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萃华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王昱的《仿黄子久〈河山清晓图〉》


  对于清代山水画,有谓“王派实有左右画界之势力”。“清初四王”“既承明末余风,故其家法仍宗元代四子。或融铸二家,自开面貌”(陈师曾《清代山水之派别》)。“四王”之后,又有王昱、王愫、王玖、王宸所组成的“小四王”。他们从学于“四王”,对继承传统同样有着执着的追求。  

  现藏于广西博物馆的王昱《仿黄子久〈河山清晓图〉》(见上图)为纸本设色,纵81.4厘米、横41.3厘米。画家在画面左上角自题:“己未仲夏,雨窗仿黄子久《河山清晓图》。东庄王昱。”钤“王昱之印”“日初”朱文方印,引首钤“爰求斋”朱文长方印。该作画于乾隆四年(1739),属于王昱的晚期作品。画家这幅《仿黄子久〈河山清晓图〉》并不是对原作的对临或复制,而是仿照原作的笔法、布局和意趣特征进行创作。在原作中,黄公望尽量避免一些花哨的设计。他较注重对普通素材进行处理,使其具有稳定性和质感,在平面中表现空间与纸、笔交会后产生的触感。在《仿黄子久〈河山清晓图〉》中,王昱没有对原作的主题与构图进行改变,还是以典型的三景式构图为主。近景岩岸上,三两树木伫立,按高低、大小排列。一小桥将左、右两岸连接。左岸岩石堆叠,右岸有一乌顶方亭建于树旁。画家以淡墨对山石进行刻画,皴法以披麻皴为主,并着重对山石的阴影部分进行皴染,再以淡赭色罩染。树叶以青绿与淡墨交相绘染。在松树的刻画上,王昱只对黄公望所画松树的形态进行模仿,在笔意上仍有差距,缺乏刚劲的气势。中景处,一溪流自山后湍湍流出。溪流四周的山石也因湿润的水汽而被染上一层赭绿色。几座房舍坐落于山谷中,周围大多有树木环绕。有些房舍临水而立,仿佛正迎接着归来的渔夫。画家在临水之处以黄绿色进行晕染,而中景高山仍以披麻皴为主,并采用干湿叠加的方法进行皴染。在矮石的刻画上,画家则采用以干笔为主的荷叶皴。在中景中,无论是对景物轮廓的勾勒,还是对笔墨表现的选择,画家都以自主风格为主,并未进行过多的临仿,但笔墨缺乏一定力度。远景处,山峦自西向东渐次高起。山谷处弥漫的轻雾模糊了画面,呈现出一派缥缈朦胧之境,展现出“妙若云气腾逸,模糊蓊郁,一望无际”(黄宾虹句)的境界。通过对远山的分析可以看出,王昱善于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山的走势与形态。纵观此画,画家用淡墨对景物大略勾勒、概括,交互使用湿笔、干笔组成紧密的块面,使物象展现出质感。从画面上看,王昱深得王原祁之传,笔墨均十分随意,无板滞束缚之态。

  王昱,字日初,号东庄,又号云槎山人、东庄农隐、樵云山人、丹林,江苏太仓人。他是“清初四王”之一的王原祁之族弟,从学王原祁,故他的绘画风格与王原祁相似。他常观摩宋元诸家山水,所作山水仿黄公望居多,笔墨淡而浑润秀逸,笔意在倪瓒、方从义之间,为王原祁所称道。纵观王昱传世作品可以看出,其绘画之风貌近黄子久,又兼具王原祁之意。王昱在画理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所著《东庄论画》一书,将其师承之画理与自身创作之感悟汇集成文字,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