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孩子玩玩具

在某论坛上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说一个爸爸给小孩买了一套玩具,由于玩具十分昂贵,生怕被年幼的孩子损坏,于是爸爸代替孩子玩起了玩具,让孩子远远看着。孩子非常渴望去触碰玩具,但是被家长驳回,每次只有在旁观看的份儿,不久孩子对这套玩具也就没什么兴趣了。

像这种买了高级玩具又不让孩子自己玩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这无形中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无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培养。须知,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思维活动都有待遇动作的协调,而玩玩具正是培养孩子动作协调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由家长代替孩子玩玩具,孩子收获了什么呢?

代替孩子玩玩具无非怕孩子损坏昂贵的玩具,这涉及到家长给孩子挑选玩具上的观念问题。给孩子买玩具并非越高级、越昂贵越好,更不应该存在档次观念。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尽快得到知识,发展智力,激发和保持孩子的求知欲和学校兴趣,就该放手孩子自己去玩,通过自己动手去发掘新的知识。在选择玩具时当以物美价廉,切实适合孩子为宜。

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成为踏步不前的人,那么当他们正发挥着丰富想象力的时候不要说应该怎样怎样!

当我们觉得这样做不是正常思路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告诉孩子所谓的正确的答案。但是如果你是用“这个玩具应该这样玩“的语言来说,那孩子的想象会马上中断,他的创意也会随之消失。如果这样,延续到以后,不思考,没创意(因为我们告诉他们每一个东西都是有他答案的),那么这个孩子还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吗?他还能想出不寻常的好点子来吗?

虽然我们知道时间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特定的属性,也知道很多东西有着他固有的答案。但是那些都是我们成人眼里的世界,在小孩子的眼睛里,世界是彩色的,动植物也是会说话的,因为他们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力!

因此,每当孩子拿到一个新玩具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 “研究“,去发现,因为玩具本身的作用就是让孩子锻炼能力,提升技能,即使孩子不是按照常规方式来玩玩具,可是目的如已达到,究竟”应该“怎么玩这个玩具还重要吗?

从这件代替玩玩具的事情可以看出,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代替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下面这个案例,想象很多人都有屡见不鲜的感觉。每当放心时间,在学校门口定能见到很多家长踮起脚尖,翘首等候在校门外的场景。铃声一响,大门一开,家长们便蜂拥而至,纷纷替孩子摘下书包,中间有父母,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这样的场景在中国许多城市算得上是一大景观了。

“书包那么沉,会压坏孩子的。”“回家路上人那么多车也那么多,孩子一个人走回来迷路怎么办?”出于各种理由,家长替孩子在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生活中更是细微到系鞋带、穿衣服、缝纽扣……这本该是孩子应该学会的,却被家长一把剥夺了主动的权利,不知道,这是孩子的幸福还是不幸?在家长的庇护下,孩子失去了做很多事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试想,一个连基本生存能力都没有,对生活琐事都无法胜任的人,在今后的道路上又会如何?想比会处处碰壁吧。

除非有危险性,否则永远不要替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也不要干涉孩子正在做的事,孩子将会永远感谢你允许他自己成长。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必须经历一连串的冒险和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在他们的生活里,没有失败二字,所有的都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