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遗规》(一)

点击上方“大德智慧”可以订阅哦

文字来源:陈宏谋 《养正遗规》
整理编辑:藤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前言:《养正遗规》是清人陈宏谋先生辑录的《五种遗规》中的第一种,主要是有关养性、修身、儿童及青少年启蒙教育、读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是一部童蒙养正的的重要典籍,对于童蒙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人知道的很少,为了让更多人更直接的了解从小教育孩子读书修身的方法,大德堂会陆续将部分篇幅及注释给大家整理呈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正遗规序 

陈宏谋

【原文】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lǘ)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余每见当世所称材子弟。大都夸记诵。诩(xǔ)词章。而德行根本之地鲜过而问焉。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繄(yī)岂泉之咎(jiù)哉。汩(gǔ)泥扬波。父兄之教(jiào)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弘谋公余考昔贤养正遗规。择其简要可通行者。厘为二卷。篇帙(zhì)无多。本末略备。用以流布乡塾。俾(bǐ)父兄师长以是教其子弟。毋轻小节。毋骛速成。循循规矩。虽蒙养之事。而凡所以笃伦理。砥(dǐ)躬行。兴道艺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于大学之涂。庶几源洁流清。于世教不无少助乎。钦惟圣天子昌明理学。文治日新。备员圻(qí)辅。分路扬镳。循行风俗。与有人材之责焉。故敢勉竭愚忱(chén)。具训蒙士。为郡邑先。其或以是为迂(yū)为固为琐屑而憗(yìn)置焉。余心滋戚(qī)矣。
           
乾隆四年三月既望桂林陈弘谋题于津门官舍

【译文】天下有好的教育方法,才会有真正的人才。教法的起点是从乡里街巷开始,人才的培养则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易经》蒙卦的卦象为山下流出泉水(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水),君子效法蒙卦的精神,要在日常生活中以切切实实的行动来养育其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在童蒙的时候就培养孩子的正知正见,这是圣人的功业,意义是极其深远的!我常见到现在那些所谓才子的孩子,不过是以会背一些经史典章、做些诗词文章自诩,却在道德品行这些根本的方面,很少过问。山泉原本是清澈的,流出以后就污浊了,难道只是山泉的过错吗?一个人随波逐流染上世俗的习气,首先是父亲和兄长教育的失职,再就是孩子草率不恭谨造成的。于是我在公务之余,推究古圣先贤给孩子启蒙养正的规范和方法,并从中选出的简明扼要、便于普遍施行的内容,整理成两卷,篇幅虽然不算多,但也大致上本末完备。目的是想要流通到各地的乡校,使家长和老师们可以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不要轻视细枝末节,也不要急于求成,应该严格遵循古人总结出来的教育方法。这本书虽然讲的是孩童蒙以养正的事情,但是一个人应该如何落实道德伦理,躬行圣贤教诲,增强道德学问,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如果像这样让一个人从小就能够把这些落实,将来等到读“大学”时,自然因源洁而清流,对现在的教育不也是有所帮助的吗?当今皇上亲自提倡要昌明理学,天下道德教化日日增新,在京都培养的大批教师,让他们分别下到地方,用正确的方法去影响社会和百姓,负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我虽然愚钝,但愿也能够尽自己的一点微忱,准备培训启蒙老师,在这方面为各地方带个头。有的人认为这是迂腐的、过时的、琐屑的,故而不屑一顾,我为此感到心痛啊!

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他是清代广西及桂林籍官员中,官位最高(宰相),任官时间最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最多(12个省),政绩卓著而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康乾时期清官廉吏的代表,又是清代的理学名臣。他治宋代二程、朱熹之学,强调明体达用、知行合一。陈宏谋无论是为官还是治学,都是一代楷模。


大德智慧
微信号:guhandadetang
弘扬中国文化 传播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