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只要真心为人民,扶贫何须非驻村?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针对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今年4月,云南省实施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截至目前已有111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今年全省派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近4万人。

  为扶贫,驻村庄,公仆没事都离岗,4万干部齐下乡。想想这场面都非常弘大。,。不晓得驻村扶贫是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发现近两年这个词特别火,各个省区都在大搞驻村扶贫。许多地方搞得更邪乎,比如广西不但抽调好几万的干部驻村,还先后几批次从自治区、市、县三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30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 

  按照要求,干部每周驻村要达到3天以上,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要自带行李和日常用品,不得占用群众财产,食宿费自理。可是,驻村扶贫虽然搞得如火似荼,要求的十分严格,扶贫的效果却大打折扣。据报道,光广西马山一个县就有3119名扶贫对象是“富人”;而内蒙古自治区为884名不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财政供养人员竟然发放低保资金高达1076万元。

  其实说白了,驻村扶贫不过是又一个形象工程。正是由于驻村扶贫雷声大雨点小流于形式,起不了多大作用,去年贵州千名不称职干部被召回,集中教育并军训;今年2月,湖北黄石56名干部因精准扶贫不力被“召回”,没想到这次云南一下子召回了1117名扶贫干部。虽然这1000多人在云南省今年全省派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近4万人中所占比例才不到3%,但却间接说明了驻村扶贫不切实际的一面。

  当然了,党员干部下基层和老百姓,特别是贫困的老百姓同甘共苦,帮助他们脱贫也是职责所在。可是,即使履行职责也不能这样干啊。这不是搞运动嘛!而且按规定,每一个公务员编制都不是随便虚设的,一下子可以抽4万人驻村扶贫不在岗,那他们原来的工作怎么办?难怪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这些人分身无术,不走走过场又能咋办?

  也许有人说我瞎操心。人家能腾出4万人下乡,早已经把所有工作安排好了,不然怎么能搞这么大的活动?可既然如此,那说明云南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的公务员啊,这是不是意味着有4万人都是可有可无,应该裁撤。这样一来,全省一下子少了4万吃皇粮的公务员,那老百姓的负担不知得减轻多少。又何必一面驻村扶贫,又一面让老百姓多供养这么多的人,这岂不是和扶贫的宗旨相违?

  退一万步讲,即使不裁撤这4万公务员,这样扶贫成本也太高了。你想想,4万人啊。下乡进村不可能走着去吧,那得多派多少车,多花多少成本?另外,大老远的来还得吃吃喝喝,这又得花多少钱?这对于一个贫困省区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啊!另外,云南就有4万,全国又得多少万?,范围这么广,如何确保不走过场,真真正正收到预期的效果呢?

  4万大军齐下乡,其实多是走过场。只要真心为人民,扶贫何须都驻村?烧香的不一定是和尚,也可能是熊猫;驻村的不见得都能扶贫,没准还在扰民。扶贫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伪和形式主义,否则驻村扶贫就会变成驻村致贫。扶贫的形式和办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国这么大,贫困人口这么多,、驻村扶贫运动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欢迎关注业主精品阅读(readervip),让您远离信息碎片化,小阅读大收益,做一个有品质,有内涵,有尊严的业主。  我们关注:1.互联网正在发生的大事;2.您身边热议的事情;3.业主周遭的权益维护。为您第一时间传递社会热点事件及相关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