具是直观的,但是它以井然有序的方法帮助儿童认识到外界的秩序,并向儿童展示外部世界的本质……是使儿童能够认识大宇宙真理的关键。……换言之,为了使发展方向尚未稳定的每个幼儿能充分发挥其能力,并尽可能开发其人格特性,必须要有特定的教具。” 

最后,我们并不否认玩具对于儿童生活的意义,但对于0-6岁的幼儿,玩具太多或过多沉浸于游戏和动画片,都会对其心理的正常化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的确,也有一些符合蒙台梭利教具的制作原理和特征的益智玩具,而且有的还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然而,尽管这样的益智玩具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甚至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但也只占到蒙台梭利教具功能之一,无法对儿童达成系统性的教育。这就要求蒙台梭利教师和家长们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去辨别哪些可以拿来当作“工作材料”,哪些可以放在某类教具中间充当一种过渡或延伸,以丰富蒙台梭利教具的内容,满足孩子探索与发现的愿望,使孩子的能力发展更为平衡。

特别指出的是,即使是蒙台梭利教具,也一定要小心,教具量太多也是不可以的。教具过多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导致儿童对教具的使用变为机械式的操作,使儿童错过了心理发展的最佳阶段。“在他们刚刚要发展时,却被这些教具绊住了、阻碍了,很明显是被这些教具阻碍了发展。儿童得到新教具时,注意力的减弱和不稳定,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疲倦,都表现在儿童内心活动受到明显的压抑,儿童的行为因此也变得很糟糕。他们沉浸于大声的喧闹、粗鲁的举止和懒惰的行为之中,他们要了一个新教具,接着又要另一个,因为他们陷于了‘毫无益处的浮华怪圈’中,他们不再敏感,只渴望减轻疲劳感。就像那些犯了类似错误的生活混乱的成人,他们软弱无力,毫无修养,‘正处在毁灭的危险状态’。如果没有人帮助孩子把那些毫无益处的教具从身边拿走,并给他指出出路的话,这个孩子几乎没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