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下)

本平台为“张其成国学基金”公众平台


那这个同一的、根本性的东西是什么?用“一哥”的话来说,就是“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又是什么东西呢?王阳明这么解释的:“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适时便是圣人。”“良知”就是易道啊,它的本质就是善于变化。那这个变动不居的易道(良知),总得有点规律吧,所以接着王阳明说“见得适时,便是圣人”。变的那个关键点就是要“适时”,适时了你就也能成为圣人。


怎么算是“适时”?这就要说到王阳明的《周易》养生了。王阳明有一个“修身歌”:“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饿了就吃饭、疲倦了就睡觉,这就叫“适时”,“适时”了就算“良知”,就算通了易道,自然也就是养生了。这还不简单吗?多幸福啊,想睡了就睡,想吃了就吃。

可是,别忘了,“适时”也有不舒服的时候。比如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说:“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唯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郭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他觉得自己得失荣辱都看开了,唯一还对生死没有看明白,于是把自己关禁闭,日日夜夜地端坐在石头小黑屋里,沉默不语,反复探求最根本的“道”(良知良能),发誓不弄清楚就去死吧!

  

后人以为王阳明静坐格物是养生法门,这没有错,王阳明也承认“静坐是长生久视之道”。但关禁闭不一定舒服,“适时”是道,也可以不舒服。最后,我们跟“一哥”学《周易》与养生,不能光想着身体健康,应有更高的层次,即要健康、快乐、智慧

王阳明的学问最终是要有作为的,也就是《周易》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饥来吃饭倦来眠”说的是心态,之后还要成德为行。即内求本性里的“良知”之后,还要落实到行动,进德修业,振民育德。

而这些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拿“一哥”来讲,在南京和叛军作战,去贵州、广西平乱,一生艰苦征战,甚至病死在回来的路上,去世的时候年纪也不大。能说他懂养生吗?如果单纯用活得久这个标准来判断,他真不能算。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昏昏地痴活百岁能比得过“明朝一哥”不到一甲子的生命吗?




“张其成”微信公众号:入驻“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天天快报”以及“今日头条”。您可打开以上手机客户端,在“订阅”频道搜索“张其成”,点击关注,即可阅读“张其成”更多原创文章、视频。



【张其成国学基金】与您分享

中华国学、国医、国艺、国粹更多精彩。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