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遍地开花,正在给中国经济带来伤害?

PPP模式是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战略被提出的。其作为一种项目建设模式,具有两方面优势:


(1)在政府预算不足时,可作为一种基建融资手段。成功案例如北京地铁4号线。


(2)PPP为民营资本打开参与大型基建项目的入口,激励民资投向。但在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16年11月30日,中国总计入库PPP项目10828个,入库项目金额129598.67亿元。在中国经济转型迈入深水区的当下,PPP市场一片火热。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PPP的发展。但我们今天看到的PPP遍地开花的局面,真的是利好局面吗?笔者认为,PPP大规模展开正在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具体分析如下:



☑PPP模式强化了计划经济的功能,让国有企业无限扩张,严重挤压民营资本,蚕食30年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


PPP项目一般由政府发起。项目要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财政、规划、建设、环境、交通、金融等部门参与,然后由地方融资平台出面运作。所有的招标、设计、施工、监理、交付、运营等过程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参与把持。本地国有企业优先,外地国有企业参与。为什么呢?风险小,地方政府放心。


这样运作PPP项目的结果就是把“公私合营”变成了“公公合营”。有资金的央企及京沪财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和当地国有企业合营(合赢)。地方政府俨然“大老板”,在调配各种资源中广泛运用权力、命令和红头文件参与到经济活动中。项目的生死存亡要看政府“脸色”,这让人想起了计划经济思路。


反观民营资本则由观望到基本放弃,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民营资本基本没有话语权,而可能承担的风险却一点也不少。项目出了问题后,民营企业往往会成为“替罪羊”。如铁本事件。


(2)PPP项目在动则几十年的长周期运营中,地方政府领导可能换了几茬。新官不认旧官账,民营企业无力左右这一风险。


(3)大型项目需上百亿元,民营企业无处融资。


所以,PPP貌似热闹,其实只有国有企业能“玩得转”,受惠的也主要是公字头的机构和企业。


☑PPP 模式让政府深度介入到产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把政府从中立的定位逼到与民逐利的位置。极易腐蚀干部,伤害公信力。


PPP是长流程项目,在每个环节上都有大批的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而资本方往往为了项目推进,也乐意“有所表示”。有些干部会安插自己人做红色中介,有些家人出面承包分项目,有些安插自己的人员就业……


最终导致经济活动以短期快钱为追求。政府行为商业化、商业决策短视化。


PPP模式发明初衷为什么要有政府参与呢?因为只有政府才能保证项目的公益性,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反观我们现在的PPP项目,政府无一不是参与分红的角色,直接把自己置于一个利益追求者的位置。长期下去,政府的公信力呢?


☑PPP模式吹大了地方政府债务。未来,很多地方政府或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危机。


中国经济的大问题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经济学家高连奎估计,2015年地方债务占GDP的近60%,逼近警戒线。经济学家郎咸平则表示,按照希腊标准,我们每个省政府都是破产的。


在这种严峻的局面下,地方政府反而不管不顾,更大规模地上马PPP项目。污水和净水处理工程、高速公路、电站等项目靠收费还债。一些地方道路、垃圾处理场、桥梁与码头工程的盈利模式都是可疑的,未来拿什么还债呢? 


民营资本对此看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他们入股,等不到运营结束他们一定会卖掉项目变现走人。当一切决策基于短期效益时,做出来的工程或将面临无数官司……


例如,广西来宾B电厂是法国EDF投资的BOT项目,雇员只有300多人。这是一个真实的按照市场规律投资并以交回给广西政府的项目。来宾A电厂7000多人,发电量不如来宾B。 来宾B电厂每多一个员工上岗,就可能意味着来宾A电厂10个员工下岗。对同业的挤压是PPP项目巨大的副作用。地方政府一边花钱大规模上马PPP项目,一边又要大规模救助下岗工人。这种双刃剑模式将使政府背上沉重债务。


☑PPP项目严重伤害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损害国家核心竞争力。


PPP项目短期内是看不到经济效益的。如果大量资金涌入这种项目,社会创新创造的投资就会受到影响。


试想,中国的专利论文数量第一了,为什么没有硅谷那么多创新产业?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们有很多伪专利;另一方面是我们没有资金投入到长链条的科技孵化中区,专利成果“在睡觉”。现在大量上马的PPP项目,其采用的都是成熟技术,谁还投科技研发呢?


反观北美,政府也做了很多投资,但很少有政府自己主导的投资。遍布各行业的产业基金主导着行业的投资方向。政府基金一般以跟投为主。各产业基金对高科技、创新项目是非常热衷的。


最后,我们要看到,、水泥、建筑等领域。而计算机、生命科学、电子工程等高技术专业人才却缺少工作机会。


总之,,掩盖经济深层次矛盾,挤压民营资本,纵容地方政府变坏。如果今天不加以约束,明天需要用更大的成本买单。


(本文摘编自自设计院专刊,文章原标题为《PPP大肆扩张给中国经济带来空前伤害》,作者全军为立尔咨询首席顾问;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