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辑 | 儿童玩具看古今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啦!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童年记忆与古画古诗里的儿童玩具,以玩具品童趣、看古今。无论手机前的你是可爱的小朋友,还是童心未泯的大朋友,只要心里还住着一个“宝宝”,都来跟小编一起看一看吧~

九零后的童年还没有智能手机,电脑也还未普及,聪明绝顶的我们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物件来丰富娱乐我们的童年。这些玩具,可能不够精致,也并不昂贵,甚至很多只是我们用报纸、皮筋亲手制作的,但是其中却承载了满满的童年回忆。我们沉迷于各式各样的玩具世界中,即使被妈妈责骂也义无反顾。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打卡片

圆卡,又称王牌,板子,帕积。卡片上印有不同图案,如孙悟空、奥特曼等卡通形象,卡片上的图案越流行,卡片越受欢迎,地位越尊贵,受到的挑战自然也会越多。

干砸(单砸)是最基本的玩法:参与的每个人出一张牌,石头剪子布,谁赢谁先砸,如砸翻,对方则要给你若干张(自己定)牌;如没有,就该对方砸,直到有一方砸翻为止。当然,优秀的中国少年们还想出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玩法,相信大家都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吧~

有的人通过潜心修炼,打卡片的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卡片在什么样的位置,选取怎样的角度打,用多大的力度打,都胸有成竹,人称“卡·通”~

打沙包

打沙包,又称砸鸭子、打耗子、打泥猴等。

沙包一般是一个自制的正方体布包,内装麦粒、豆粒或细沙粒等,边长约5cm至10cm之间。

打沙包最基础的规则是:现分为两组,在两边投沙包的投手为一组,其余在中间躲沙包的为同组。如果中间的人没有躲过,则被打中的人充当投手;如果中间的人接住了沙包,可以多一条“命”,下次被打中的时候可以“免死”;如果投手接住了沙包,则中间的人“定“,不能再移动,准备挨打吧~

打沙包不仅能锻炼小肌肉,还能训练手眼的协调,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能够训练个体的敏捷性。打沙包也是男孩和女孩混在一起玩的游戏,是一项团结合作的活动,是培养感情的良机。

当然九零后的童年不止如此,翻花绳、跳皮筋、折纸等也是男女皆宜、广受欢迎的游戏。很多以前的玩具都已经消失不见,但是童年玩耍时的快乐一直鲜活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人生漫漫长路上一点心灵的慰藉。

说完了我们九零后的童年玩具,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古时的儿童都玩些什么吧~

在古来的许多国画中,我们能够看到题材多样、反映儿童游乐童趣的可爱场景。我们不难于其中窥见,那时孩童的幸福度,似乎是不输今天的。

傀儡戏

《傀儡婴戏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传为宋人的《傀儡婴戏图》。它描绘了四个婴孩在模仿傀儡戏的场景,一婴孩在幕后操纵着傀儡木偶,前面两儿童正高兴地充当观众,旁边另一婴孩在敲打乐器,煞有其事,婴孩形象甚是可爱。

宋朝社会流行木偶戏,宋人称之为“傀儡戏”。傀儡戏本来是丧葬活动中的驱邪表演,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在祭祀仪式中制偶做戏的习惯,通过傀儡戏的象征性表演,达到仪式所要实现的人的某种愿望。傀儡戏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也被制成了儿童玩具。宋朝的婴戏题材绘画中有许多和傀儡戏相关,同时也体现出了傀儡戏的发展与变化,如《傀儡婴戏图》、《骷髅幻戏图》属于悬丝傀儡,《蕉石婴戏图》中描绘的则是杖头傀儡戏的表演。另外模仿戏曲的作品还有《荷亭婴戏图》。

纸鸢

齐白石《五童纸鸢图》


回忆童年,我们总会想起小学时语文课本上的那一首首古诗词——其中清代高鼎的《村居》一诗生动地描绘出了春日乡村的美好生活景象,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农村孩童的童真可爱之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乡野之间玩耍欢笑的孩童形象立刻跃然纸上。

纸鸢,俗称鹞子。用细竹为骨,扎成鸟形,以纸或薄绢蒙糊其上,斜缀以线,可以引线乘风而上。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故又称风筝。后民间多用作春季室外娱乐之具。

唐代(618-907)建立后,社会的安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盛行。而节日的盛行促进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作为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纸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转折,开始向民间娱乐型转化。在唐代清明时节,朝野盛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条等风俗。儿童放纸鸢开始在民间流行,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

无论是古时孩童的傀儡纸鸢,还是我们小时候的卡片沙包,都是从古至今儿童快乐成长的见证,在国际儿童节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南开史学不仅祝各位小朋友们与大朋友们儿童节快乐,也呼吁大家重视儿童成长,保障儿童福利,关爱祖国的未来,给孩子们一片幸福成长的天空!

供稿:网络宣传工作室  刘缘  林梦杰  李娜

编辑:贾忆倩

审校:林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