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富养,才能把孩子养成有趣的人 -- 我对欧洲教育的观察

今天的文章,要从我学了一把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谈起。


姜爸带着大姜二姜,除了爱刷博物馆外,还爱去动物园和植物园。而且总爱拖着我这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自然历史白痴去。


我们在动物园的对话一般是这样的:


我们看到了下图的鹿:

(图片来自网络)

姜爸这时就会赵忠祥上身:那个是Rothirsch,英语叫red dear,一般在生活欧洲,北美和西亚,比如柏林附近就有。


然后大家看向我,我会说:嗯,中文里那是鹿。看着大家继续期待的眼神,再补一句:解说完毕了。


然后我们又看到下图的鹿:

(图片来自网络)

姜爸再次赵忠祥上身:那个是Damhirsch,英语叫fellow deer,从欧洲起源,现在在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也有。柏林附近也有。


然后大家看向我,我会说:嗯,中文里那是鹿。这次大家已经明白,不能对妈妈继续期待了。


然后我们又看到下图的“鹿”:

(图片来自网络)

姜爸继续赵忠祥上身:那个是Springbok,英语里也叫Springbok,主要生活在南非。


然后,姜爸就面带几分令我不安的期待,笑意满满地和娃们看着我。


我心里打鼓,十分后悔小时候动物世界没多看一点,硬着头皮对着满院子跑的“花鹿”研究了半天,得出了结论:“嗯,中文里这也是鹿。”


姜爸一脸”逮到你了“的表情,好笑的表示:这还真不是“鹿”。(你说我为什么要要求他学中文以示公平


迅速拿出手机把德语名翻译了教育我:“这是一种羚羊,好么?”(你有谷歌翻译还要每次为难我解说干什么?)


其实这也是我们去植物园和各大博物馆的常态。

在植物园里,姜爸解说:这是xx树,我解说:这是树。

大家一致抗议解说太单调。然后我会有所改进:这是棵大树。那是棵小树。


姜爸在自然知识,历史知识,艺术史,音乐知识,地理知识上全方位吊打我。任何一个相关话题,说起来都是侃侃而谈,年代,人物,事件,地点,全部顺手拈来。把我显得十分言之无物。

(每次写文都心酸地发现我成了衬托姜爸的反面典型)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眼见在娃们心里我的形象就要和无知、没文化划等号了,我赶紧滴奋发了。


平时跟着娃们读各种科普画本,。


还很没有自信地问大姜:你是不是觉得妈妈什么都不知道?

大姜却拍了拍我的手说:“妈妈,你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呀。你会讲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每次讲道理时还会举很有意思的例子。你看过那么多书,也知道很多东西啊,只不过和爸爸知道的东西不一样。”


原来在他眼里,我现在也是个有趣的人。





其实关于什么是有趣的人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很多年。


刚到英国时,每次听到欧洲同学们在老师提问时的侃侃而谈,旁征博引,聊起他们最近去过的南美洲那些国家的风土人情,聊起他们十七八岁进行的低预算背包游,聊起他们会的那三四门外语,聊起他们进行的那些时髦的运动,聊起诸如冥想、素食等时髦的生活方式,聊起他们各种擅长的爱好。


我都会觉得:我好土,好村,好无趣。


自觉像个农村大妞的我就思考了两个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有趣的人,怎样才可以做一个有趣的人。


我发现,那些有趣的人,或者说,让大家都想和他/她做朋友的人,大多精力旺盛,自信,积极向上,很照顾别人的感受,对某些方面有很深的知识,或者有过很多有趣的经历


在欧洲遇到有趣的人的比率要比出国前大很多。这绝对不是因为哪个人种就比另外的优秀了,而是教育理念和社会环境不同的结果。


以下,是我由这过去十多年对德国教育理念的观察为起点,浅谈一下:欧洲的孩子们,是怎样被富养成有趣的人。


而这种“富养”,还分为比较花钱的“富养”,和不太花钱的“富养”。我们先从(比较简单的)花钱的“富养”讲起:


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强健的体魄

和咱们中国孩子一样,德国孩子也会上各种兴趣班。不过一般至少会有一种运动课,游泳课更是小学必修课。从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基本是每个孩子必做的功课。


为什么爱运动是成为有趣的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呢?(甚至可能是最最重要的条件)


因为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让人的精力旺盛,体态优雅轻盈,身体健康,也给人平白添了份“人生赢家”的气质


比如很多父母都发愁的孩子有些驼背这件事,就可以很好的用运动解决。


这一点也可以从欧美的亿万富翁们身上发现比如亚马逊的老总在人生开挂前后的对比是这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国外版的亿万富翁都是这样的:


(最开挂的80后脸书老板马克糖山,图片来自网络)


(最开挂的70后谷歌老板谢尔盖·布林,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都看到了他们的超级强的经济实力,超级深远的影响力,有注意过他们的胸肌和肱二头肌吗?说好的书呆子理工男呢?


其实在我们中国古代,强健的体魄也是历来士大夫阶层对男孩的首要要求之一,比如古代男子安身立命的君子六艺中的射、御就是射箭和骑马/驾马车两种运动。


古代希腊对学者的要求也包含强壮的身体条件(奥运会也是古希腊人发明的哦),古希腊的哲学家一般都是这个样子的:


(图片来自网络)

在德国,即使像我同事一样的一般人,大家闲下来会聊得前三个话题中总有一个是:你最近在做什么运动。不做运动简直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对德国小朋友来说,游泳班是从几个月大就开始的,而且不是咱们国内那种脖子上套个圈在澡盆里泡泡,是正儿八经学游泳和潜水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足球大国,大多数的男孩在3岁开始都会去上足球课(也有上了一年就放弃的,像我们家大姜二姜):



专为孩子设置的各种运动设施和运动游乐场更是遍地都是





身为眼科医生的大姜姥姥也强烈建议,为了保护孩子们的眼睛,最好每天都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活动(最好是户外)时间。


其实什么时候开始培养运动的习惯都不晚。我在大学之前一直是个高度近视、驼着背、整天钻在书里的书虫,没有一项擅长的运动。到了大学以后才学会的游泳,瑜伽,跆拳道等。游泳和瑜伽一直坚持到现在,偶尔也撸撸铁。


如果你在担心孩子的驼背等体态问题,或者为孩子的近视度数上升太快担心,或者希望孩子将来长成精力旺盛,身姿挺拔的人生赢家,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吧。


不需太频繁,可以从一星期一次开始,逐渐加到三次最好。


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找到适合孩子的音乐表现形式

歌德曾经说过:音乐是一切美好行径的起源。对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这件事情,基本世界人民都是有共识的。


音乐操守也是古代中国君子六艺之一


德国父母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重点不在会几种乐器,会唱几首歌,而在于找到适合自己抒发心情的音乐方式,找到可以调动自己情绪的音乐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陶冶情操”


比如出生在德国的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曾说过:我经常在音乐中思考,在音乐中经历我的白日梦。


(图片来自网络)

或者柯南道尔(英国作家,不是隔壁漫画国的鲜肉侦探)笔下的福尔摩斯,也爱拉着小提琴来思考案件线索。


(图片来自网络,卷福版的现代福尔摩斯)

德国小朋友,大概从几个月就开始上音乐课了。我刚刚给半岁的三姜报的早教班和音乐班,因为我非常羞愧的发现和他同龄的小朋友都上了一两个月的班了。



当然,这个年龄的音乐课,更注重的是音乐调节心情的作用,磨耳朵似的培养乐感只是捎带的。


不过婴儿们对音乐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三姜基本三四个月开始,就会对他床头的baby mobile(音乐转铃?)里的舒缓音乐起反应了,正哼哼唧唧想哭,听到音乐就会静下来,然后慢慢地入睡(真的这么神奇,不过他大哥二哥用的同一个,从来没睡着过,也是因人而异)。就是下图这样的东西:


我的德国同事和姜爸的朋友们,几乎没人不会一两样乐器,不像咱们中国人学的一样技术娴熟,但随性起来吹拉弹唱一两曲,意境一般都恰到好处。


咱们中国的孩子,才艺班已经上得很多了,如果有空可以听听古典音乐,不含功利心的思考一下,哪种音乐更适合抒发自己的心情,更能够让自己做白日梦就更好了。


带孩子去看世界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这几句话后来演变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个人比较同意董其昌的说法,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非常重要。


行万里路,观察各地风土民情,可以开阔视野,了解到各种人和文化都有其不同之处,拥有更包容的态度和更客观的见解。


我一个同事,我怀老三,人家也怀老三,她前两个是一对5岁双胞胎女孩。


我们大约同时申请的产假,我申请了一年,她只申请了七个月,因为她老公也要同时申请七个月(德国的带薪产假可以夫妻合起来一共申请14个月),因为,他们一家人要周!游!世!界!


准备小宝宝6周大就开始出发。我听她说时,心情唯有下图可以诠释:



她说:孩子们马上就要上学了,以后就没机会这么长时间地带他们去周游世界了,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我忽然觉得我那些:三个孩子日程不好安排,这么多人怎么做饭,家里是不是会更难收拾的担心都好弱。


这种利用产假出游的不是一家两家。很多家庭都会妈妈申请12个月产假,爸爸申请2个月,和妈妈的最后两个月重叠,带着家里的大孩子去满世界游历。


孩子大一点的家庭,更是逢假期都出去游玩。不是那种到了景点下车照相,照完相逛街,逛完街买东西的游玩方式,而是更深入地体会当地的风土民情,拜访各种文化景点,住在当地特色民居的游玩方式。


各级学校也会组织各种旅游。姜爸就告诉我,他中学期间,学校组织过奥地利滑雪,观光过巴黎,伦敦,罗马等欧洲各大城市。也有很多到美国加拿大的交换机会(高中)。


咱们中国的父母其实很多已经开始注重带着孩子去旅游了,但大多还处于跟风游(听说哪好就去哪),拍照游(到景点拍个到此一游的照片就完成任务),浅尝辄止游(那种10天8国游之类的,游完什么印象都没留下)


哪怕不出国不出省,哪怕不是知名景点,哪怕一次只游那么一两个地方,只要可以观赏到不同的风景,看到不同的习俗,可以让孩子的阅历又多那么一点点,游历的目的就做到了。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上一条是行万里路,这一条就是读万卷书了。


宋代黄庭坚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网上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版: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我深深同意。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我觉得读书也可以让你非常聪明、非常跟得上潮流地爆粗。这也是成为一个有趣的成人的重要一点。


文章开头,大姜说我是个有意思的妈妈 -- 因为我会讲有意思的故事,讲道理时也举有趣的例子,其实都多亏了我爱读书,而且读的是五花八门、一般都是被我妈认为“没用”的闲书。


姜爸也有非常好的阅读习惯。不过他读得一般都是知识性书,这些年多了很多管理学书,无论如何,都是“好好学习”型的书。小说读得不多。所以他在各种知识上可以随便碾压我,但讲得故事却不一定有我的有趣。


在前一段的推文《德国制造的娃都在干些什么》里,我也已经分享过,德国教育理念里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注重的。


德国城市无论大小,都有很多社区公立图书馆。只要付上一点押金办个卡,就可以免费借书(有些收些象征性的年费)。


幼儿园定期会带两岁以上走路利索的小朋友拜访图书馆。娃们从很小的年纪起就养成了在图书馆安静翻书的好习惯。


作为世界上人均拥有图书量最高的国家,几乎家家客厅里都会有那么一面书架墙,而且上面的书都是常翻常更新的。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越小,阅读的习惯越好养成。买上一些有趣的绘本,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一会儿,不用太多,每天睡前半个小时就好,就可以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翻看相册,发现姜爸和孩子们一起的照片里有一半都是在一起读书)


对家里大点的孩子来说,“闲书”多读些也没有太大坏处,涉猎可以广一些,内容可以多样一些,多知道些有趣的事情,才可以做个有趣的人


有一两个没用的纯爱好

在中国这种高度竞争的情况下,让父母安然接受孩子在“没用”的兴趣爱好上,花费时间和金钱,估计很难。


一个发自内心的爱好,却是让很多人保持内心平静快乐的秘诀,也是很多人用来减压的利器。还可能会让大家觉得这个人“很酷”。


比如收集点不值什么钱的东西,比如学个没什么人用的语言,比如打造两件木器活。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居然有人收集星巴克的马克杯,对,就是那个满大街都是的咖啡厅。他们发行城市特色杯子和纪念主题杯子,收集的人还不少。


(图片来自网络)

我认识一个姑娘,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会先去星巴克把当地特色马克杯买全了,再去逛景点。这在聊天的时候就是个绝佳的话题,大家对这种稀奇的事都非常好奇,照片拿出来也很好看呀。


再比如,朋友们都觉得姜爸会匈牙利语和古希腊语这两种实用性基本为零的语言是件很酷的事。


而在我为了更好看韩剧去学韩语时(多么正当的理由啊),我爸却问:学那个有什么用?


很多时候,那些“没有用”的本领和知识,反而是让一个人更有趣的闪光点。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对一些看起来既不可能对他上大学有用,也不可能让他变成百万富翁的事情感兴趣时,在阻止前千万想一想,说不定那会成为他一辈子的爱好呢。


下面,我们简单讨论一下不花钱的“富养”,这些方法,不花钱,但花的是功夫和耐心。


引导孩子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能够发现自我,很好的表达自我,是建立自信的基础拥有自信,是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非常重要的条件


德国在幼儿园阶段已经非常注重让孩子们表达自我。


德国幼儿园里基本除了画画房和餐厅之外,没有桌子。大家早上开始新的一天前,会围坐成一圈。老师不会站在讲台上或者一个特殊位置,而是和小朋友一起坐着,大家一起聊一下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即使一起唱歌也是基本随意发挥,唱的参差不齐,老师从不会说:你唱的不对,应该这样这样唱。孩子们从不会觉得自己的表达是错误的。(当然骂人打人还是会被纠正)


(图片来自网络)

去学校开一对一家长会时,老师会这样交流:这些是大姜喜欢的课程。这些是他不太喜欢的课程而不会说:这是大姜擅长的课程,这是他表现不好的课程。


因为喜欢,是以大姜为主体,他是主动的。而擅长,是以别人的判断标准为主,他是被动的。


作为家长可以做的,可以从尊重孩子的意见,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开始。这在我前面一篇关于发现自我的文《请不要举着“我是为了你好”的大旗来阻碍孩子的自我认知》里仔细讨论过。


对孩子的能力给予信任

我忘了是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育儿鸡汤:父母给孩子的信任有多大,孩子的能力就有多大


最近越来越赞同这句话。因为,感到自己的能力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才更容易建立自信


德国的父母非常信任孩子的独立能力大街上3,4岁(跟在爸妈旁边)自己骑车的小朋友比比皆是。一岁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吃饭,也要学着自己穿衣服。我的德国朋友里,没有哪个人的专业是父母给选的,父母顶多会提供一些信息,但都是自己选择想从事的方向。


不过咱们中国也有这方面做得很好的父母。


拿我举个例子吧。我在国外这么多年,其实有很多“不行,我坚持不了了”的时刻。这个时候,我就会给我妈打电话,她就会给我打一阵鸡血,然后我就回头咬咬牙,想尽办法坚持下来。


因为我妈,从我很小就是这么做的。她对我有着非常非常诚挚的迷之自信


最开始她也可能是心大,放任我读任何书。正好家里有位亲戚是专业作家,藏书非常非常丰富,我每周都借十几本来读。导致我在十几岁就读了诸如《香水》,《时代三部曲》(王小波),《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失乐园》等诸多少儿不宜的名著。


然后她就放任我自己旅行我在高中时,已经自己旅行过很多次。(那个时候拐卖儿童的情况没有现在严重,还是比较安全的。)


我做很多决定,成长自不同年代的她信息有限,不能提供参考或帮助,但一贯的坚定地相信:我女儿一定能行的。然后再给我举例,我几岁就自己干了什么。让我也相信我似乎真的可以做到。然后我就真的做到了。


下次,在孩子迷茫或者质疑自己的时候,或许可以试试全心全意的信任他/她。在孩子一时犯错的时候,或者可以试试等待他自己去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孩子一些事情做得不太好的时候,或许可以试试给予鼓励,并耐心等他/她自己摸索出来规律。


注重孩子的教养

在前面的文《千万不要这样教你的孩子说英语》中,我已经提过,英语的说话方式,要比中文听起来礼貌的多。德语也是一样。


孩子一岁多开始说话的时候,接到礼物,爸妈一般都会在旁边提示:Was sagst du?(你该说什么呢?)孩子提要求经常是:Ich will ……(我想要……),父母一般会纠正:Ich möchte(虚拟语气)……bitte(请/拜托)。


再大一点在游乐场里坐秋千等共享玩具时,如果有人在排队,妈妈们一般会教育孩子,要轮流,你玩了一会,也要让别的小朋友轮一会。


在学校里,大姜刚上二年级时,老师给每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分了一个一年级的帮助对象,在开学的前两个星期里,大姜需要带着这个刚入学的小毛头去吃饭,去体育馆和各种玩耍的地方,帮助他适应这个新环境。


成年人也是这样。我曾经和我们公司CEO一起出差,他每次上车前都帮我开车门,吃饭都是请我先点,非常尊重女性。姜爸和我出门从来都主动帮我拎包,进饭店等地方都会帮我脱下大衣挂起来。


在欧洲,绝大多数有着良好教育和家庭背景的人都有着非常好的教养。“傲慢”这个词,可能是对一个人最坏的评价之一。



作为一个妈妈,我也非常希望能把我的儿子们养成自信,有良好教养,精力旺盛,积极向上,对某些方面有很深的知识,有过很多有趣的经历的有意思的人。相信每个父母都是一样的。


富养,其实英语里应该翻译成“upbringing with a wealthy person's mindset”,也就是以富人的思维方式的教养方式。好教育,不一定非要用钱砸出来。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也欢迎大家的分享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