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抢玩具、不爱分享的原因

孩子之间互相抢玩具,不愿意分享,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为孩子这样的“问题行为”感到头疼,觉得孩子“自私”“蛮不讲理”。

其实,孩子被“冤枉”了。这就不得不说到抢玩具、不愿分享背后一个共同的本质问题——物权意识。

01什么是物权意识?

一两岁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只要是他喜欢的、他先拿到的或先看到的,他就会认为是自己的,不管事实上这个东西是谁的。

这是宝宝物权意识发展的开端,刚开始他只知道“我喜欢的都是我的”,慢慢地他会明白,有的东西是别人的,还有的是公共的。

爸爸妈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宝宝认识物品的归属,以及物品的使用规则:

  • 宝宝自己的东西,他有权处置;

  • 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 公共设施大家要轮流、有秩序地使用。

培养宝宝的物权意识,让宝宝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既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遵守社会公德,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技能。

那么爸爸妈妈在家可以怎么做呢?

02在家怎样培养宝宝的物权意识?

给宝宝专属的储物空间

家里应该给宝宝开辟一个专属空间,可以是一间儿童房或客厅的一个角落,购置一些儿童家具,比如小衣柜、小书架或玩具整理箱,专门用来存放宝宝的物品

儿童家具一般是根据宝宝的身高设计的,让宝宝也能方便自由地取用物品和归置整理,这会让他对“自己的东西”有更清晰的理解。

和宝宝一起清点玩具

爸爸妈妈都会定期收拾整理宝宝的玩具等物品,这其实就是一个帮宝宝建立物权意识的好机会。

和宝宝一起给玩具分类、擦干净,在这个过程中,问问宝宝“这是谁的”,和宝宝一起认识玩具的名称和玩法,最后让宝宝自己把玩具分类放好。

带宝宝认识家中物品的归属

平时在家带宝宝玩“猜猜这是谁的”游戏,看看家里哪些东西是爸爸的,哪些是妈妈的,哪些是宝宝的。如果和老人同住,还可以找找哪些东西是爷爷或外公的,哪些是奶奶或外婆的。

告诉宝宝,他的东西别人不能乱动,如果其他人要拿,需要先跟宝宝说;其他人的东西宝宝也不能乱动,如果要拿也要提前告知、得到允许。

处理宝宝的东西要跟宝宝商量

宝宝的东西由他自己全权处理,如果有其他小朋友想玩宝宝的玩具,一定要问问宝宝愿不愿意分享,而不能不顾宝宝的意愿,随意给别人。

如果玩具要换个地方收起来,需要告知宝宝;如果玩具损坏需要扔掉,也要提前跟宝宝商量,不能随意丢弃。

这些小细节都能让宝宝明白他是这些物品的主人,帮助他建立物权意识

除了在家里用这些方法教宝宝以外,爸爸妈妈还要利用外出的机会,多问宝宝“这是谁的?”“我们可以拿吗?”之类的问题,帮助宝宝培养正确的物权意识。


预约课免费体验

预约体验课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活动解释权归小小运动馆所有