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宝宝更健康 给予宝宝爬的空间

大家都知道在婴儿动作发展的评估中,“爬”并不是必要的过程。许多的父母都会让婴儿跳过“爬”直接学站学走,甚至往往更早学会走路。但是会走之后的这些宝宝是否属于非正常的呢?

从医学角度来讲,只要宝宝其它心智动作的发展并未落后,怕不怕从表面看来没有太大的影响。况且,如果跳过“爬”的阶段而会走,即代表宝宝的动作发展没问题而且也会比同龄的宝宝走路会早些,但是由于“走”所需的肌肉协调与平衡,和使用的肌肉群较“爬”复杂。
跳过爬直接走最主要的原因
1、环境限制:都市化的影响与生活空间的限制、父母亲的心态问题等,都是造成宝宝不爬的原因。
2、父母因素:家里空间狭小,宝宝只能在床上活动;而父母过度疼爱宝宝,常常抱着将宝宝,或者不忍宝宝哭泣,将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以及担心地板太脏,而不愿让宝宝在地面活动,这些都会剥夺宝宝学爬的机会。
创造爬的空间和机会
1、布置爬的空间:用塑料软垫或巧拼地板,准备色彩鲜艳的玩具。安全措施:桌角最好是圆形或贴上护衬,插座使用插头盖,除去所有危险物品,包括剪刀、小弹珠、筷子、铜板等。另外,可以选择认同“爬”的重要性的保姆等人来带,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2、引诱宝宝爬的:学会“爬”的重大意义在于宝宝能随自己的意志移动身体。就学习的动机而言,如果将吸引宝宝的玩具放在身边,反而会降低宝宝学爬的意愿,因此可将玩具放在离宝宝一定距离的地方,引诱他。值得注意的是,学爬必须在符合宝宝的能力范围内,过度强调训练反会遭致宝宝的反抗。当宝宝可以通过爬拿到玩具时,父母应适时给予宝宝鼓励。亲子互动也有助于“爬行”的学习,父母与宝宝在地板上玩耍,让宝宝的视线在同一平面上,可以见到挚爱的父母。


在这里小编希望所有的父母可以给予宝宝爬的空间和机会,宝宝爬行不仅仅是因为爬行的宝宝身体各方面的协调能力会比较强之外,也是对于宝宝兴趣和自由的一种给予,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剥夺了孩子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