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 频现误吞事件,不要给3岁以下儿童玩这类玩具!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张鑫)玩具被称为“儿童最亲密的伙伴”,对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些存在着安全隐患的危险玩具,却成为导致儿童意外伤害、威胁儿童健康的“杀手”。临近六一,中消协发布儿童玩具消费警示。

频现儿童误吞磁力球事件

5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家住威海文登区的2岁女童乐乐就误吞14枚“巴克磁力球”,十分危险。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刘强介绍:“很明确地在胃内有一串金属密度的、手串一样的异物,看得很清楚,规则的圆形,串在一起。当时我们还怀疑是误吞了一个手串,如果是串在一起,我们还可以考虑用胃镜把它一串取出来,但是家长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提供的病史是孩子在三天以前,跟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过金属的磁珠。”

考虑到病情的凶险,医生决定立即手术。开腹后,医生第一次取出了11颗吸在一起的珠子,随后又发现了3颗隔着胃后壁和空肠上段的肠壁吸在一起,已经嵌到了肠壁上,马上就要贯通。

记者查询发现,从前年开始,儿童误吞巴克球等磁力珠导致肠道穿孔的新闻屡见报端。浙江消防曾发布的8种危险的玩具中,巴克球就在其中。而今年初,欧盟曾对中国产某品牌磁性玩具发出消费者警告,该磁铁玩具中含有磁性小零件或小球,如果儿童误吞或吸入,有可能造成窒息。国内外均发生多起类似的伤害事故。

专家介绍,如果儿童吞食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强力磁铁(磁通量指数≥50kG2mm2的磁铁为强力磁铁),或者吞食强力磁铁和其它铁磁性物体(铁、钴、镍),磁铁会在消化系统中与另一个磁铁(或铁磁性物体)吸附,并对肠壁产生压力,可能引起肠胃穿孔或肠梗阻,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磁性部件需要通过手术移除,会对儿童的消化道造成永久性伤害。

网上热销巴克球 客服不建议给幼儿玩耍

虽然对儿童具有潜在危害,然而,巴克球的风靡并没有停止。

记者登录淘宝网搜索发现,售卖巴克球的商家超过万家。其中,上海一商家一个月达成了1.8万余笔交易。虽然在商品名中注明了“儿童益智磁铁玩具”字样,但是店铺注意事项中则明确该商品适用年龄为14岁以上。不过,记者在该店评论中发现,不少用户购买巴克球是由家长买给小孩玩的。部分家长还贴出了孩子玩巴克球的照片,其中不乏一些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的孩子,有的则看上去更小。

而记者咨询了多家销售巴克球的网店,均表示不适宜过小的儿童玩,部分店铺客服更是明确表态称其为成人减压玩具。即使如此,评论中还是有不少家长的好评留言。

中消协发布儿童玩具消费警示

5月25日,中消协发布儿童玩具消费警示。除了建议消费者坚决不购买无厂名、厂址、3C认证标志的玩具外,对存在磁力的玩具也有相关提示。中消协表示,避免购买零件易散落、存在磁性小零件、尖锐金属边缘、粗糙毛刺等的产品。尤其是不要让3岁以下儿童玩耍含有强磁性小零件的玩具,以防儿童误吞或吸入磁性小零件。即便是给大于3岁及3岁以上的儿童在玩耍此类玩具时,家长应仔细阅读相关的警示说明,并做好监护和必要的提醒。

中消协称,GB 6675-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对14岁以下儿童适用玩具的标识和说明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对玩具使用要求、使用年龄等做出明显的标识和说明,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体发育、认知能力有非常大的差异,违反适用年龄限制,可能会给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胁。

中消协建议,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磁性小零件,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磁性小零件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进行救治。在已发生的事故中,部分儿童在吞食磁性小零件的初期仅表现出疑似流感症状,有可能造成误诊,延误救治,会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资料来源:法制晚报

澄海玩具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帖

*本站所载文章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让购房者更好的找到合适房源

让房产经纪人更方便快捷的发布房源

购房者再也不用满街跑中介找合适你的房源

中介或者个人 也不用满大街去寻找你的客户

因为这些房源信息都在

识别二维码进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