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甯氏维朝公世系族谱印象(四)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让我们再次回过头来看看西岸坡的情景;自龙孺人过世,元凤元益两公未等老父分家便先知先觉外迁和筹迁,元位公在两兄和老父相继身亡后,合家亦随元贵嫂家眷同迁于西地(广西博白那林附近),不能说元英公后知后觉,公孝智双全,侍奉老母张孺人寿中正枕,妥善殓葬,后智迁灵山。成功迁居灵山十一年后,“又回去卖善田一斗给崇升(相品公之长房长孙,已过继到七房。)”,时在万历卅五年,公已六十一岁。后来移居的还有:长子元龙公移住那文山;四子元华公移住长塘,留住西岸坡的只有七房升崇公一家。田塘屋宇是不动产,带不走的。只好卖给留居的自家人,崇升公已经买下不少,如果再买下叔父元华公的两份,已经是大户人家了。最引人喝彩的是,元英公移住灵山之后,“公妣俱不知墓所”------。
      对于相品公元配庶配所出,有两个版本,博白版本龙孺人生一、二、三、四、五、九;张孺人生六、七、八,四房谱则记龙孺人生一、二、三、四、五、六;张孺人生七、八、九。虽未深入考究,但两说均元英公为张孺人所出。如果从九弟一家随五嫂家眷出走博白来看,前者可能性较大。
      造成福海公祖源模糊不清的现象固然有很多复杂的历史原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能确认甯举公不是福海公;并且两公相差130年,都是基于“福海公乃万历年间迁来灵邑官屯练尧家开基之甯氏支系始太祖”,和“甯举公乃九德公之子”的事实。此两项事实,是所有岭南甯氏族人、包括尧家甯氏族人在内都肯定了的历史。正本清源的历史难题就留给福海公的后裔梳理吧。想要说的是,笔者对汝陞宗亲深表敬佩。他的祖源探讨文章《福海公祖源之浅析》,竟能在事情扰攘了如此久远之后,以历史的广角镜头,透视深层的时代背景,排解众多的繁杂滋扰,清晰、睿智地理解80年前的历史。他独具的慧眼,肯定来自于他对近代地区历史的深透了解,能人之不能,才也。
      造成祖源模糊不清的现象可能还有多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胆敢试图在此略略探讨一下;
      Δ钦廉灵防地区甯氏混族而居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浦北寨圩的康乐除了居住着庸系族人,还有维朝系族人;灵山有举公系、相品系、庸系;深入到庸系“地盘”的横州校椅乡。也有相品裔。因为封建时期,地区相对封闭,天下又无二甯,杂处的族裔之间祖源信息容易互相混淆,“邻里闻知,踵门求问,各钞传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笔者摄录下的一本族谱,就是典型的“八段锦”。是上过甯网、用竹筒保管着的百多年遗物。
      Δ浓厚的封建意识,缄默着众人之口。有些历史事件,不敢挺身直说。例如本文之《印象(一)》,用“跨越障碍”作小标题。不跨越这个封建意识的障碍,就不能直面历史,所有话题都无从说起。
      Δ历史上不排除族内小范围集团利益的冲突,尤其是土客甯氏间的冲突。有些混乱可能是利益驱使而至人为故意造成的 。
      Δ更多的原因是因迁徙、生活困迫、,后人只靠互相口头传乘、互相抄袭而造成错误。
      以上的种种原因造成了多年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确认了福海公不是甯举公,是否一朝一夕就能让似曾相识之燕归来?有宗亲提出,维朝公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人,但其孙相品公却是正德年间的人,公孙两代相差130多年,与史实不符。这个疑问早在《岭南甯氏家乘初稿》里已经提出,笔者亦在《岭南甯氏族谱捕讹》里提到,众维朝后裔亦都知道这个迷团。笔者在自编的《岭南甯氏三个世系大事年纪》已经留下了维朝公前三代的问号,看来必须要增加到四个问号了。虽然至今未解此迷,而因此否认福海公非维朝裔尚且可以,但也不至于就否认整个维朝族裔。这个迷团迟早必须要打开。还要告诉各位宗亲;甯举公和福海公也正好相差130年;前文提到的博白元贵公有后裔临宥公至凤兴公叔祖五代仅五十年,这五代人刚好也是130年左右,这都是巧合?或是一个130之迷?甯举、福海两公相差130年这道小学一年级的算术题,能够蔓延四五百年?要华罗庚去破解?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疑团,肯定纠缠着十分复杂微妙的因素,似曾相识之燕恐怕归来未期。愿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