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实践中,体会父母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感 | 653期

“开心妈妈”

专注家庭教育18年

期待您的关注

与你一起成长

作者 | 隔云端 、若水

来源 | 《父母成长小组》Ⅱ组

“学•习”,“学”是理论基础,“习”是实践。

我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来体现学的效果和价值!



全职妈妈的生活也可以格外精彩

@隔云端,女儿5岁、儿子2岁


这个月中旬,我们全家一起跟孩子爸爸出差、顺便游玩,期间发生一件事,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的价值。


当时,我们住在临海边的一个酒店,这对游玩很方便,想玩就玩,玩累了回酒店就睡。


第一天,刚到的时候,孩子们兴奋得不肯睡午觉,一直到坐游艇返程回来的时候终于顶不住了、睡着了。这一觉一直直睡到下午六点多钟,孩子才起床。在一旁陪伴的大人们早已经饥肠辘辘,饿得前胸贴后背了,都盼着孩子能早点睡醒,赶紧去吃饭……


好不容易等到孩子起床,没想到又出现了插曲:孩子六点多钟醒来的时候,看到了有两袋不一样的沙滩玩具,一袋大一袋小(玩具是亲戚去买的,由于他不是很了解我们孩子,所以买来的大小不同的玩具。一般我们给孩子买玩具,会尽量买一样的只是颜色不一样,要不就是孩子自己选,这样他俩就不会发生争执。儿子从出生就有起床气,只要没有睡够,哇哇大哭是免不了的)。这一觉倒是睡了很久,但是没有睡舒服,再加上由于选玩具而引起的的争执,更加激发了他的起床气。哎呦,那个哭哦……把孩子抱到车子旁边,他也不肯上车,就在那儿哭,谁哄都没有用。心想:幸好我们带着户口本呢,否则过往的游人以为我们是“拐”孩子的呢?


于是,我让大家上车等待,我一个人在旁边陪着他,让他哭……结果哭到后来儿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了。爸爸是个急性子,等得不耐烦了,当时的想法就是不管怎样,把儿子哄好不哭就行。爸爸以为儿子是想要姐姐的那一袋玩具,所以就一直做女儿的工作,叫女儿把玩具让给弟弟。爸爸好不容易把姐姐说通了,赶紧跑回房间去拿玩具。


我叫爱人不要去,再等一会我就行了,爱人没理会,还是跑回去拿。等他把女儿的玩具拿过来的时候,我已经把哭着的儿子抱上车了,他想把玩具从窗户直接递给我,我说:“现在不用,先放到前面座位上。结果儿子更伤心了,女儿看到爸爸把玩具拿过来了,自己也想要,就叫爸爸给她。结果爸爸把女儿吼了一句:“吵什么吵,不要吵,女儿也不开心了......肚子也在一旁“咕噜、咕噜”的赌气着……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经过这一波三折,感觉今天吃的海鲜格外的美味,填饱肚子后,大家心情也很愉快。这时,我跟孩子爸爸说起了刚才的事.....我说:“我理解,你其实不想让儿子那么伤心的哭,想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刚才又跑回去拿玩具,其实是把事情搞复杂了,你这叫踢猫效应(见文后)。给你讲个故事(按照屈老师的模版自己编了一个)……”


孩子爸爸听完后,说:“你讲得很好,我要向你学习。


我最近对钢琴比较感兴趣,找到一个比较大的琴行,我跟工作人员说:“我想找一个资深的钢琴行家跟我讲讲钢琴,他给我推荐了他们老板,昨天约了一个时间去老板办公室喝茶。我们从钢琴聊到了教育,聊得非常愉快,分别的时候,钢琴老板说:“下次找个机会,我们组织家长会,邀请您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育儿理念和心得.......”


这太出乎我意料了,我只是聊个天而已,没想到还聊出对我这么高的评价。


前天,因为有时间,专门在隔壁邻居家呆了半天、蹭完午饭才走。邻居大姐对我说:“我太需要一个你这样的朋友了,要是早一点认识你该多好啊,我就不用经历那么多焦虑了......


认识她的时候,她儿子刚上一年级,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使真正的纯粹玩过来的,课本知识什么都不会。上小学后才发现,孩子完全适应不了,母子都很焦虑,我知道后我说:我帮你看看.....


现在儿子学习不用太操心,已经赶上来了,从那以后她非常信任我,她觉得我说什么都很有道理。


最近发生的这几件事,让我发现原来跟着开心老师学习一年来有这么大、这么多的收获。之前,其实我一直想着等孩子上学了,我一定要去工作,不然会被社会淘汰的。现在我发现,不上班、跟着开心老师学习也可以做一个有价值的全职妈妈!感恩开心妈妈团队让我的全职妈妈生活也可以过得格外精彩!



儿子当我的老师:教学相长的乐趣

@若水,儿子 9岁


今天早上,儿子收了“圣诞老人”(就是我,哈哈~)为他准备的圣诞礼物,于是迫不及待地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数学冒险岛奇遇记》。


下午,我开始提醒他复习功课。但是,儿子迟迟不肯行动,他说想要看动画片。我说:做完了你应该做的事情后就可以去看。儿子要求说:复习完这几张语文卷子之后要看两集动画片。我说:看完一集之后,再复习英语。儿子不同意,就和我讨价还价。


这个时候,在一旁智慧的老公出现了,没有当着孩子面反驳我,而是选择悄悄和我说:就让他看两集吧!于是,我同意了。我们就开始复习语文。


复习的时候,我邀请儿子当小老师来教我语文知识。儿子教的时候不是很有耐心,说这些内容要靠记忆的。有些地方他讲的不清楚,我就问为什么?他就很不耐烦的说:“教你这样的‘学生’教得好累呀!”我:“当老师的确很累哦!谢谢你的耐心。”


上午就看了五份语文试卷,儿子把之前做错的题目跟我讲解完。接着我就让他用iPad看两集动画片。


过了一会儿,他竟然主动说想和爸爸做奥数题。一共有五道题,儿子做出了4题,有一题实在做不出来,爱人和我也做不出来。儿子说:“头都炸了,不想做了。我说:“这道题真的很难,做了几回都做不出来。今天做题真是太值了!找到了一个大宝贝(跟儿子的约定:每一次事件的收获或成长,都是捡到了宝贝)。我和爸爸也不会做,我想去请教老师。”


儿子没吭声,我就自己去问老师了(微信),老师给了一个算术,但是我看不懂,于是就给老公看,结果他也看不懂,于是我就问儿子为什么是这样呢?可能儿子也看不懂,他显得很不耐烦、不想说。后来我又问老师为什么这么解。老师又跟我耐心说了一遍,但我还是不懂。想了一会,儿子说他懂了。


我崇拜的对儿子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大宝贝,我一定要把它捡起来。请问你能否教教我呀?”儿子跟我耐心讲了好几遍,终于,我能一知半解了,只是不好意思再问了(四年级的奥数题有些就已经好难了,连我老公数学不错的人也做不出,更别说我了,我一看题就晕)。


我说:“今天我要感谢苏老师这么有耐心的给我讲语文题和数学题,我决定今天晚上请客,请苏老师吃大餐,好好感谢苏老师。”老公接话说:“我是苏教授,儿子是苏博士。”我们全家人都笑了,儿子踩单车,我和先生租膜拜单车,全家一起骑着单车去寻找美食,感觉开心极了!


在推车下桥的时候,看到爸爸过来帮我,儿子也过来帮忙。我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谢谢你!”


后来在吃晚餐的时候,儿子对服务员也非常有礼貌:“姐姐,能不能帮我拿一个碗?谢谢!”我跟先生都对儿子表示赞赏,他以前总把年轻的服务员叫成阿姨,现在会越来越会说话了。我说:“你刚才叫姐姐,而且你是用请求的语气去问服务员的,你这样说让别人感觉很舒服,别人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去帮你拿碗了。”



“学•习”,“学”是理论基础,“习”是实践。我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来体现学的效果和价值!


我们都深知:学习的再多的知识,如果不去练习和实践,我们真的很难真正做到和掌握。这也是学生在课堂学完还要写作业的其中一个原因。


学习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因为可以让我们清晰正确的家庭教育理论和理念,这是有效行动和实践的方向和基础。


想要得到效果,更重要的则是练习。无论父母学了多少家庭教育知识,只有通过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掌握的情况,才能看到效果如何。所以无论你学到的知识是否有限,但都请你去做、去练习、去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学习的意义和结果。


无论是“全职妈妈的生活也可以格外精彩”,还是“教学相长的乐趣”,这些美好的结果出现,均来自于学员的坚持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去发现父母需要学习的意义,去体会学习与实践带来的价值感!


2017,坚持学习,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踢猫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即: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例如:

某公司的老总一大早因和老婆吵架,负气上班,坐到办公室里还余怒未消。恰好有位业务主管要汇报工作,老总极不耐烦地说:“这点事自己都解决不了。我要你们干吗?” 这位主管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回到了办公室。


这时,主管手下的一位办公室主任有事要请示他,主管极不耐烦地说:“这种事情还来找我解决?你们自己怎么不多动动脑子?自己想辙去!” 这位办公室主任碰了钉子,感觉很沮丧。


下班回到家刚坐下,儿子想问他数学题,他气呼呼地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先一边儿去!叫我清静会儿!” 儿子被爸爸的无名火搞得很郁闷,正要灰溜溜地走开,却被自己一向很宠爱的小猫绊了一下。儿子正窝着火气没处发,冲着小猫就是一脚,“讨厌,没见我心烦吗?叫什么叫?一边去!” 


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欢迎在文末右下角“写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