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校园暴力?看国外这些高招!

校园暴力新闻

新闻报,广西省某中学20名女学生打群架,他们手持钢管、西瓜刀,场景堪比古惑仔电影,目前,学校已经报案,警方已介入调查。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不断传出校园,并且校园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往往由于施暴者是未成年人而不能得到应有的惩戒。


保护学生权益,一直是各个国家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我们不妨参考以下其他国家的经验,除完善相关法律把法规外,看看还能如何保护我们的学生。


1

美国 

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


目前美国所有州都通过了反霸凌法,与此同时,美国的立法标准也不断细化,即使是口头威胁也属于霸凌。


美国学校对校园霸凌行为更是采取零容忍政策,一旦学校发现霸凌事件,必须立刻行动,对严重行为可以直接开除。


美国司法机构和医院等公立机构,将疼痛用一到十级来量化界定,暴力事情发生以后,学生不仅要坐牢,而且会开除学籍,还要缴纳天文数字的保释金。


15岁至18岁的未成年犯罪,基于案情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当作成年人对待,可能面临多项重罪指控,其中仅“折磨”一项最高就可判处终身监禁。


具体案件中,法官会考虑这6个因素:未成年罪犯的独立思考能力、认罪态度、是否有前科、罪行严重程度,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等。


除此之外,美国近年来也向部分州的学校派驻警察,警察除了维护学校秩序外,还负责督学工作。



2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此外,2003年,澳大利亚相关部门根据常见的校园欺凌、暴力、骚扰等问题,。这是澳大利亚乃至全世界第一份国家级别的安全学校建设指导政策。


NSSF所指的安全学校是指以安全作为保障的学校,不仅重视传统校园安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安全,着力解决校园欺凌、暴力、骚扰问题。


NSSF的安全学校建设不仅以法律为前提,更加强调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参与,全方位合作。


为了给安全评估提供标准以及提供关键措施和实施策略,帮助解决安全学校建设遇到的实践操作问题,


NSSF从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学校管理层、校本政策、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等9个方面制定了安全校园建设的核心标准。


3

韩国

按照韩国的法律,对未满16岁的未成年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民间要求严惩施暴学生的呼声非常高,


,对一所女中的校园当中,施暴女生也被判处了1年到2年的实体刑役。


此外,。“警卫”除了警察之外,还有民间保安公司的保安、体育馆协会等人员。


现实中,只要学生向学校或教育厅提出身边保护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到学校或特定地点,向求助学生提供暗中保护。 



4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同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此外,日本成立了很多帮助受欺负孩子的民间机构团体,NHK电视台发起了百万人行动宣言,号召人们更加重视校园暴力问题,号召孩子们不欺负人,也不做暴力的旁观者。


政府专门成立了检查小组,监督教育那些无事甚至纵容校园欺凌的教师,文部科学省还制定了防止校园暴力问题的指导方针。


同时,为了鼓励受到欺负的孩子不要一个人承担痛苦,还开通了24小时对话热线。


5

德国

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


从爱护小动物开始,通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



6

挪威

挪威是世界上最先发起反校园欺凌运动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具有较好干预效果的“零容忍方案”,


这个方案是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在挪威146所小学开展的反校园欺凌实验,效果显著,实验学校欺凌案例大大减少。


该方案认为教师对班级控制力不足会降低班级凝聚力,而这会滋生校园欺凌。因此,该方案强化了教师的权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调高对学校和班级的控制力。


方案包括预警、干预等措施。学校通过“筛选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识别,强化对课堂和课外活动的监督。给学生强化成人坚决反对欺凌的态度,通过移情使学生远离欺凌。


一旦发生欺凌,学校会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召集各方会议进行处理,并以此强化学校反欺凌的态度,进而实现惩戒欺凌者的目的。

本文整理编辑自中国青年网、中国教师报

如认为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