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历史拾遗—客家人和人口迁徙

中华民族的文明兴起于两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中心都处在中原一带。中原向北为崇山峻岭,严寒贫瘠,向南为沼泽泥潭,瘴气丛生。


在古代,我们常常称北方人为北狄,称南方人为南蛮。蛮的意思就是未开化。秦汉时期,君主开疆扩土,但是北方也不过是现在的长城以南,长江以北——长江以南并没有多开发。汉武帝之后,开发力度加大,垦荒从陕西、河南、山东一带扩到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止于四川。以湖南为界,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四川都仍是蛮荒之地。


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由于身处异乡,对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其自称“河洛郎”以抒乡情。也就是说,客家人伴随着人口的南迁而产生和发展。人口南迁,往往是为了逃离大大小小的战乱。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十余年亡国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这近两百年的时光中。为了避难,百余万人口,从中原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衣冠南渡”,导致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


第三次南迁是在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及藩镇割据等战争影响。自安史之乱开始,唐朝由盛转衰,而且之后的唐代一直处于战乱状态,一直到灭亡都没摆脱。长年的战乱出现了第二个人口南迁的高潮,史称“四海南奔似永嘉”,之后“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期间,大量的人口逃入赣闽粤地区,致使这一带的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则是到了宋代,受金人南下,蒙古人入主中原及元末的影响。宋末客家人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失败后,为躲避元朝的追捕诛连,形成空前的大迁徙,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特点,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区居民的特征。元末明初的战乱,又触动了客家人的迁移。迁出地多为福建,迁入地则集中在嘉应各地。主要原因是嘉应各地位于岭南东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有较多的低洼丘陵地区可供开垦,加上在抗元过程中一度变为废墟,即响应“文陆号召从军勤王,崖山之覆,州人士死者十尽八九,井邑皆空”。故客家人从他邑迁来重新组合。由于大量客家人在元末明初迁入嘉应一带,从而使嘉应成为客家腹地,成为客家的聚居中心,拥有“客都”的地位。总之,这一时期的迁徙是在第三次基础上由赣南、闽西迁至粤东、粤北地区。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经过这六次主要的迁徙,客家人遍布中国西南各地,甚至向外纵深至更远的地方。由于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人均GDP在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明显变化。这造成一个现象——人口多,经济就发达。经过这几次主要的迁徙,除了客家人遍布中国西南各地,整个南方的经济和人口也自南宋开始超过北方。之后,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均超过北方。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进程完成。

客家人通过迁徙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型战乱和经济中心的南移。迁徙的先民们也许只想暂时逃离战乱、客住一段时间,慢慢习惯了;于是建造房舍,开垦田地,畜养猪牛,由暂时的客住到长久的家居。就这样,也就永远的“客家”了!迁徙的过程肯定是艰难的——扶老携幼,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终于挺过来了,形成今天这样一支有着数千万人丁的兴旺发达的民系群体。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遂有“东方犹太人”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