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探寻木头玩具的主人—— 鲁班暗榫造型技艺传承人冯乐耘教授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快乐又执着的退休教师——冯乐耘教授。他是鲁班暗榫造型技艺的传承人和创意人。在同龄人眼中,他或许是个异想天开、不安享晚年的老顽童。在我们青年人眼中,他却是个不忘初心、敢想敢做的追梦人。冯老师和他的玩具木头有着怎样的渊源?就让我们跟着一群志趣相投的信管学子,走进鲁班暗榫动物造型、走进冯教授。

“我感觉到:兴趣、理念、决心、坚持,都很重要,不懂不要紧,要真的踏下心来去学、去做,一定会从不懂到懂,从不行到行。”——冯乐耘教授


图1 “暗榫”斗牛系列之一:

《坚持》

图2 “暗榫”斗牛系列之二“激战”

图3 九号雄狮拆开后的

22个模块

他是谁?
冯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原档案学院的老教师,今年已88岁高龄。他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家中不足5平方米的阳台工作室,哪怕把阳台搞得木屑飞扬,他和他的的老伴儿也总是乐呵呵的。16年来独自一人完成了近50件作品。他对暗榫造型付出的辛劳是儿时爱好的延续,是自己追求梦想的执着,也是对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的一份担当。

图4 冯老师家中由阳台改装而成的

工作室

他和榫卯之间有怎样的故事?
1
生活环境中的记忆——一知半解

从小生活在榫卯的环境中,他家的房子、床、橱柜、桌椅统统都是用的榫卯结构。虽说身边触手可及的家具几乎都用到榫卯结构,但只在家具损坏时才看到其暴露出的榫头、卯眼,终究还是一知半解。

图5 榫卯结构的桌子和椅子

2
父母的影响——天赋异禀

母亲有一手好针线,父亲手工精巧还练得一手好字,做玩具、画画、扎风筝都不在话下,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冯老师从小就喜欢并且擅长做手工、画画,这是他异于常人的天赋,亦是他日后学习榫卯技艺的能力基础。


图6 合家欢(在扬州江都老家屋前合影)

3
小学的引导——埋下种子

小学时,在李朝伟老师的指导下,年幼的冯乐耘做榫卯玩具“竹狮子”脱颖而出,被学校送去扬州市展览,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了一粒喜爱手工艺的种子。


图7 冯乐耘老师小学时的作品

4
工作经历——熏陶与启迪

20世纪40年代,时局动荡,冯老师既没时间也没机会再接触这项工艺。直至70年代,他有机会去故宫博物院工作了三年,满是榫卯结构的故宫建筑群和明清家具让他仿佛遨游在榫卯的海洋中。学习了更多榫卯内部结构的秘密后,幼时埋下的种子开始萌动了,他幻想运用“鲁班锁”的“暗榫”技艺,将“鲁班锁”变异为“动物造型鲁班锁” 。


图8 故宫古建筑榫卯结构特写

(来源:百度图片“北京故宫”)
5
退休的契机——实现梦想

,1993年有机会出差九华山,在市场上见到一根二米长很粗的楠竹,决心买下并扛回了北京,为做“竹狮子”备料。小学时做的那个“竹狮子”早己丢失,但埋在心里的那粒“种子”没有丢,利用退休后的闲暇时光,经过回忆在2000年做了出来,给它起名为“一号雄狮”。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连续做出了十二个雄狮,技术上也不断改进,实现榫头外露的“明榫”到表面美观的“暗榫”,从采用胶粘剂连接到 “九号雄狮”的暗榫连接。至此“鲁班暗榫造型”实至名归了。


图9 冯老师连续完成的12只雄狮

6
迟暮之年的执着——梦不停息
鲁班暗榫造型已经成型,但冯老师的梦想还在继续。
第一步是向工艺品和艺术品迈进,为了避免作品在把玩之余只能闲置在一旁,他致力于将“暗榫造型”玩具做成艺术品,以长久保存观赏。
第二步是走进课堂,在科学院科技史研究所的帮助下,在北京市第七中学设置了非遗“鲁班暗榫造型”选修课,目前已进入了第六个学期,虽然学生人数有限,但却是传承文化中重要的一步。

图10 北京第七中学高一学生

“鲁班暗榫造型”选修课课堂


第三步是申报 “非遗”项目,2011年冯老师获得北京市昌平区区级“非遗项目”“鲁班暗榫造型”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在申报北京市市级“非遗”项目中虽然落选了,但他依然热情不减。
“我对我的项目很自信,我十分注重榫卯结构中“暗榫”的神秘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十分注重古代益智玩具的智慧与技巧,十分注重传统木雕的精湛的技艺。我把这三个方面的传统的古老技艺的精髓汇集在一起,形成了“鲁班暗榫造型”这个独具特色的技艺。这是很可贵的,想到这些,令我兴奋。”(摘自冯老师的个人年度总结“我的2014”)

第四步是走向市场,冯老师的木头玩具吸引了几位企业家的关注,他们希望借助市场化的手段将暗榫造型这门艺术传播开来。但由于工艺上的复杂要求,如何将“暗榫造型”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并有所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今年我已是87岁的老人了,身体还算可以,按照我现在的劲头,暂时还停不下来。”——冯乐耘教授(2015)


图1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榫卯传承课题组学生采访冯老师
(右三为冯老师)
冯老师将迟暮之年奉献给暗榫造型,绝不仅仅是为了打发闲暇时光或是满足一己私欲,而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技艺传承的一份责任和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十分精彩。当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些基本道理之后,这些基本元素必然支撑着我们的兴趣和爱好、执着和耐心。也可以这样认为:我国非文物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连续发展没有中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份惋惜使他在逐梦的道路上越挫越勇、不断前进。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所以困难,是因为“人在艺在,人亡艺亡”,那些生动、鲜活却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文化,要想转化为静态的、可见的有形文化,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单凭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很多人加入了冯老师的队伍,但还需要更多人来壮大这支队伍,为中国传统的延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是“520”,各位事儿的读者们,事儿爱你们哦~(男士们别忘了下班回家带朵玫瑰花????)
(本文系“档案那些事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哦!)

撰文:王远红

编辑:魏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