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旋玩具旋出童年记忆


翩翩起舞的手推燕车、惟妙惟肖的高低棒人、溜溜旋转的木陀螺、哗啦作响的木棒槌……这些纯朴粗犷的乡土木旋玩具,曾伴随数代人成长,为许多人的童年带来无穷乐趣。这古老的“耍货”是怎么做出来的?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疑问,我们来到“木旋玩具之乡”山东省郯城樊埝村,探访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郯城木旋玩具”的代表性传承人樊继美。

“耍货”的由来


樊埝村坐落在美丽的沂河边。走进樊埝村,在一处堆满树枝杂木的小院门口,我们见到了年近七十但精神矍铄的樊继美师傅。


跟随樊师傅进入院内,只见半边院子都加盖了顶篷成为工作车间,车间里有几台木旋机床和各种机器;随处可见堆得满满当当的原材料、半成品,还有就是满地刨花皮和木屑。在樊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先粗略地在各处转了一圈,除了院子里的木旋车间,还有组装和彩绘车间;房间里,柜子桌子上到处摆满了各式木旋玩具,真像是一个乡村里的童话世界,让人立刻回到了童年时代。


提起木旋玩具的历史,樊继美师傅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樊氏祖先樊木从江苏赣榆逃荒行至沂水河畔,拜师学艺当了木匠。樊木夫妇共育有9子,为了哄孩子玩,便用下脚料制作了能发出声响的木旋玩具,没想到乡邻乡亲的孩子们也竞相讨要。心灵手巧的樊木根据手拉皮带使钻头转动的原理,制成了简易旋车,并逐渐摸索出一套制作木旋玩具的技艺。樊木把这门技艺传给孩子们,从此樊氏子孙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能动手制作木旋玩具,到樊继美这一代,这门手艺传承已有500多年。樊木当年落户的地方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樊埝村”。

“燕车”上的智慧


制作工具


“燕车”由小燕子和小木车上下两部分组成。小燕子为木制彩绘,燕翅用硬纸做成;小木车前端装有一个小扁鼓,后部有一个圆孔洞,孔洞里插入长短合适的木杆,可推动燕车。燕车运动起来后,车轮便牵引燕子不停地扇动起双翅,车轴上的三角木也拨动小鼓槌不住地敲起鼓来。这样构思精妙,生动传神,且能发声的玩具,是多么富有情趣。正是像樊师傅这样的乡村能工巧匠,用巧手把古老的智慧“复活”在玩具上,又通过玩具传达给孩子们。


“制作木旋玩具所用的原料、工具全都是自产、自制的。”樊师傅说。


原来,每一件木旋玩具的制作过程都要经过备料、风干、下料、车型、披灰、砂光、彩绘(上色)、打眼和组装9道工序。先要准备原料——“刮树皮”;然后在旋床上先把木头旋成各种毛坯,不同的木旋玩具有不同的毛坯,比如做棒棒人,毛坯分两部分——身子和头;做燕车部件就比较多了,车把是一部分,车轮是一部分,车板又是一部分。毛坯做好后,开始上色和画花,首先是打底,也叫“上粉子”,即在木头表面涂一层滑石粉跟水胶混合的粉子,目的是为了上色的时候能比较均匀,待晾干后,再在上面手绘花样并涂颜色。传统的木旋玩具常用的颜色为桃红、草绿、艳黄等艳丽的颜色,根据不同玩具类型绘以各种花卉、动物等适合纹样,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包含着人们希望儿童长命百岁、平安成长、吉祥如意等美好的寓意。然后放到太阳下晾干。

“高低棒人”有讲究


“别看这些玩具简单,每一件的样子、色彩、制作方法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樊师傅说。


传统玩具,其实就是为了给儿童玩耍,因此造型图案等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童趣。樊埝村老艺人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不断对人物、动物的形体结构加以提炼、夸张、充实、变形等,最终将形体的各个局部概括为圆形、半圆形、弧形、半弧形、球形、锥形等,加工出部件加以组合,造就了一件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木旋玩具。


形象逼真


樊继美师傅说:“传统木旋玩具,按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喜好,分为3至18个月婴儿玩具、2至6岁幼儿玩具、6至15岁儿童玩具。”色彩斑斓、摇晃发声的哗啦花棒很容易吸引婴儿的注意力;而站人花车、虎头棒、高低棒棒人、燕车等,适合2至6岁的幼儿;大花刀、红缨枪、龙泉宝剑等玩具,则针对6至15岁的儿童设计。“玩具设计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


在樊师傅的讲述中,传统木旋玩具不仅设计有趣,而且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玩具所表现的主题多与民间传说有关。高低棒人原型是郯国国君与王后,高者为男,矮者为女,男高女低体现了男女自然生理特征并加以艺术化的放大,同时包含了地域文化信息。哗啦棒槌造型多样,棒槌的肚里填入沙子或是粮食,儿童拿着一摇晃就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这款玩具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传说故事中的于公就是一路摇着葫芦做的棒槌进京告状,终使孝女冤案昭雪。再看绘制在玩具身上的图案,福字花寄寓生活美满;牡丹花配上两片传统蝙蝠图形的绿叶,暗喻富贵幸福……每一款玩具都可谓匠心独具,处处体现着乡土艺人对美好前景的向往。

“日本娃娃”的启示


“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在樊师傅的记忆中,从他懂事起,村里人就一直在做木旋玩具,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和“耍货”结缘的人生。上世纪80年代,在樊继美的牵头下,樊埝村成立了木旋制品研究开发中心,随后成立了乡间工厂。在短短时间内,郯城木旋玩具的名气越传越远,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电动玩具涌入市场,郯城木旋玩具受到了巨大冲击,市场严重萎缩,乡间工厂走入困境,樊继美无奈地离开了厂子。回家后,不甘心放弃的樊继美又开始在家里筹备生产木旋玩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木旋玩具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的工艺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必须改进技术,创新品种,让木旋重新回到玩具市场。”


正当木旋玩具快要从人们记忆中消失的时候,2002年6月的一天,一个外贸生意人的到来打破了村庄的平静。他要做500个木制日本娃娃,每个加工费给6元钱。这对于过去一个玩具最多能赚个块儿八毛的村民来说,绝对是块“肥肉”。可村里却没人敢接活儿,因为日本娃娃谁也没做过,樊继美却瞅准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迎难而上,接下了这个单子。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星期,凭着做玩具30多年的经验,愣是把日本娃娃做得像模像样。这笔订单的顺利完成,一下把樊师傅的思路打开了,“这些东西,既然国外有市场,是不是在国内也可以做?”樊继美一口气做了3000个日本娃娃拿到市场去卖,结果却令人失望,买的人寥寥无几。原来日本娃娃是日本女儿节的吉祥物品,一般是固定的灰色,但灰色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3000个日本娃娃成了樊继美的心病,卖不出去,放在家里又不能当饭吃,怎么想都觉得窝火。他开始逛集市、进商场,还去旅游景区,观察人们的消费习惯,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咱中国人喜欢喜庆的色彩,我在颜色上进行了改造,又给每个娃娃加了中国结。”改造后的娃娃造型时尚味儿浓,在旅游景点卖得非常好,他根据这个原型又创新了几十个品种,款款都非常热销。


“传统的东西,不加以创新,市场上老卖一种,老百姓也不喜欢。”尝到甜头的樊继美把目光盯在了传统产品与时尚元素结合的创新开发上。在樊埝村,木制陀螺是每家每户必做的一个传统产品,每年的生产量达到一两百万只。有一次樊继美在逛市场时意外发现,有一种塑料陀螺,转动时流光闪闪,单价能卖到十几元,而他们的陀螺每个仅一元左右,价格相差太大了。陀螺虽小,市场却大,如果像塑料陀螺一样能装电池安灯泡,将有几十倍的利润,樊师傅试做了几只,果然效果很好,按这个思路,他又开发出了“会唱歌的小姑娘”“哪吒火轮”等新产品,市场销售同样火爆。

“守艺人”的春天

手艺人


在樊继美的努力下,2009年木旋玩具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一年,山东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展览会上,,激动得悲喜交加:“这就是我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太亲切了!”此后几天,老人天天来看樊继美的展品,不时地念叨碾子、石磨等儿时记忆中的一些物件,这让樊继美感慨万千。回来后,他带领村民参照沂蒙山区的农具设计出了微缩的农具模型,这一创意做出的玩具又在市场上火了一把。如今的樊埝村家家都有自己的创新产品,靠着创新产品,使手作木旋玩具这个即将消失的产业又红火起来。


为了传承这门古老的手艺,樊继美在村里创办了郯城木旋玩具传习所,带领樊埝村的手艺人们积极传承和发展木旋玩具技艺,不断开发新品种。樊继美因技湛艺精,在2010年济南举行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荣膺“传承人展示奖”。他创作旋制的“西游记系列”“民间人物系列”等玩具作品,不但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赛中获奖,还被中国美术馆、台湾中华艺术馆、基金会等单位收藏。山东建筑大学还特聘樊继美为客座教授,并授予聘书,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了大学校园。


从始祖樊木发明简易旋车到今天第15代“非遗”传承人樊继美,每一代“守艺人”的身上都凝聚着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正是凭着这种“工匠精神”,他们不仅坚守住了郯城木旋玩具的传统文化根基,还让木旋玩具的路子越走越宽。

琳琅满目的木旋玩具

来      

图文编排丨董      彦   

校        检丨陈 雪 晴       

责任编辑丨李 维 苇、胡  萍

终        审刘 姝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