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识百草02 — 紫苏


——于南中医药苑 10.05


上面这一张图,是我在10月5号拍摄的,叶、花、茎的紫色,清晰入目。色紫,故称紫苏也。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接着看看几张其他图片:




嗯,也是紫色。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全貌:




绿色!对,你没看错,到了正面它成了绿色。此时,你心里可能开始嘀咕了:不会还有全绿的吧?别说,还真有,请看:




这一棵,所谓是“根正苗绿”,浑身上下没有一丝紫色。


而它们全部都叫做——紫苏!


这是为什么呢?


本植物变异极大,我国古书上称叶全绿的为白苏,称叶两面紫色面青背紫的为紫苏,但据近代分类学者E. D. Merrill的意见,认为二者同属一种植物,其变异不过因栽培而起。又白苏与紫苏除叶的颜色不同外,其他可作为区别之点的,即白苏的花通常白色,紫苏花常为粉红至紫红色,白苏被毛通常稍密(有时也有例外),果萼稍大,香气亦稍逊于紫苏,但差别微细,故将二者合并。

——《中国植物志》


原来这是古今植物分类不同导致的,当然这深源于古今对植物的认识不同。古人以最简单的颜色不同分别命名也无可厚非,到了今天,我们再把它们分别称呼,已经不妥了。以后若遇见了,可不能一会儿白苏喊,一会儿紫苏叫了。同样,若是听到有人说白苏,我们就知道了那不过是叶子全绿的紫苏罢了。


紫苏是学名,大名,白苏是俗名、小名、别名。其实,学名只有一个,俗名却不少:


紫苏(通称)苏,桂荏(尔雅),荏,白苏(名医别录,植物名实图考),荏子(银子)(甘肃,河北),赤苏(山西,福建),红勾苏(广东),红(紫)苏(河北,江苏,广东,广西),黑苏(江苏),白紫苏(西藏),青苏(浙江),鸡苏(湖南,江西,福建),香苏(东北,河北),臭苏(广东),野(紫)苏(子)(湖南,江西,四川,云南),(野)苏麻(湖北,四川),大紫苏(湖北),假紫苏(广东),水升麻(湖北),野藿麻(云南),聋耳麻(广东),薄荷(湖北),香荽(广东),孜珠(四川),兴帕夏噶(西藏藏语),药材名:子为(紫)苏子,叶为(紫)苏叶,梗为(紫)苏梗,头为(紫)苏头(蔸)

——《中国植物志》


那么多俗名,你不用看了,扫一眼知道有那回事就行啦。下面我们回归到中医中药上,来谈一谈紫苏有何妙用?





——于南中医药苑 10.05


紫苏   气味清香,无毒,干燥后入药,在中药里很常用,它包括三个部分: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简称:紫苏、苏梗和苏子。



紫苏叶:本品辛温发散,入肺、脾经。既能散肺经风寒,又可理脾胃气滞,是用来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对于风寒感冒兼见气滞胀满者尤佳。


另外本品还能解鱼蟹毒。并可以行气宽中,安胎,对于气滞胎动证有效。安胎时,用紫苏梗更好。





紫苏梗:功效与紫苏叶相似,但发表散寒力弱,而长于理气宽中,安胎。




紫苏子:味辛性温,质润而降。入肺经能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入大肠经能润肠通便,善于治疗痰壅咳喘与肠燥便秘。



最后再说一句:

嫩紫苏清香,无毒,可以吃!

据说和鸡蛋搭配就挺不错

—完—


欢迎分享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