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就要开始培养,宝宝大脑发育直接受它的影响!


瓜妈说:


我在美国的朋友淼淼最近在朋友圈po了一张照片,是美国的华人家庭自发组织的宝宝们的聚会。这样的场景其实在国内的早教班很常见,但是妈妈们自发组织的就很少。




我跟淼淼聊起来,她说,在她住的社区,这样的亲子活动相当频繁,美国妈妈从宝宝出生3个月后就开始带着宝宝参与各种社会化活动,不一定去早教班,但是聚会绝对少不了,因为小宝宝的社交能力跟运动能力一样,是十分重要的技能。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小宝宝在2岁以前几乎没有社交意识,为什么还要花如此多经历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除了上早教班,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文|淼淼

周末带14个月的胖嘟外出就餐,隔壁桌坐着个3岁左右的印度小哥,大眼睛眨巴眨巴。胖嘟一坐下来环顾四周就被大眼睛吸引了,对着他摆摆手一个劲地傻笑。人家友好地回应了一个:Hi~~这下嘟宝乐坏了,蹦跶蹦跶地手舞足蹈,要去跟小哥哥high five,baby间友谊的种子靠几个微笑就撩到了。


回想嘟宝开始对其他宝宝感兴趣是在9个月左右。基本上每周末我都会带他出去play dates(宝宝的社交玩耍时间)。这之前,他往往视若无人,自顾自玩。即使被人抢了玩具,也很少与其他孩子有互动,最多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我。9个月的时候奇迹般地发生了“与其他宝贝分享米老鼠事件"(我曾写过:最新研究,娃6个月起做好这件事,有效避免“可怕的两岁”!),并非偶然,这之后我发现嘟嘟经常有意识地想要加入其他孩子,会摸摸人脸蛋,拍拍人肩膀,虽然有时也是以捣乱的形式加入,分明是在求关注。



想要跟小伙伴玩耍的嘟宝(右)


想到前几天在美国育儿杂志上看到的,婴儿是先天就固有(hardwired)社会化属性的,只是如何被充分激发,于是让孩子从小就更social(社会化),在美国一直是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就连著名的“南方哈佛”范德宝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在近20年对8000所小学做的调查发现,学校中最优秀的并非是学习最好的“学霸”们,而是具有这10项品质的孩子:


  • Listen to others  倾听他人

  • Follow the steps  循序渐进

  • Follow the rules   尊重规则

  • Ignore distractions  专注

  • Ask for help 懂得求助

  • Take turns when you talk 轮流发言

  • Get along with others 合群

  • Stay calm with others 与他人相处保持平静

  • Be responsible for your behavior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Do nice things for others 做好事

 

这些品质其实更像社交技巧,让我们的宝贝们变成性格好的男孩、女孩们。“好相处”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优点,但其实对孩子将来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世界是个强调社交准则的竞技场,好相处的孩子起码都是按规则出牌的选手,不仅仅是具有合作性,而是懂得在主张自己的同时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这些好相处的孩子是天生的吗?


其实并不然,社交技巧是需要训练和培养的。在play date中我听到老外妈妈用的最多就是share(分享),take  turns (轮流), gentle to babies (对小宝宝要温柔)这些词句。从小建立起来的分享精神,秩序感以及对他人尤其是弱小者的友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们长大后的成长路径和行为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初级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



 

1


宝宝在两岁前没有社交意识,就要培养社交能力吗?


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孩子在2岁之前几乎是没有社交意识的,他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其他宝宝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个大玩具。那对于小宝宝来说,为什么还要培养社交能力呢?


美国的科学杂志一直主张2岁前要多进行社交刺激。想象下宝宝的大脑是一个硬件,所有的智慧都已蕴藏其中,而我们家长要做的正是如何为这个硬件配置合适的软件:将宝宝先天的能力与生活中实际的行为相关联,告诉他觉得冷或热的时候该如何表达,觉得害怕或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应该如何表现,运用社交来激发宝宝效仿这些“人之常情”往往是最有效的途径。




早在2001年《psychology today》(《今日心理学》)就已经提出:头两年是宝宝们建立心理基础的关键时间段,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模式直至成年。仅在第一年,宝宝的大脑从大约400克增长到了1000克。 虽然这种增速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大脑如何增长取决于情感上的互动,这当然就有家长在其中的作用。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Allan N. Schore研究称:“人类的大脑皮层在出生后增加了其最终DNA决定总量的70%,而大脑容量的扩张直接受早期丰富的环境社交体验的影响。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美国妈妈从宝宝出生3个月后就开始带着宝宝参与这种社会化活动,尽量给与宝宝充分的社交曝光(social exposure),同时也给新妈妈们创造更多社交的机会,缓解产后抑郁。


2


不上早教班,妈妈怎么带宝宝社交?


美国的社区育儿资源丰富,比起国内昂贵的早教班,周末有大量婴儿社交活动可以参与,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Play Date 社交玩耍


一般都是熟悉的朋友带着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们轮流在家里聚会,或者家附近的妈妈们相约在社区公共活动中心。家长们坐在角落里聊聊天,让孩子们自己玩耍,看他们如何从互抢玩具的陌生人到互相协作的小伙伴。


第一次play date 时建议宝宝总数控制在10个之内,并在刚开始时有一个自我介绍,与彼此打招呼的过渡阶段,这个家长与孩子间互相交融熟悉的过程(moms mingle), 宝宝们正在观察,确定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每个人都是友善的,并从中学习家长的态度和社交礼仪,等孩子们相对放松下来,开始逐渐有了互动,家长们就可以退居二线,静观其变了。


我所在的休斯顿社区,宝妈们自发组织play date


值得注意的是,最好成员相对固定,宝宝们的信任感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固定的小伙伴会让宝宝们有足够的安全感,节省社交预热时间。同时宝宝们也更容易从亲近的伙伴身上汲取与仿效。


第一次带嘟宝出去play date,他只有10周,10来个同月份的宝宝都还小到足够放在一张爬行垫上。嘟嘟趴在他喜欢的小哥哥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人家的脑袋,趁人不注意躺下的时候揪了人家一小把头发



嘟嘟(左)第一次跟小伙伴斗牛,眼神接触也是不躲闪。那一次小baby们此起彼伏的哭声,嘟嘟居然没受影响,全程保持乐呵呵的状态,放完电回家睡觉也棒棒哒。


其实这种play date群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休斯顿就有这样一个民间组织的妈妈群,同一年出生的宝妈们集中在一起,孕期答疑解惑,孕后互帮互助,宝宝出生后差不多月龄的宝宝就近分区域再派生出小的play date群,简单高效零成本,其实国内妈妈也可以借鉴。


2. story time 读书会


美国社区图书馆定期组织公益读书会,分不同的年龄层次:6-18个月,18-36个月,3-5岁,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段自由选择。参加过的幼儿段通常包含读绘本,唱儿歌,最后以群体游戏收场。


同样休斯顿的妈妈们也自发组织了一个微信故事会群,联系了社区图书馆租赁场地,内容以双语为主,有唐诗宋词也包括英语儿歌,最后在指导员的带领下,跟随音乐抱着宝宝们跳个小舞,玩会泡泡机,不亦乐乎。



宝宝们的读书会


3. Children’s Museum 儿童博物馆


休斯顿的儿童博物馆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宝宝社交中心。为何是儿童博物馆而不是儿童游乐园?馆区除了游乐中心,还有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参与的分类项目,包括科学类,金融类,生活体验类,艺术类,以及美帝特产super hero系列等。


嘟宝经常去的是2岁以下的小baby活动专区,人性化的设计和经过安全认证的防护措施,着重大运动能力的刺激。为新生儿设计了黄区,有加厚地垫,泡泡球和毛绒玩具,进行感统训练;为6个月到1岁间的宝宝,设计了大量训练趴和爬的障碍性通道,以及过渡到直立行走的扶站辅助设施,别有新意地做成了城堡状;为已学会了走路的宝宝准备了攀爬的小斜坡,滑梯和室外运动场地,以及模拟厨房,各类玩具小车。




嘟嘟从三个月以后基本每隔一周就会去儿博玩一回,这里见证了他从爬到扶墙走的全过程,也经历了被抢玩具,被推倒的所谓“霸凌”之举。我目睹了他从一开始看到陌生人就紧张的不知所措,到后来会主动去找小朋友加入他们;从一开始被抢玩具就委屈地大哭,到现在会不妥协地牢牢抓紧。惊喜于嘟嘟像海绵吸水,逐渐在社交曝光中习得了正确的社交技能。



正在社交的嘟宝(右)


4. 儿童主题公园


大休息顿地区的许多县都有自己的儿童主题公园,这些公园会有大型的儿童设施,比如蹦床,糖果色的滑梯和勇敢者道路,攀岩装置。足够空旷的场地用来给宝宝们进行户外运动,骑车,玩滑板,或者就是最简单地晒晒日光浴野个餐。很多公园周末还有farmer’s market (农夫集市),story time (故事会), kids’ music festival (儿童音乐节)等各种活动,让我们爱上溜娃。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举例,其实生活中任何的社会活动,对于宝宝来说都是社会化的有效输入:外出就餐,超市买单,商场购物等等,孩子们会从这些日常生活的线索了解周围的世界,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多让宝宝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与各种年龄层次的孩子接触,也逐渐了解到自己在不同社会团体中的角色:是主人,客人,哥哥还是弟弟。再长大些,他就会知道,这些身份背后要有需要有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


对于我们这些家长来说,育儿的过程也是育己 ,要先让自己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能量的社交浸润,才是给宝宝最好的成长土壤。正如一位美国的幼儿畅销书专家所说:“不要担心孩子从来不听你,而要担心他一直在观察你”。(Don't worry that children never listen to you; worry that they are always watching you.") 所以,注意自己的社交言行,是给宝宝上的第一堂人生课。



(作者淼淼:长居美国,育有胖嘟宝,一顆文艺二货的办公室主任。怀揣诗与远方,研究育儿经,大象无形,仗剑天涯。)


瓜妈最后说:


前天,瓜瓜约了土根去亲子餐厅,半年前见面的时候,土根还不太会跟其他宝宝互动,这次回国就大不同了,一直追着瓜瓜玩,两兄弟“你浓我浓”的,玩得不亦乐乎。



很多妈妈会问我,到底怎么陪小宝宝玩,是不是一定得上早教班?其实,今天文章里说的很多社交陪玩方式,我们都是可以借鉴的,早教班可以上,但也别忘了更多生活里的“早教”和“社交”。国内也有很多好玩的场所,比如公园,比如亲子餐厅,或者社区的空间,平时约上几个妈妈一起,让宝宝们自己玩,可能一开始并没有太多互动,都是各玩各的,掌握社交技能也还早,但正是在这样的场合里,宝宝们已经在观察和学习了,他在不停看别的宝宝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也逐渐开始形成分享的概念。


所以,趁着快过年放假,和朋友们约起来吧,小宝宝们也期盼着和其他小伙伴的约会呢!



相关阅读:

早教班的坑,我帮你踩了!精髓,帮你学回来了!上遍了几乎全城的早教班之后,我来告诉你几万元到底值不值得花!

不知道怎么高质量陪伴?这16个0-2岁陪玩小游戏,让娃越玩越聪明!

1岁后孩子玩什么更聪明?20个陪玩游戏简单效果好,每周不重样!

高质量的陪伴只是我们去陪娃?不!完全可以让娃来陪我们!




(好多麻麻说,为什么没早早发现我们,别担心,记得置顶,就不会看不到咱们咯)


相关阅读导航

关注公众号后,在公众号输入下面关键词,看攻略,听讲座,做辅食。


回复疫苗,获得宝宝最全打疫苗攻略,获得麻麻HPV疫苗详细介绍。

回复菌种, 看婴幼儿实用菌种的名单。

回复讲座,资深童书编辑手把手教你读绘本。

回复辅食海报,下载瓜妈倾心打造的食谱,详细到每个月的宝宝每天的食谱。


养健康聪明的娃:


做自信美丽的妈:


优质讲座持续更新:

  • 《讲座回顾|如何给小龄宝宝讲绘本?》

我是瓜妈,和好朋友、长居欧洲的Cindy给大家带来最靠谱的育儿知识和全球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